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楊
摘 要:時代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催生了新媒體這一具有時代性的產物,其交互性與即時性極強,且應用較為便捷,逐漸為當前的人們尤其是大學生所接受,被應用到了大學生學習與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大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時也對新媒體提起了高度的重視,利用其特點來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工作效率。但在此過程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對大學思政教育工作中新媒體的應用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基于此,本文對新媒體時代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開展了相關的研究與探索。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政教育
一、新媒體時代對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若想要大學生對黨的思想進行貫徹與實施,對其進行思政教育勢在必行,這能夠保證大學生對我國社會主義特色思想進行繼承和發展,消除當前許多大學生擁有的逆反心理,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水平大幅度提升,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認識高度,保證其在大學內的健康發展。新媒體是基于現代新興技術至上的媒體形式,其能夠較快的傳播信息動態,對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因此,在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引入新媒體,能夠極大的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工作效率。
(一)新媒體能夠提供給思政工作更為開放的溝通平臺
相對于傳統的媒體形式,新媒體的開放性與共享性更強,其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更為豐富與龐大,且其能夠通過多媒體渠道進行信息交互,是如今人們用來傳播、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的重要工具。利用新媒體,大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設備如電腦、手機等,隨時隨地獲取新鮮信息,并進行與他人的實時交流溝通[1]。由于新媒體具有如此多的優勢,利用其來進行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勢必會起到事半功倍的優質效果,其最終必能成為對大學生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新媒體能夠使大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得到激發
通過新媒體,大學生可以進行自我管理,用新媒體來開展各具特色的主體活動,能夠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同時其也具有良好的宣傳效果,為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進行提供幫助;此外,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新媒體渠道建立與自身相關的“圈”,并進而對網絡資源進行管理與發布,使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強。總而言之,新媒體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與自我管理意識,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與教育[2]。
二、新媒體為思政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
(一)對思政教育造成的消極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新媒體在大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如今大學生用來獲取信息以及溝通交流的主要渠道就是新媒體。但是這也是當前我們需要提起注意的重要問題,新媒體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雖然這對大學生的成長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但新媒體傳播的一些負面事物也會阻礙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如有人通過新媒體傳播反國家、反黨的謠言與輿論,或者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等,這些都會極大地影響到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進行帶來嚴重的消極影響。
(二)給大學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
新媒體的傳播手段較為多樣,傳播信息也極為豐富多彩,憑借這些優勢,新媒體對大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但對新媒體的過度沉迷與依賴,會給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大學生產生實際交往障礙等問題。由于新媒體的虛擬性,其可以讓大學生在現實之中無法滿足的一些東西得以實現,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難免會陷入其中。現實生活是殘酷的,學生在虛擬世界得到滿足后,就會自然的選擇逃避殘忍的現實,更加的沉迷于虛擬世界之中,最終就會出現一定的心理問題。
三、新媒體時代做好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新媒體與學生進行溝通,解決大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
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與學生進行溝通,使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得以提高。首先,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放平姿態,在新媒體中以平等的身份與大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積極了解大學生存在的思想問題并加以解決;其次,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與學生之中的領導者進行有效溝通,對其進行優質的思政教育,通過其將思政教育工作進行擴散。
(二)注重大學生的新媒體素養教育
國內高校的媒體素養課程大多在新聞專業中開設或者是作為公選課出現,并未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這就需要我們去認真進行反思。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媒介素養,學校應組織相應的媒介素養教育實踐,真正的將理論學校與實際運用相結合。加強高校學生新媒體素養方面的培養,才能在大學生中構筑堅固的防線,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序開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時代的來臨給大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造成了極大地影響,如今新媒體已經進入到了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說已經與大學生融為了一體。思政教育工作者想要做好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就必須要對新媒體提起重視,全面、細致的對其進行了解,充分發揮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從而使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切實提高,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做好保障。
參考文獻:
[1]王馨婧.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D].貴州財經大學,2015.
[2]楊秀龍,石蕊.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技資訊,2016,17: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