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紅瑛
摘 要:汽車零配件企業產品種類繁多,其實踐生產、管理、經營所面臨的環境也呈現復雜化發展趨勢。在這種背景下,企業若想長久發展立足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構建現代化企業內控管理模式,從產品質量、安全、人才、財務等多方面做到有效調配調度,管理風險,最終消除風險。因此,企業必須要重視財務風險分析工作,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
關鍵詞:內控管理 財務風險 汽車零配件企業 優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3(a)-141-02
在我國,現階段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逐步深化,經濟國際化發展態勢已經成為主流,企業在如此背景下也面臨著經營實踐活動的不斷改進,希望以此來適應企業發展內外部環境變化。在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內部,內控風險管理尤其重要,特別是企業財務風險更存在較大的盈虧不確定性,為此企業必須指出風險問題,并設法優化改進財務風險管理對策。
1 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內部控制風險問題分析
1.1 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主要運營汽車零部件加工業務,作為中小企業,經營狀況相對簡單,基本具備中小企業制造業的典型財務特征,所以在面臨財務風險時其內控措施稍顯單調,主要以運營風險為基本內控手段。
從2014年~2016年3年間來看,我國部分企業的利潤率情況較為繁瑣,這三年來,多數公司也會通過不斷改進生產工藝及購產銷方式來逐漸恢復自身利潤水平,在傳統的企業發展過程中,大多以帶料加工為主,其主營成本占到總收入比例的68%。而到了2016年,多數企業則改為公司自行采購材料,主營成本也降低到總收入比例的63%,在擴大產能的同時,公司利潤率也有所提高[1]。
1.2 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的財務問題分析
我國汽車零配件公司在內控風險管理方面涉及諸多元素,本文主要探討財務風險。按照多數企業的財務特征,它的主要財務風險問題包括以下四點。
1.2.1 財務預算管理與實際經營狀況不符
多數企業在財務預算管理目標上不夠清晰,這也是他們財務風險內控管理的一大瑕疵。由于是中小企業,所以總資產規模偏小,生產能力有限,基本處于市場產業價值鏈低端位置,大多數時間主要將精力投入到企業生存維持方面,沒有清晰的戰略目標。多數企業在上下游交易對象與交易產品方面比較固定,因此其生產計劃也相對固定,公司每年在預算管理目標及決算結果上僅僅作微調調整。隨著目前市場中低端車型生產線逐漸向國內市場全面擴大,多數企業也面臨技術轉型和設備升級,在如此背景下,公司現行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就逐漸凸顯劣勢,主要是缺乏企業戰略指導性,缺少企業長期經營活動目標預測機制,無法適應當前市場形勢的快速變化。從某種程度上講,多數企業的財務預算周期安排不是很合理,傳統的自然年度預算周期已經不能滿足目前日趨復雜的企業財務風險內控管理需求以及外部宏觀經濟環境,所以多數企業在收入部分預測往往與現實狀況出入較大,極大程度地降低了財務預算的可執行性,這為公司資金運營管理及財務內控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
1.2.2 財務風險內控管理缺乏主動性
一般企業財務風險內控管理都以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分段管理為主。對多數這樣的中小企業來說,他們將財務風險內控管理主動性體現在事前風險評估方面,當事前風險評估通過,實施項目被確認以后,則將主要精力放在項目實施環節,卻忽視了財務風險內控管理過程。所以一旦多數企業發生任何財務風險,他們就只能被迫承受,這說明公司在財務風險內控管理方面嚴重缺乏主動性,且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當風險發生后,多數企業無法做到第一時間及早發現并加以控制,這為公司經濟帶來了巨大損失。
1.2.3 財務風險內控手段單一
與其他中小企業一樣,多數企業在財務風險內控手段方面也表現出匱乏單一的狀況。如上一點所述,多數企業沒有較大地財務風險承擔能力,所以他們也無力選擇其他風險控制措施,一般以放棄項目實施為主,再輔以風險自留對策。但客觀講,這兩種處理手段極易為公司財務內控管理帶來更為嚴重地危機,就多數企業而言,他們的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點。
第一,公司在產能不足時,多采用生產外包模式來填補產能缺陷,但卻沒有能力主動將外包風險轉移到財務風險內控管理體系當中處理。換言之就是迫于生產壓力所采取的被動對策。
第二,多數企業為自身生產廠房及設備購買了財產保險,但并未從控制風險的角度出發,而是依賴銀行抵押來轉移財務風險,保險授信人為銀行而并非多數企業。一旦公司本身面臨財務風險及內控管理失誤問題,客觀講他們是沒有充分的后備補救措施,很容易讓公司財政陷入困境,出現資金周轉不靈的問題。
1.2.4 財務風險控制體系不完善
多數企業整體存在工作任務分散,不成體系問題,且在財務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制度機制。雖然多數企業已經建立了以財務預算為事前控制、預算執行為事中控制、風險自留為事后控制的財務風險內控管理體系,但其中還有諸多不完善之處。例如它的財務風險內控管理預警系統、反饋機制等不夠完善,縱觀公司財務風險控制全局存在極大隨意性,反饋機制沒有得到及時更新等,因此可以說多數企業現有的財務風險內控管理系統是無法滿足企業現實發展需求的[2]。
2 多數企業財務風險內控管理優化對策
基于上述多數企業在財務風險內控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本文認為應該有針對性的提出線管優化對策。
2.1 強化公司財務預算管理
多數企業作為中小型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其預算周期與流程存在較大不合理之處,所以應該針對兩項內容加以改善,初步緩解公司財務風險內控管理壓力,做好管理體系運行基礎。
首先,應該調整公司財務預算周期,將原有自然年度預算周期調整為季度,并構建新型的滾動式財務預算模式,改變傳統企業預算周期難以適應市場形勢快速變化的尷尬窘境,也解決公司預算管理與實際經營狀況不符的這一問題。調整以后,多數企業將實施每3個月一次的財務預算編制,而為了避免過度頻繁預算所導致的高額成本,公司還在季度預算基礎上簡化了相應預算指標,已預付賬款、應付賬款、主營業務收入、存貨等關鍵性財務指標作為基礎來對公司未來財務內控管理及運營發展進行重新規劃,實現公司對自身內部及外部市場資源的有效整合,以確保公司能夠更游刃有余的應付市場形勢變化,并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內控管理問題的再次發生。
其次,應該為公司構建合理的預算流程,即基于公司經營戰略目標、財務預算目標兩方面來重新構建預算流程,具體流程內容如圖1所示。

2.2 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體系
傳統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無法在償債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與資產運營能力指標等方面做到全面兼顧,所以這也導致了財務內控風險管理問題的發生。就多數企業而言,他們所主要面臨的財務風險就是營運風險,包括其它風險也是由營運風險所引發的,雖然這些風險并非經常性風險,但也需要多數企業建立定性定量風險預警體系,采取單一預警指標的優化模式,將公司營運資金量作為具體指標來進行系統分析。考慮到營運資金量計算能充分且客觀的反映多數企業常規產品生產經營所需資金成本,所以應該實現對營運資金量的嚴格監控,做到對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面臨財務風險的提前監測,并做到有效預警,第一時間采取相應內控管理措施。具體來說,它的指標監測計算方法為:
營運資金量=公司上年銷售收入(1-上年銷售利潤率)(1+預計銷售收入年增長率)/營運資金周轉次數
基于此再給出營運資金周轉次數的計算公式為:
營運資金周轉次數=360/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應付賬款周轉天數+預付賬款周轉天數-預售賬款周轉天數
對上述兩個計算公式進行檢測周期變量調整,例如設置為月,多數企業即可以通過月報表測算來提高財務風險內控管理精度,確保預警信息更加準確,進一步提升財務風險內控管理力度。
2.3 健全財務風險控制對策
多數企業作為汽車零配件生產中小企業,其對財務風險內控管理的對策還不夠健全完善,所以應該從風險回避、風險轉移、風險自留等方面下足功夫,做好相應風險控制對策。就以風險自留為例,對多數企業而言某些財務風險無法轉移,在內控管理方面也非常尷尬,容易導致公司陷入經濟困境。采用風險自留來處置財務風險,多數企業本身也自留了風險所帶來的預期收益,為此,多數企業應該對財務內控風險進行一定的風險程度評估,謹慎選擇使用風險自留對策,同時確保所承擔風險在公司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圍之內。
2.4 定期更新財務風險內控管理系統
就多數企業的現有財務狀況來看,它的財務風險內控管理精力主要集中在公司產品生產運營方面,因此公司應該首先做好運營風險控制,在此基礎上展開籌資與投資活動,做好對成本效益的合理預估,保證公司在未來發展擴張期可以將籌資及融資活動作為公司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來運作。具體來說,多數企業應該采用定量分析法來精確監測并選取合適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為財務風險內控管理系統設定相應的預警臨界值,并建立預警體系來實施實時監測。同時,也要對公司在未來可能面臨的股利分配風險建立內控管理體系,并做到對系統的定期修正與更新[3]。
3 結語
本文以某X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為背景,簡要探討了他們在財務風險內控管理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優化對策。旨在通過全面提升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財務風險內控管理體系來提高行業發展水平及市場綜合競爭力,構建現代化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滿足企業及行業市場的現實需要。
參考文獻
[1] 楊碧.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內控風險管理探討[J].財經界, 2016(15).
[2] 杜珂.財務風險管理與企業內控的探討[J].財經界,2016(9).
[3] 王坤.博宇汽車零部件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