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植壽 劉率
摘 要:文章綜合運用文獻資料法、實踐調查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視角,對地方高校體育院系舞蹈表演專業體育類課程的設置進行了研究,發現體育院系舞蹈表演專業體育類課程設置存在5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體育類課程偏少;第二,師資力量不平衡;第三,教材、教學計劃不完善;第四,體育類課程場地、器材缺乏;第五,學生對體育類課程不重視。提出5個對策:第一,加強體育類課程的開發;第二,提高、優化教師的素質;第三,盡力改善教材和教學計劃;第四,學校應加大對場地、器材的投入;第五,增強學生對體育類課程的重視度。
關鍵詞:體育類課程 舞蹈表演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5(a)-0124-02
應用型人才是一種專門的人才類型,在人才培養中強調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專業社會實踐,注重提高知識應用能力。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以及經濟結構調整對人才需求的影響,根據教育部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的要求,許多地方院校紛紛把自己定位在應用型,以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把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于地方院校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舞蹈表演專業是許多地方院校體育院系新開設的一個應用性很強的專業,是體育與藝術的結合,學生主要學習舞蹈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接受舞蹈表演方面的訓練,具備從事舞蹈表演的能力,但專業的發展現狀并不樂觀,專業開設的效果與其開辦的設想與初衷相去甚遠,人才培養與服務地方經濟存在差距,尤其是地方體育院系舞蹈表演專業存在著課程設置缺乏特色、實踐教學開展不夠、學生就業競爭能力不足等諸多問題。因此,認真探討舞蹈表演專業的課程設置,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視域下進一步明確專業定位,加強課程設置的創新與實踐,完善課程體系,對促進地方院校成功轉型和促進地方體育院系舞蹈表演專業建設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文將重點研究舞蹈表演專業體育類課程的設置。
1 體育院系舞蹈表演專業體育類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地方體育院系舞蹈表演專業開設的時間較短,相對于藝術院校的藝術類課程設置以及體育院校的體育類課程設置而言,地方體育院系的舞蹈表演專業體育類課程設置只是一個新的研究領域,許多方面還有待于完善。
1.1 體育類課程偏少
根據調查得知目前舞蹈表演專業體育類課程設置偏少,開設的體育類課程僅限于:運動解剖學、體育科研方法、健美操、團體操、藝術體操等,而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等等比較缺乏。通過對學生問卷的分析可知,目前所開設的這些體育類課程滿足不了舞蹈表演專業學生對體育課的需求。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如今對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應用型人才,也就要求在課程設置上要更新觀念,根據社會需求去培養人才。
1.2 師資力量不平衡
由于舞蹈表演專業發展較晚,而體育院系一直以來都是以體育類專業的發展為主,因此體育藝術類課程的教師偏少,并且學歷結構上看本科學歷的老師所占的人數最多。學科的建設發展不僅需要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還需要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本科學歷的教師專業技術扎實,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科學研究的能力相對薄弱,從這一點來看,具備較強的科學研究實力又具備豐富的專業技術是體育類課程教師的必備條件。
1.3 教材、教學計劃不完善
舞蹈表演專業體育類的課程都是由體育院系的教師擔任,大部分教師在上課時仍沿用以前體育類專業學生的教材和教學計劃,這些課程的教材和教學計劃是根據體育類專業學生制定的,而舞蹈表演專業的學生屬于藝術專業,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教材的理解和教學進度都存在偏差,如人體解剖學的教學內容過于運動化,缺乏舞蹈性,使得學生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而健美操課程的教學進度過于慢,由于是藝術專業的學生,健美操學習的能力比體育類專業的學生學習的要快要好等等。
1.4 體育類課程場地、器材缺乏
體育類課程場地、器材缺乏主要是指體育藝術實踐類的課程。保證體育類實踐課程能很好地開展主要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室內場地和音響器材,如果沒有較好的場地和器材,教師的教學水平再高沒有一定的物質保證也是難以發揮的。許多社會需求較大的體育藝術項目如瑜伽、健身健美、藝術體操等課程,對場地和器材的要求相對較高,如果沒有場地、器材或者設備較差,那么這些課程很難開設。
1.5 學生對體育類課程不重視
體育類課程作為舞蹈表演專業的重要組成課程,應受到學生的歡迎,據調查得知,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類課程是不喜歡的,只有小部分學生是喜歡的。大部分學生缺乏對設置體育類課程目的和要求的了解,認為自己是藝術類專業,只要學好藝術類課程就可以了,對體育類課程學習態度消極、不重視。
2 加強舞蹈表演專業藝術類課程設置的對策研究
2.1 加強體育類課程的開發
舞蹈表演專業體育類課程所開設的種類并不多,應當嘗試開設一些比較好的體育類課程,對體育類課程從體育理論類和體育術科類進行歸類,并分析各門課程對學生知識結構、素質結構的能力培養,從藝術學專業的實際特點出發,開設具備體育藝術能力培養的舞蹈表演專業體育類課程,理論類如運動訓練學、體育保健學、體育美學等,實踐類如健身健美、操課、運動減肥、素質拓展等,使學生能夠對體育類課程的學習面更加廣泛。
2.2 提高優化教師的素質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保障體育類課程的開設和發展,學校應盡快引進高水平的專業人才,把現有的教師外派短期學習,鼓勵教師提升學歷,加強學科建設,建立強有力的專業師資隊伍,使課程有序、更好地發展。
2.3 盡力改善教材和教學計劃
盡力改善教材,教材的設計應綜合考慮舞蹈表演專業學生的發展,根據專業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編寫新教材,根據高校人才培養的不同定位和不同層次的學歷教育開發新教材,緊密結合藝術與體育的屬性,開發適用于體育院系舞蹈表演專業的教材,教學計劃的改善應根據舞蹈表演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能完全沿用以前的版本。
2.4 學校應加大對場地、器材的投入
場地、器材是課程發展的基礎,由于體育類課程的特殊性,對場地、器材的要求相對較高,沒有好的場地、器材作為保證,課程很難很好地開展下去。學校要加大場館建設的力度,積極改造更新不符合上課要求的舊場館、舊教室和舊設備,為教師提供優良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使教師的教學效果得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加強。
2.5 增強學生對體育類課程的重視度
多開展體育類課程的宣傳和比賽,讓學生更多地了解體育類課程在整個課程設置中的作用,宣講經濟社會發展對體育藝術類人才需求的現狀,把學生從課堂帶到具體的俱樂部、健身房等實訓地方開展具體、形象的講解。
參考文獻
[1] 蔡艷.高等職業教育舞蹈表演專業課程設置問題研究[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9(3):105-113.
[2] 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
[3] 李先熊.我國體育表演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目標構建[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16(1):105-110.
[4] 陳芳.新目錄背景下體育院校舞蹈表演專業課程設置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15,37(2):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