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薈
[提要] “互聯網+”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微信功能越來越強大,在大學生群體中有著非常大的受眾面,旅游微信公眾號給愛旅游的大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資訊和更便捷的出游途徑。本文以調查問卷切入,研究分析蘇州大學生的旅游需求及旅游行為偏好,繼而開發提供個性化優質旅游活動的微信平臺“拼游記”,以期更好地推進大學生旅游市場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旅游;微信公眾號開發
基金項目:2016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拼游記——‘互聯網+時代下蘇州大學生旅游微信平臺的開發與推廣”(項目編號:201612685011Y)成果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5月23日
一、“互聯網+”時代的界定
“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進一步實踐的成果,為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網絡平臺。在“互聯網+旅游”的時代背景下,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互聯網與旅游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旅游領域中。
“互聯網+”一直是國民最關注的熱點之一,現如今更是成為中國的一種全民現象。2015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網民職業結構調查顯示,學生是網民中規模最大的群體。“互聯網+”帶給大學生多元的學習選擇,當需要找生活資訊或學習資料時,有69.7%的大學生首先想到的途徑是上網搜索。“互聯網+”成為大學生最常用的社交方式,每天通過微博、微信等獲取信息、與朋友交流,已成為大學生的日常習慣和生活方式。
二、“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蘇州大學生旅游行為特征分析
筆者2017年3月對蘇州四所本科、高職學校的部分學生發放了調查問卷——《大學生旅游活動偏好調查研究》。問卷總數720份,有效問卷717份,有效率99.5%。分析調查問卷的數據,得出蘇州大學生的旅游行為有如下特征:
(一)具有很強的旅游欲望。調查問卷結果表明,83%的大學生有很強的旅游意向,每年的出游次數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旅游的不定期性表現突出,不再局限于寒暑假,平時的空閑時間也會出游。大學生朝氣蓬勃、樂觀向上,渴望嘗試新鮮事物的性格和對旅游的喜愛與期待促使大學生旅游行為的產生,這對于旅游市場來說是機遇。
(二)旅游目的地以周邊城市為主。大學生的存款大多來源于每月的“生活費”,這對旅游目的地的選擇有一定限制。多數學生的旅游呈現短期和短距離的特點。旅途只停留在單純性的參觀景點、了解名勝古跡層面,缺乏深入了解。
(三)旅游消費水平較低。大學生由于旅游經費大多來源于父母,可自由支配的資金不多,所以對旅游價格比較敏感。在旅游過程中物質要求不高,對住宿和餐飲的檔次不太講究,更注重旅游經歷和體驗。
(四)出游顧慮較多。雖然大學生有很強的旅游意愿,但是在旅游前會考慮很多因素。由于大學生一直處于學校相對單純的環境中,缺乏社會經驗,因此會考慮旅游安全、旅游對象、路線安排、住宿安排、性價比等一系列因素,顧慮較多。
(五)對旅游活動的需求呈現多樣性。隨著影視、綜藝的熱播,大學生期待的旅游活動不僅僅停留在觀光表面。開放的思維讓他們期待嘗試各種不同的活動項目,如公益活動、體驗活動、趣味活動等等。綜藝節目里各種活動的出現對大學生旅游行為偏好產生很大影響,也給旅游業帶來機會與挑戰。
(六)對旅游APP依賴度較高。在手機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下,大學生進入“食指”時代。各種旅游APP,如攜程、同程、途牛、飛豬、去哪兒、驢媽媽等,以及微信中旅游類的公眾號,為他們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給大學生的出行帶來足夠的資訊和便利,足不出戶便可做好行程規劃,使他們依賴旅游APP。
三、旅游微信公眾號發展現狀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微信發展成為這幾年最時尚的一款即時通訊工具。截至2016年3月,國內微信用戶突破9.27億人,微信公眾賬號總數在2016年第一季度已經超過800萬個,微信支付用戶則達到4億人左右。同時,即時通訊、在線視頻、在線音樂、瀏覽器、應用商店等總數量超過5億個。微信的發展前景廣闊,在醫療、娛樂、旅游、銀行、教育、汽車等行業都在使用微信營銷方式。游客們通過動動手指就能隨時隨地掌握最新旅游資訊、旅游攻略、景點情況,使用實時訂機票、酒店、門票等服務,在吸引廣大消費人群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出行體驗滿意度。
微信公眾號使用門檻低,適用人群廣。目前,旅游類公眾號及旅游APP數量眾多,大致分為六類:第一類是含有攜程、途牛、飛豬、同程、驢媽媽、去哪兒等OTA模式的旅游大號;第二類是傳統旅行社推出的微信公眾號(如蘇州青旅、蘇州中國國旅、蘇州中旅國際旅行社等);第三類是旅委及旅游局等政府主導的宣傳類微信公眾號和景區服務微信公眾號(如常州旅游推廣中心、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資訊、享智游九寨溝官方服務平臺、靈山匯等);第四類是定位本土吃喝玩樂及景點線路攻略的輸出大號(如最蘇州、吃喝玩樂在揚州、杭州旅游等);第五類是針對親子旅游及出國留學旅游相關旅游活動發布的微信公眾號(如小草帽、跟誰游等);第六類是定位年輕人有趣且具有教育意義的自媒體旅游(如行影文化、刺猬體驗LIVE、獨墅湖周末時光、一起去旅行等)。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旅游有著更高的要求,微信公眾號根據自身的特色在運營內容上有所差異,為滿足不同類型消費人群的需求發揮最大作用。
四、“拼游記”微信公眾號開發現狀
(一)功能定位。“拼游記”旅游微信公眾號立足于蘇州大學生,打造符合大學生旅游興趣的旅游線路、旅游活動和旅游產品,推廣各類旅游相關資訊,實現大學生拼游、交友,分享旅游體會和參加旅游公益活動的愿望。拼游記致力于打造優質深度旅行的社群,讓生活不再枯燥,讓熱愛旅行的人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二)板塊設計。“拼游記”是服務于大學生旅游的微信公眾號,板塊設計分別是“拼·旅程”、“賞·攻略”、“享·干貨”等三大類。
第一,“拼·旅程”板塊針對大學生旅游需求,研究設計出符合大學生興趣愛好的旅游產品。用精美的圖文形式發布召集信息,給想出去玩卻沒有同伴的大學生提供尋找“驢友”的平臺。面對情侶、社團、班級等不同群體的大學生,“拼游記”平臺提供“私人訂制”,根據不同群體的不同要求設計出他們所滿意的旅游產品。對于有想法、有旅游熱情的大學生,“拼游記”平臺提供“發活動,找同伴”的子板塊設計。讓大學生的旅游想法由想象變為現實,實現大學生的旅游夢想。
第二,“賞·攻略”主要是從參與者的角度出發,包含游記與旅游攻略。“拼游記”提供一個大家分享旅游經歷的平臺,讓參與者能夠真正地表達自己對旅游的體會,同時也提供旅游線路攻略、景點攻略、美食攻略、娛樂攻略等,立足于蘇州,覆蓋旅游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購、娛,方便大學生旅游攻略的制定。通過搜集整理蘇州及周邊城市的特色美食、小吃,如平江路、山塘街等美食及其他網紅美食,讓大學生在出游中能更快地搜索到當地美食,豐富旅行的內容。
第三,“享·干貨”板塊給參與者提供一個相互交流與分享旅游心情的平臺。通過參與者的親身感受搭建大學生相互交流的橋梁,在用戶互動與反饋中不斷改善與提高品牌力量,另一面從文藝軟文入手,小清新的語言風格能更有效地吸引更多粉絲的關注,從側面宣傳與推廣了“拼游記”。
(三)市場分析
1、市場定位與目標客戶。“拼游記”針對大學生愛自由愛旅游的特點,根據他們旅游關注熱點與短期旅游需求設計出符合要求的個性產品。產品本身突出獨家的個性化與優惠性,所定位的大學生目標群體從性價比著手,通過口碑與用戶滿意度影響更多的用戶。在功能上推出美食攻略、景點攻略、交通攻略、文藝軟文與旅行心得等等。在內容運營上以精品旅游線路、個性化旅游線路以及DIY實踐分享等多種旅游產品滿足用戶的需求。另外,“拼游記”也為大學生活動出游準備了相應的硬件服務,根據活動對象、活動規模以及活動性質推薦活動道具租賃、寫真拍攝以及視頻制作等。
“拼游記”的目標用戶即蘇州及周邊熱愛旅游的大學生,年齡在20~30歲,旅游興趣點有共通性。另外,大學生閑暇時間相對充裕,有一定的可支配資金,同時有著很強的旅游需求,比較容易接受拼游的新思想。
2、優勢。蘇州屬于旅游發達城市,旅游勝地眾多。“拼游記”的團隊成員是一群愛旅游的大學生,可以隨時把握大學生的旅游動態和旅游需求,及時推出相應產品服務。“拼游記”的目標客戶處于年輕、活躍的年齡段,個性化定制的旅游活動深受他們的喜愛,滿足他們對旅游的個性化需求,提供的旅游產品符合他們的消費能力,也能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大學生旅游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通過高效便捷的微信公眾號推廣,快速吸引大學生的關注。
3、劣勢。“拼游記”作為新生的旅游微信公眾號,和大多發展已經較為成熟的旅游微信公眾號比較,在粉絲用戶數量、自身原創內容創新和技術人才管理上仍處于弱勢。近年來,隨著旅游微信公眾號的不斷增多,旅游市場面臨著被瓜分的現象。“拼游記”的目標客戶是大學生,由于大學生對新事物的興趣變化快、對旅游產品要求個性化等特點,給“拼游記”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許多獨具特色旅游活動的開發需要“拼游記”團隊進行大量實地考察,協調各方面關系,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
4、機遇與挑戰。“拼游記”團隊處于旅游1.5線城市,貼近大學生旅游市場,有著強大的客戶源。同時,擁有國家、社會、學校的政策支持,創業合作企業的幫助,發展環境良好。微信作為時下最流行的社交軟件,有著強大的用戶基礎,能夠吸引與維護好優質用戶,為進一步的創新提供用戶保證。旅游業與微信平臺的融合推動了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通過公眾號來獲取旅游資訊、預訂旅游產品的大學生比例在不斷變大,這給“拼游記”的發展帶來新契機。
當然,“拼游記”微信平臺也面臨著很多挑戰。近年來,隨著旅游類微信公眾號的不斷增多,逐漸出現功能的同質化,信息的重復性,產品優勢很難區分,帶來很多潛在威脅。同時,旅游市場在不斷的細分中,“拼游記”作為新興的微信公眾號在技術與管理經驗上都存在很多不足,在旅游產品的開發設計上缺乏一定的經驗與創新精神,競爭壓力不小。
五、“拼游記”微信公眾號開發與推廣對策
(一)關注熱點,創新內容;靈活時間,增強互動。面對激烈的旅游市場細分化,“拼游記”旅游平臺通過“拼”的方式召集驢友,拼行程、拼創意、拼回憶、拼游資,設計個性的旅游方式,用游記攻略的方式與大學生分享旅游體驗,找到目標市場。線下分析潮流發展、時刻關注時代的熱點以及大學生日常生活所關注的興趣點,線上結合不同城市旅游節的時間、交通路線變化發展等多因素定期設計特色的旅游產品并推送個性化定制優質內容。“拼游記”不僅僅是提供大學生旅游,更是大學生互動交友分享旅游體驗的優質平臺。新一代年輕人在平臺中可以找到個性化旅游定制活動,尋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開啟一段新的旅行故事。在旅行中交友,在交友中成長,結合當代大學生的旅游需求給予大學生獨一無二的旅游專屬記憶。
對于大學生來說,有著相對自由的時間管理能力和經濟自主分配能力,一方面平時的周末雙休、節假日、寒暑假都是大學生選擇旅行的黃金時期,可以利用旅游熱點帶來旅游熱度。“拼游記”針對不同的時間段推出多樣風格的旅游產品,從而獲得更多的關注度;另一方面依據參與人員的興趣愛好,定制旅游產品。依據大學生的旅游需求為旅游添加主題,如主題公園、民族風情、紅色教育、體育健身等。對于陌生大學生驢友,提供旅游加互動性較強的旅游產品;對于相熟的大學生群體,提供更多以交流為主,觀光為輔的旅游產品。另外,大學生一般習慣晚睡,除了晚上9點到11點,中午12點到14點這個時間段也是使用微信的高頻段。因此,根據學生的生活作息,靈活制定微信發布的時間,做到微信推送時間固定,讓讀者群眾產生熟悉的依賴感,每天就能在差不多的時間點定時去閱讀。
(二)努力提升技術水平,不斷創新,增強文章趣味性。邀請專業的新媒體工作者加入“拼游記”主創團隊,提高團隊成員自身的技術水平。新媒體又稱數字化新媒體,新媒體運營的核心就是數據、選題、排版和推送。通過成員日常生活中對旅游活動和資訊的關注與學習,激發更多的創作靈感,同時在推文的內容形式上,不斷增加音樂、視頻、投票、互動等方式來豐富公眾號的表現力。
第一,在無聲的文章中添加合適的音樂,不僅能給文章增色,還能營造氛圍,引起大學生的共鳴。另外,在快節奏的時代發展下,更多人傾向于動態的閱讀方式,有針對性地采用相關制作軟件,如MAKA、初頁、簡拼、簡客、美篇、易企秀等,在文章中添加鏈接,將文字、圖片與音樂自然的連接在一起,形成動態的翻頁效果,大大提高了大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二,旅游微信公眾號文章對于漢語言有一定的要求,文字使用要準確、句子要完整、邏輯要清晰。面向大學生群體,漢語言可以加入多種風格元素,小清新風、幽默風趣風、可愛甜美風格等,在不斷增強文章趣味性的同時也加強單向推送的效果。
第三,排版設計與圖片選取上要十分注意,新穎的排版、高清的圖片、整潔的版面都是決定文章成敗的重要因素。日常生活中,碎片式的閱讀習慣使得人們更喜歡讀圖而非讀字,所以精美的圖片更能在第一時間抓住用戶的眼球。
第四,旅游素材的選擇主要圍繞美食、住宿、交通、娛樂項目、路線推薦這幾個方面展開,緊跟蘇州旅游業發展動態,結合大學生的關注熱點設計出特色的旅游產品。在追隨潮流熱點的同時,創新才是重中之重。一味地模仿、復制,只會被用戶淘汰,只有在原創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吸引更多大學生的關注與參與。
(三)拓展推廣方式,增強粉絲粘性。增加粉絲量是每一個微信公眾號的首要任務,只有通過對第一批忠實粉絲的引入,才能有自己的用戶基礎。訂閱號有非常多的閱讀量來自于分享朋友圈,這符合2/8分布原理,即20%用戶到訂閱號里面去選內容,80%用戶在朋友圈里去閱讀這些內容。通過身邊的人際關系進行口碑宣傳,有利于吸引更多粉絲量。
“拼游記”可以采取多種線上互動活動,在節日推出旅游優惠活動、集贊送門票、點贊加轉發朋友圈抽取幸運大獎,用戶群搶紅包送大獎以及掃碼關注等活動。在學生多的地方做宣傳,展示二維碼,請大家掃碼關注,提供小禮品,如印刻“拼游記”logo的小紀念品,書簽、鑰匙扣等。另外,可以承辦以大學生為主體的校園活動,如歌手大賽、舞蹈大賽、朗誦比賽等,讓觀眾進行關注與投票。通過舉辦活動點贊拿禮品的方式吸引大學生在朋友圈中分享點贊。
與用戶建立更長久的關系需要內外資源整合,線上線下聯動,擴大平臺影響力。線上推文在選題時要有真情實感,引起讀者的共鳴。創建用戶群,群內多交流,多收集反饋信息,優化用戶體驗。線下可以舉辦各類主題見面會、公益活動等,與粉絲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保持粉絲的粘性。同時,帶動用戶口碑傳播,實現影響力裂變。微信后臺可加入人工回復,設置好自動回復的語句,實現與粉絲的模擬聊天,及時關注他們的評價與反饋,更加符合微信人際交流的特性和使用習慣
(四)堅持實名認證、網絡與現金支付方式相結合
首先,“拼游記”所針對的目標群體是大學生,在發布活動時堅持實名認證原則。每位報名參與的學生都需出示學生證、一卡通或者支付寶中綁定校園生活的個人認證信息。報名時可通過網絡傳照片的方式或者現場報名出示相關信息內容,確保每位參與人員身份的真實性,提高活動的安全性。
其次,對于網絡安全支付問題,“拼游記”采用第三方轉賬以及現場報名的方式進行報名。以公眾號官方發布唯一指定的支付寶賬號為準,報名者可通過消費記錄和相關聯系人的聊天記錄來保障自身的權益。同時,也可以通過活動現場報名的方式進行安全支付,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最后,對于大學生出游的安全問題考慮,“拼游記”平臺收取的活動費用中包含保險公司短期意外保險。在參與者報名后,活動開始前,舉辦方會提前給每位參與者買好短期意外保險,給參與者提供一份安全保障。另外,每項旅游活動的舉行都會至少有一名“拼游達人”帶隊,在活動中關注每個活動環節的進行情況,關心每位用戶參與活動的實時動態,做到讓每位用戶都能開心出游、放心出游。
主要參考文獻:
[1]徐金佳.都市快報旅游微信公眾平臺“旅行惠”運營方案[D].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2]彭培峰.基于在校大學生旅游行為的旅游市場開發研究——以蘭州高校為例[D].蘭州商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4.
[3]劉華山,李永量.“享智游”:基于微信平臺的智慧旅游助手[J].現代計算機報刊,2016.1.
[4]楊柳.大學生旅游市場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報刊,2013.6.
[5]田亞男.旅游類微信公眾平臺傳播策略分析——以訂閱號“今日”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