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仁輝
摘 要: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項目教學逐步得到了高度的認可,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較高的肯定。高職體育項目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關注。現階段的很多高職學生,僅僅具備專業素養,在其他方面并沒有獲得較好的成長,以至于自身在畢業和就業過程中,未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甚至是還產生了很大的不足現象。以目前的就業局勢和社會競爭來看,缺少核心素養,特別容易促使高職學生處于劣勢。文章針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高職體育項目教學策略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學生 核心素養 高職 體育 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b)-0125-02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核心素養”一詞成了教育界的熱門話詞,可“核心素養”到底是什么?《人民教育》2015年07期曾有論述,核心素養“不同于一般意義的‘素養概念,‘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從價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學生終身學習所必需的素養與國家、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從指標選取上看,它既注重學科基礎,也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素養,不僅反映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同時注重本國歷史文化特點和教育現狀。”張華教授認為,核心素養不是只適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學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養,而是適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養,這就是“核心”的含義。核心素養是一種跨學科素養,核心素養也是知識、技能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它是知識、能力、態度或價值觀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問題解決、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維等“認知性素養”,又包括自我管理、組織能力、人際交往等“非認知性素養”。更為重要的是,核心素養強調的不是知識和技能,而是獲取知識的能力。而具體到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如何在體現?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于素梅老師認為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是:“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形成情況。其中,體育品德(體育品格、體育精神、體育道德)是以往教師較為忽視的部分,如何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滲透體育品德,體育品德的具體內容也是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高職體育項目教學的難度并不低,高職學生的成長路程比較特殊,他們需要更早的面對就業壓力,對于人生挑戰的應對,難免會無所適從。利用體育項目教學,可以更好的培養核心素養,促使他們擁有健康體魄的同時,能夠更好的去應對各種挫折,尤其是成長過程中的失敗,要努力的去迎接和處理。
1 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性
高職教育過程中,既往主要是在專業層面上努力,沒有對其他的內容過多關注,以至于很多學生雖然具備較好的能力,但是在核心素養方面并不充足,在就業和發展過程中,還是有一定缺失現象的。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學生核心素養是必須積極培育的內容,如果總是按照老舊的方法來完成,會與新時代的高職學生存在較大的沖突現象。分析認為,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針對學生開展核心素養培育,能夠讓他們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樣就能夠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對于自身的價值更好發揮,推動國家向前發展。第二,核心素養的良好培育,可以直接推動高職體育項目教學向前發展。當代高職學生,一定要擁有健康的體魄和穩定的心理素質,否則很難對自身的挑戰良好應對,造成的不良影響是比較大的。利用核心素養的積極培育,能夠讓高職體育項目教學,按照可靠性較高的模式來完成,減少出現的問題。
2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高職體育項目教學對策
2.1 設置“專項+職業”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
高職體育項目教學的實施,具有很強的必要性,同時也是教育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在高職體育項目教學的運用過程中,可以通過“專項+職業”的方式來完成。首先,專項體育教學,在于充分結合學生的個體學習專業內容來完成,讓他們在足夠的休息和鍛煉以后,能夠得到康健的體魄,同時能夠在學習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利用科學體育鍛煉來發泄自己的不滿和內心的苦悶,這樣對于高職學生的成長和進步,都能夠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職業體育教學的實施,在于與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相互融合。每一個高職學生,都具有自己的就業方向,也有自己希望從事的崗位,通過對這些內容做出結合,能夠讓高職體育項目教學的可靠性進一步提升,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奮斗目標,從而更好的開展體育學習和拓展,減少傳統教學的不足,加強高職體育項目教學的整體價值。
2.2 創新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教學方法
就高職體育項目教學本身而言,雖然在積極意義上突出,在理論的可行性方面也表現理想,但是想要在具體的應用上獲得特別好的成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筆者認為,在今后的高職體育項目教學當中,應該將學生核心素養培育,作為基礎的內容。然后,要不斷地創新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學生向前進步,讓高職學生擁有更加光明的未來。創新能力、社會適應、人際交往等是職業能力的重要組織部分,高職體育課程教學中根據專業與教學內容,靈活采用啟發、引導、情境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師在闡述技術的要點與難點,講清楚動作的完成過程以后,留下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思考與練習,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個過程是培養學生獨立與合作意識的過程,也是創新的基礎。在職業素養的教學上獲得良好成果后,比較有利于今后教育的整體進步,對于學生的綜合培養,是非常有利的,日后需要進一步的推廣和拓展。
2.3 改革教學組織形式與評價方法
除了上述的幾項內容以外,高職體育項目教學的過程中,還必須對教學組織形式、評價方法做出積極的改革。首先,教學組織形式應該結合學生的觀念來操作,積極的考慮到學生想法,不能總是一味的對學生開展強制性教學手段,這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成績。其次,評價方法的操作,要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個人特長、定期總結等共同完成。高職學生的未來發展空間是比較大的,因為一時的長短來評判,是不公平的。評價方法的實施,一定要按照綜合性的模式來完成,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高職體育項目教學水平,從而獲得的支持力度也不斷的提升。
3 結語
本文對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高職體育項目教學展開討論,現階段的教育工作實施,在整體上具備較高的可靠性、可行性,各個方面未出現嚴重的問題。日后,應繼續在高職體育項目教學方面深入的研究,不斷融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要對學生的想法和日常表現,都做出積極的思考,體育品德(體育品格、體育精神、體育道德)是以往較為忽視的部分,如何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滲透體育品德,體育品德的具體內容也是我們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這樣才能創造出更高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 楊曉燕.高職院校實施體育俱樂部教學中的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8):63-64.
[2] 馬洪全.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職業倦怠應對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0(51):45-49.
[3] 王玉擴,陳慶合,李會增.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與發展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28(7):960-962.
[4] 季勛龍.高職體育課程拓展訓練項目對學生隱性職業素養養成的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2(5):15-19.
[5] 趙靜.體育游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用策略探究[J].青年文學家,2013,24(18):19-20.
[6] 謝玉萍.體育游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48(2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