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開學
摘要:豬水腫病又名豬大腸桿菌病毒血癥,俗稱小豬搖擺病,在斷奶仔豬中發病率較高,一般斷奶之后1-2周內會出現相應病癥,有明顯的地域流行性。本文對豬水腫病的臨床癥狀以及診斷防治措施進行闡述,旨在為豬水腫病的防治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養豬業;豬水腫病;診斷;治療
引言
豬水腫病是一種在脾虛腎虧、三焦氣化機能失調的情況下,出現局部水腫以及全身癱瘓的疾病。豬水腫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別是在氣候驟變以及陰雨季節更容易發病,在每年春季的四五月以及秋季的九月十月之間呈現較高的發病率,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一般死亡率可以達到90%。在養豬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豬水腫病的病理特征進行了解,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對豬水腫病的診斷和預防,減少發病率,提高養豬業的產量和質量。
1 豬水腫病的病因和臨床癥狀
1.1 病因
豬水腫病的病原是病毒,由一種具有特異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腸桿菌產生的毒素在體內傳播,進而引起的中毒癥狀。外界的管理不當會導致豬水腫病發生,例如,當仔豬斷奶之后,突然改變飼料的喂養方法,對仔豬的斷奶操作不正確,斷奶之后仔豬的飼料蛋白質比例水平過高,而且飼料比較單一,在飼料中缺乏其他的營養元素,例如礦物質、微量元素較少,有的仔豬貪吃,會導致仔豬的營養失衡,進而誘發豬水腫病。另外,在養殖過程中,由于養殖環境質量不佳,例如豬舍的條件差、仔豬缺乏運動,會導致仔豬體質較差,脾氣虧虛,而且體內的水濕泛溢于肌膚,不能及時排出,形成水腫,最終誘發豬水腫病。
1.2 豬水腫病的臨床癥狀
豬水腫病的臨床癥狀比較明顯,大多是突然發病,當初始發病時癥狀比較輕微,會表現出精神萎頓、食欲減退、步態不穩等癥狀,此時仔豬的體溫一般不會升高,豬水腫病的感染會呈現群體性,在群體感染中,個別仔豬可能出現體溫升高的現象。同時還可能會出現頭面部及眼瞼水腫,并出現神經癥狀,而且患該病的仔豬行走不穩,喜歡搖擺盲目轉圈,所以豬水腫病又被稱為小豬搖擺病。患病比較嚴重的仔豬還可能會出現臥地不起、四肢劃動的現象,類似于游泳,口吐白沫、反應敏感、興奮不安,嚴重時還會出現驚厥現象。豬水腫病的發病進程很快,一般患病之后在48小時之內可以治愈或者死亡,對于豬齡較大的仔豬,一般會持續5-7天,如果發病過程中能夠治愈則可以實現痊愈,反之會導致死亡。豬水腫病的死亡率極高,達到90%左右。
1.3 豬水腫病的病理變化
豬水腫病會引起豬體內的器官出現病變,一般病豬的上下眼瞼、顏面、下頜部、頭頂部都會出現水腫,同時,病豬的胃壁會增厚,黏膜出現明顯腫脹現象,并且粘膜會變平,呈現半透明狀,粘膜與肌層之間的厚度增加,在黏膜與肌層之間會出現膠凍樣的水腫,其中充滿水腫液,水腫液呈透明狀。腸系膜淋巴結水腫也呈透明膠凍樣。
2 豬水腫病的診斷與防治
2.1 豬水腫病的診斷
豬水腫病的發病迅速,尤其是容易出現在生長快、肥胖以及體格健壯的仔豬中,在診斷過程中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臨床診斷,主要根據仔豬表現出的臨床癥狀對豬水腫病進行確診,通常表現出神經癥狀,眼瞼、頭部水腫則可以確診為豬水腫病。另一種是解剖診斷,對于死亡的病豬,要及時進行解剖,做好隔離防治。,解剖之后見豬體各部位發生不同程度的水腫,尤其是胃壁出現嚴重水腫,呈膠凍狀,將水腫切開之后流出清亮或茶色液體,則可以確診為豬水腫病。
2.2 豬水腫病的防治
豬水腫病有相應的藥物可以治療,而且藥物治療的效果最佳,一般藥物治療適合早期,到豬水腫病發病晚期已經沒有療效。豬水腫病主要出現在仔豬群中,因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對仔豬的養殖過程進行管理,加強藥物防治,減少仔豬的發病率。
在預防過程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及時對仔豬進行營養補充,并且要提供均衡營養的飼料,進行定期定量喂食,提高仔豬的消化能力,飼料的營養要全面,其中的蛋白質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同時更換飼料時要循序漸進,不能突然更換飼料。在一些缺硒的地區,還應該要加強仔豬養殖過程中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E的添加。
第二,加強養殖管理。在養殖過程中應該要保持豬舍清潔、干凈,并且要定期進行消毒,防止臟亂的環境導致病毒擴散。
第三,藥物防治。在仔豬養殖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藥物防治。
一般在仔豬斷奶前的一周或者斷奶之后的兩周,可以在仔豬肌肉上注射2ml組織胺球蛋白,注射頻率為每周1次;也可以斷奶前一周或者斷奶后三周內,讓仔豬每天內服1.5g磺胺二甲基嘧啶,在發病高峰期,還可以采用磺胺、大蒜等藥物進行防治。
在治療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采取中西結合的質量方法,以抗過敏、消除水腫和抑制腸道致病菌三種方法對豬水腫病進行治療,這三種方法可以協同進行,并且要及時診斷和治療。
第二,適用于豬水腫病的藥物有磺胺嘧啶鈉、6-甲氧磺胺嘧啶、恩諾沙星、氯霉素等,采用這些藥物進行治療的時候還應該要配合使用亞硒酸鈉―V,通常來講,要根據仔豬的體重對藥物比例進行配置,例如五十公斤體重的仔豬可以選擇2支遠征霉素,3ml亞硒酸鈉―VE2,1支地塞米松搭配治療,每天注射一次,可以產生明顯的治療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豬水腫病是仔豬中常見的疾病之一,死亡率高,尤其容易出現在斷奶之后。在養豬過程中要加強對豬水腫病的發病機理研究,對仔豬的臨床癥狀進行觀察,并且積極做好豬水腫病的預防和治理,提高養豬業的產量和豬肉質量。
參考文獻:
[1]邱基洪.豬水腫病的診治[J].中國畜牧業, 2016(07)
[2]項愛華,李叔金,葉張利.豬水腫病的診治技術[J].畜禽業,2015(05)
(作者單位: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玉龍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