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聯迎 劉甲瑢
摘 要:旅游業作為陜西省的支柱產業,新興的文化旅游也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企業對資金的需求越來越大。然而,相比其他行業,文化旅游業因為無形資產占比較大,投資回收期長,盈利能力弱、融資方式單一、融資模式陳舊、融資效率低下等諸多問題為文化旅游企業的長期發展埋下了隱患。融資方式的合理化,不僅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而且有利于企業資本結構和治理結構的完善,從而推動文化旅游企業經營機制的轉變和經濟效益的提高。本文通過對我國文化旅游業融資方式現狀的研究,通過層次分析法利用專家打分的方式對不同發展階段的文化旅游企業融資的影響因素作出分析,為不同發展階段的旅游文化企業融資提供一定依據。
關鍵詞:文化旅游 階段特點 融資模式 層次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2(a)-137-03
文化旅游景區作為我國旅游產業發展的主體,其特點為一般企業規模較大,在旅游行業中處于利潤率較高的行業,盈利能力較強。資產規模較大,現金流量也較多,由于旅游景區投資時間長,旅游景區的融資優勢是固定資產規模較大,比旅行社集團、酒店集團的盈利能力要強,現金流量也較多,然而目前這種大型文化景區經營主要仍是以門票經濟為主,融資劣勢在于盈利方式較為單一,經營收入主要來自門票,同時,由于文化旅游行業受外界波動性影響大,導致系統性風險較高,因此文化旅游產業對于融資模式的選擇至關重要。
多數產業的發展都有其獨具特點的生命周期,由于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時間還很短,因此我們依據其不同的發展階段對其分為初創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三個階段,從經營特性、風險特性、財務指標這三個方面分別分析其每個階段的不同之處。
1 初創階段文化旅游產業的階段性特點
1.1 經營特性
初創階段的文化旅游產業由于剛剛起步,缺乏獨立的自主開發能力,文化旅游產業的“文化創意”缺乏,同時產業基礎薄弱,創新技術水平低下,這就制約了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所以該階段的特點一是企業經營水平較低,創新能力弱;二是核心競爭力弱,與其他產業配合度低;三是市場份額低、文化產品和服務接受度低、市場營銷拓展慢。可見初始階段的企業面臨品牌價值低,核心競爭力薄弱,缺乏社會影響力等問題,這些都導致初創階段的文化產業市場規模較小,影響力有限,不能迅速把文化產品和服務變成市場需求,消費者接受程度低,市場營銷拓展的速度較慢,經營仍處在較難的階段。
1.2 風險特征
從風險角度來看,在初創階段的特點有三點。一是該市場的市場風險很高。初創階段的文化產業由于缺乏獨立的創新能力,市場定位以及消費者的偏好都沒有準確判斷,所提供的文化旅游產品和服務不確定因素加大,因此面臨著很大的市場風險。二是經營風險很高。初創階段的文化旅游產業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經營制度不完善,同時市場發育并不健全,相關法規政策也需要補充,因此文化旅游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很高。三是資金風險居高不下。文化旅游產業主要是以文化旅游資源和文化創意品牌價值為核心的,而該階段這些方面都比較薄弱,在市場資本運作中受到牽制,很難從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貸款,也不具備上市發行股票債券等的條件,使文化旅游產業受到了很艱巨的考驗。
1.3 財務指標
從財務指標來看,其特點如下:一是運營成本較高,產銷量小。二是經營凈流量為負,凈利潤率低。初創階段的文化產業,由于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才能啟動該文化旅游項目,還要考慮人力資源成本和周轉資金等,因此運營成本巨高。而提供的文化旅游產品和服務若沒有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則后續很難收回成本導致虧損。目前該產業仍處于探索期,企業現金流入不敷出,為社會提供的文化旅游服務獲得的利潤難以估計,因此財務狀況不夠明朗。
2 成長階段文化產業的階段性特點
2.1 經營特性
在成長階段文化旅游企業紛紛涌入市場,經營水平提高,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表現出的特點如下:一是企業經營水平有所提高,獨立創新能力有所增強。該階段文化旅游產業的“創意”得到較好的發展,發展也逐漸穩定,文化企業開始進行“創意之爭”,企業創新能力增強。二是其核心競爭力迅速提升,與其他產業的配合度也有所提高。該階段的文化旅游產業迎來了飛速發展的時期,產品與服務創新帶來了自身競爭力的提高。同時由于產業迅速發展使之與其他產業的合作程度也逐漸增強。三是市場份額、文化旅游服務以及社會認可度都有所提升。大量的文化旅游企業進入該市場,刺激了市場活性,文化旅游產業市場份額逐步增加、消費群體擴大、銷售渠道增加,文化產品和旅游服務供不應求,文化旅游產業運營規模加大,市場需求大于市場供給。
2.2 風險特征
此時,文化旅游企業面臨著組織結構、制度建設、人才管理等全方面的管理體制改革與完善的問題,成長階段文化產業的風險主要表現在能否建立科學規范化管理體系來制約風險。其特點表現為:一是具有體制風險;二是具有文化旅游服務推陳出新的風險;三是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降低。此階段的文化旅游企業由于自身經營水平的提高,已經可以為企業帶來超額利潤,為文化旅游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其他企業紛紛效仿,推出類似的文化主題產品和文化旅游服務,若缺乏創新和新的服務體驗則很可能被相同企業替代。該階段的文化旅游產業已經能夠較好地適應市場,其文化產品和服務也已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已經大幅度降低。
2.3 財務指標
處于發展階段的文化旅游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形成了規模效應,企業運營成本迅速下降。在財務方面表現為:首先是運營成本下降,產銷量增加。該階段的文化旅游產業適應了市場規律,能夠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來制定相應的文化產品和旅游服務,使產銷量迅速提升。其次是經營凈流量由負轉正,達到了較高的凈利率水平。處于成長階段的文化旅游企業,現金流入量逐漸增多,逐漸超過現金流出量,經營性財務現金流量較為充沛。文化旅游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增加,運營成本下降,盈利空間有所提升。
3 成熟階段文化產業的階段性特點
3.1 經營特性
該階段文化旅游企業處于飽和狀態,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經營體制,在市場中占據重要的位置。首先表現在其較高水平的經營能力和創新能力。文化產品和旅游服務具有明顯的差異化且產品服務與質量水平均較高。其次體現在核心競爭力上,幾乎不存在替代率與重復率,能夠很靈活地與其他產業合作共贏。通過文化旅游產業成長階段的積累和提升,文化旅游企業憑借自身的創新與創意優勢在市場中占據重要位置,文化旅游產業已可以開始拓寬自己的發展領域。最后還表現在具有高水平且穩定的市場份額、文化產品和旅游服務市場供應水平和市場營銷水平。市場中的文化旅游企業數量處于飽和狀態,文化旅游產業占有很大且穩定的市場份額。市場對文化產品和旅游服務的供給與需求均趨于穩定,文化產品和旅游服務具有很強的差異性,市場營銷拓展也較為穩定。
3.2 風險特性
從風險角度來看,該階段的風險特點具有明顯特點。一是體制風險降低。文化旅游產業中各項規章制度基本規范,組織結構、制度建設、人才管理等方面的管理體制比較完善。二是市場風險、經營風險降低。該階段的文化旅游產業已形成核心競爭力,并向投資者展示其良好的發展前景,所提供的文化產品旅游服務足夠滿足市場需求,使市場風險和經營風險下降。但同時處于成熟階段的文化旅游產業面臨由盛而衰的風險。該階段文化產業規模飽和,提供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也趨于穩定,但是過度的跨行業多元化投資可能會造成一定的風險。
3.3 財務指標
從財務信息來看,該階段的盈利水平已達到最高。運營成本低且穩定,產銷量大且穩定。此時文化產業規模飽和,向市場提供的文化產品和旅游服務能夠被市場消化,需求量穩定。同時經營凈流量大,具有穩定的高水平的凈利潤率。此時企業現金流入量大于現金流出量,經營性財務現金流量大。文化旅游企業整體的盈利水平提升,能夠通過創意獲得很高的利潤,但是凈利潤率由于市場飽和處于穩定狀態。此外,文化旅游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量均處于穩定的狀態。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選取了二十名專家對文化旅游產業初創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的三種融資模式,包括內源融資模式、債權融資模式、股權融資模式進行等級的融資效率評價,通過融資成本、資本利用率、融資機制規范度、資金清償能力以及融資主體約束度這五個維度利用專家打分法來確定這些融資方式的適用階段,以下為基于層次分析法對這五種影響該產業融資的因素進行模糊評價的結果分析。
4 初級階段文化產業融資效率的隸屬度分析
4.1 融資成本影響融資效率的隸屬度
融資成本與融資效率成反比關系。內源融資因其直接來源于文化企業的內部,成本最低;債權融資的債務利息可以抵消掉一部分的企業稅,成本次低;股權融資需要承擔發行股票的手續費、掛牌費、審計費等費用,成本最高。
4.2 資本利用率影響融資效率的隸屬度
資本利用率與融資效率成正比關系。內源融資的資本利用率最高,因為它可以直接用于企業的運作中;債權融資模式下,只要雙方達成協議,債權人就可以給債務人放款,資本利用率相對較高;而股權融資模式下,會受到市場走勢的影響,還要承擔股本募集不足的風險,資本利用率較低。
4.3 融資機制規范度影響融資效率的隸屬度
融資機制規范度與融資效率成正比關系。內源融資的規范度是建立在現代企業制度之上的,但是初創階段的文化企業數量較少,缺乏系統的規范,所以其融資機制規范度是最低的;債權融資是金融市場的主體,其規范度也比較高,屬于三者中最高的規范度;股權融資機制規范度較低,因其發展時間較短仍不規范,
4.4 融資主體約束度影響融資效率的隸屬度
融資主體受約束度與融資效率成反比關系。內源融資的約束主要來自于文化企業內部,受外界約束程度相比于其他兩種最小;債權融資相對約束程度最大,特別是初創階段的文化產業,由于企業規模小,信用度不高,受限制的條件比較多;股權融資約束度很小,因為所募集的資金并不受許多條件的限制,可以進行自由支配。
4.5 資金清償能力影響融資效率的隸屬度
資金清償能力與融資效率成正比關系。在文化產業的初創階段,內源融資的優點就在于不用清償債務;債權融資模式中,企業需要返還本金,還需支付一定的利息,仍需承擔不能償還的風險;股權融資無需償還本金,資金風險低。
我們根據20份有效的專家打分表的結果可以分別確定內源融資模式、債權融資模式、股權融資模式的單因素評價矩陣,如下表。
根據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分別對這三種融資模式進行綜合評價,可得:

根據模糊分布原則,初創階段的文化旅游產業內源融資模式的融資效率“高”、“較高”、“一般”、“較低”、“低”的隸屬度分別為69.5%、22.5%、4%、4%、0;債權融資模式分別為 54%、25%、13%、1%、7%;股權融資模式分別為 32.5%、19.5%、13%、23%、12%。因此,處于初創階段的文化產業應該采取內源融資為主的融資模式。與此同時,還需要風險投資作為輔助。同時可以采用其他可以促進初創階段文化產業發展的融資方式,有利于文化產業向成長階段發展。
4.6 成長階段文化產業融資效率的模糊分析
成長階段文化產業融資效率的模糊分析與初創階段相類似,在此我們直接得出以下綜合評價的結果:

同初期階段的判斷標準,可見處于成長階段的文化產業應該采取債權融資為主的融資模式。當然,處于成長階段的文化產業不能僅僅只是局限于這幾種融資模式,可以積極吸收民間資本和境外資本,盡可能拓寬融資的范圍,為文化產業步入成熟期打下堅實的資金保障。
4.7 成熟階段文化產業融資效率的模糊分析
成熟階段文化產業融資效率的模糊分析與初創階段相類似,在此我們直接得出以下綜合評價的結果:

同初期階段的判斷標準,可以看出,股權融資模式的等級評分是屬于融資效率高的等級,因此,處于成熟階段的文化產業應該采取股權融資為主的融資模式。
總結不同階段的文化旅游企業的特點,根據專家打分的模糊評價可以得出一般結論,處于初創階段的文化產業的融資模式應該以內源融資模式為主,處于成長階段的文化產業的融資模式應該以債權融資模式為主,處于成熟階段的文化產業的融資模式應該以股權融資模式為主,根據文化旅游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選擇適合的融資模式才能有效提高融資效率。
參考文獻
[1] 陳秀順.中國旅游上市公司投資行為研究[D].長安大學,2011.
[2] 楊文娟.中國旅游類上市企業融資結構與績效實證分析[D].安徽大學,2014.
[3] 辛陽.中美文化產業投融資比較研究[D].吉林大學,2013.
[4] 王莎莉.山西文化產業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D].燕山大學,2013.
[5] 趙瑞政.山西文化產業新型業態培育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3.
[6] 張奇.旅游景區投融資模式的創新方向:資產證券化[J].中國旅游報,2014(4).
①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課題“陜西文化旅游企業創新融資模式研究”(14JK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