徐晨
摘要:本文首先描述了中等職業學校(以下簡稱中職學校)貫徹內部控制評價體系遇到的問題,然后探討了中職學校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真正意義:不僅僅是防貪防腐,也不僅僅是把《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體現在報表上,更重要的是建立中職學校現代管理體系,使其成為全面高效的管理工具。
關鍵詞:中職學校 內部控制 評價體系
2014年1月1日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與實施系統正式起動,短短幾年間,財政部已將內部控制管理規范變成全面動態評價體系,用于指導各級政府及事業單位對內部控制進行評價,從而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但是,也有不少單位存在將建立“體系”認為主要是“不貪不腐”,而忽視了其重大的意義:政府執政能力的改革和提高。特別是有中國特色的各廳、局下屬的中職學校,在“體系”建立中有不少問題值得探討。
一、中職學校內部控制評價體系
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主要由四大模塊組成:一是對學校單位層面的控制;二是對具體業務層面的控制;三是形成評價結果;四是優化改進。
首先,學校層面控制主要針對單位的工作機制、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崗位設置、財務與信息系統建設等幾方面進行評價。例如:所涉及的業務層面的一些具體工作在編制與審批,審批與執行,執行與評價上面是否由同一人完成。再如:對于權力集中的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是否建立制衡機制;在分事行權、崗位設權、分級授權、關鍵崗位輪崗和專項審計方面的執行情況。
其次,業務層面的控制主要從預算、收支業務、政府采購、資產管理、建設項目和合同管理六方面著手,每個業務又圍繞與其相關的幾個指標進行評價。
最后,形成本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經驗、做法及取得的成績,同時可補充說明,單位在內部控制組織機構建立、單位層面內部建設與實施和單位經濟業務內控建設三方面存在的問題。
二、中職學校執行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問題
(一)對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認識不足
目前廣泛存在的現象是認為學校不是什么大單位,只是廳、局附屬的小螞蟻,無足輕重。特別是認為“不貪不腐”就達到了內部控制的要求。甚至很多人一聽到內部控制就認為是財務的事兒,事實上財務控制只是內部控制的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遠遠超過財務涵蓋的范圍,而是對學校主要經濟業務活動的全面管理與控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指出行政事業內部控制是指由單位領導負責,全體人員共同實施的,為實現單位控制目標,通過制定一系列制度、實施相關措施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控制的動態過程。行政事業單位領導應該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指導下,制定符合本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和實施細則,強調控制活動的科學性、全面性和可行性。
(二)實施內部控制的人員有名無實
中職學校普遍重視財務人員的篩選,各級領導也能嚴把關勤檢查嚴防貪腐行為。然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是一個復雜且龐大的系統工程,不是一兩個填表人員編編湊湊就能完成的,全面而完善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立,必須由多個部門相互溝通并協作完成。而現在的人員安排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是,大部分的內部控制人員只存在于文件中。另一方面是,很多崗位在涉及經濟業務活動時沒有考慮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和關鍵崗位輪崗制。
(三)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流于形式
學校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目標是為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有效防范舞弊和預防腐敗。但現實中因為缺乏執行和監督,特別是過去多年來形成的習慣,難以成為經濟活動中指導手冊。規章很充足,距離很遙遠。
(四)積習難改,新要求下還是老辦法
1.預算編制
多數學校還是按多年形成的老一套辦,這里既有經費預算制約,上級主管部門對所屬學校的重視程度約束,更有主觀改革精神不夠。多數單位預算編制不夠科學,尚未設立專門的預算編制委員會,每年的預算均由財務人員參照以前年度的預算結果和決算結果來編制本年預算。在編制方法上,沒有推行學校內部的“上下”預算編制方法。在預算標準上,也沒有可參照的預算定額編制標準。
2.關于收支業務的突發性
事業單位中職學校的特殊性,造成學校時常要完成上級主管部門所交予的臨時培訓等任務。這些任務既有利于社會,也有利于學校的生存發展。比如:林業部門會突然根據形勢需要安排學校開設護林培訓班,或者環保部門會根據突發的環保問題要求學校輪訓基層干部,這些工作的突發性、靈活性很大。所有支出金額原先沒有設定標準和規定,就加大了資金支出的風險。其次,有個別因不能取得正規稅務發票,如邊疆民族地區,而用其他發票來沖抵的行為也會發生。第三,開支隨意,存在沒有預算的開支,和超過預算的開支。
3.關于政府采購業務
采購中的貪腐問題已引起足夠的重視,有事必議,集體決定。最大的問題在于人員安排與人員職責上。沒有設立專門負責政府采購專職人員,政府采購相關崗位的職責與權限也不明確。甚至采購需求的制定與內部審批、招標文件準備與復核、合同簽訂等都是所涉及的科室臨時安排人員完成的。政府采購業務終了時的驗收與保管等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
4.關于資產管理
資產管理的問題主要有兩個。第一,固定資產沒有配備專人管理,也沒有正確區分學校的固定資產與庫存材料,雖然財務室設有固定資產賬簿,但因資產管理人員長期缺乏,很容易造成賬實不符、賬賬不符等問題。第二,財務專用章沒有設專人保管。
5.關于合同管理
在所有業務層面的工作中,合同管理的規范性是最欠缺的。首先,沒有全面的合同管理制度。崗位設置、合同的審批和簽署權限,都存在漏洞。其次,對于影響重大、涉及專業技術或法律關系復雜的合同缺乏專業人士的參與指導。第三,定期對合同統計、分類、歸檔、登記,合同的訂立、履行和變更等情況也不容忽視。
三、完善學校內部控制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宣傳教育培訓
領導帶頭參加培訓,定時定點組織學習,圍繞內部控制的含義、目標、實施方法進行,要講通講透,通過寫心得體會和搶答競賽等方式把內部控制建設深入到工作的各個層面中,把內部控制的建設看成是中職學校單位內部的現代管理體系的建立。
(二)認真梳理經濟業務活動
中職學校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最核心的環節就是對經濟業務的梳理。所謂梳理,就是把經濟業務活動的每個環節逐一寫下來,先后順序落實清楚、形成流程圖,再找出內部控制的關鍵點。這樣有利于保障經濟活動的安全性,提高公共服務的有效性,降低貪腐的發生率。
(三)建立內部控制長效機制
建立中職學校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長效機制,關鍵是把人員落實到位,責任分清,用業務流程規范來管理經濟活動。
(四)業務層面的對策
第一,完善預算的科學性與全面性。在預算編制的方法和標準上,不僅要參考上年的決算數據,更重要的是通過與各部門、各科室在實際工作中的溝通反饋進行填報。預算編制應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第二,加強支出核算的規范化、嚴格執行歸檔管控。由財會部門根據支出憑證及時準確登記賬簿;與支出業務相關的合同等材料作為賬務處理的依據。把支出控制在預先設定的標準之內,做到“依據而支,有據可查”。對于歸檔資料進行整理裝訂,登記入冊妥善保管。
第三,梳理關系,建立機制。政府采購、資產管理、建設項目和合同管理有一個共性:專業性強,涉及面廣。所以理順流程,建全操作規范尤為重要。例如:合同管理就應該與預算管理和收支管理相結合。把握好事前計劃、事中監督、事后審核。
總之,中職學校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與優化。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嚴格執行任重道遠,但只要我們勤于思考、善于學習、勇于探索,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一定會成為最得力的管理工具。
參考文獻:
[1]趙小剛.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全面動態循環評價模型及指標體系研究[J].財務與會計,2016,(9):73-75.
[2]劉永澤,唐大鵬.關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13,(1):57-63.
[3]韓東海.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現狀、問題與對策探析[J].會計之友,2015,(8):116-117.
(作者單位:云南省廣播電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