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當前英語教學忽視口語訓練及學生口語水平較低的現狀,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口語能力進行了初步探索。重點討論口語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提升學生對英語口語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英語“說”的技能。
【關鍵詞】英語口語 口語能力 口語教學
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工具,而英語是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也是世界上最廣泛的第一語言。當前我國對英語教學也日益重視,大部分城市的學校已從小學開設英語課程,各大培訓學校更是開設了幼兒英語培訓班。一門語言的學習必然是越早接觸越易學,然而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卻大大忽略了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絕大多數學生無法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高分低能”、“啞巴英語”在我國英語教學中已成為一個嚴重弊病。
作為英語教師已有五年了,在各類英語口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學生口語水平一般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衡量:1.語音語調是否準確;2.語句通暢及流利程度;3.用句是否合適、地道;4.對話的反應速度。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我認為應主要從這四個方面著手,而前提是,首先培養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
“興趣”即為“喜歡”,學生更容易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下喜歡上一門課程,那么對此,可以鼓勵學生觀看中英字幕英文電視劇、電影、趣味動畫片,收聽熱門的英文歌曲,甚至學唱英文歌曲,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往往很多經典英文歌曲的歌詞都十分簡單易懂,通過這種方式,在提高學生英語語感的同時,也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有了學習熱情,針對以上四個方面的衡量標準,我們可以采取相應的學習方法:
1.語音語調是英語口語的基本功。英語是拼讀型語言,當代學生英語發音不準確,究其原因更多是教師在音標教學中沒有詳細講解發音方式,大多數學生在初學英語時總是用母語漢語標注發音,而漢語是用“前口腔發聲方法”,即說話時口腔的前部比較用力;英語卻是用“后口腔發聲方法”,說話時發聲的位置在口腔的后部,兩者發音大不相同,所以必須強化音標發音訓練,嚴格要求學生掌握國際音標發音,練好基本功,招數才能通!
2.高頻詞匯及基礎句型的累計。學生會讀的單詞并不少,卻在開口時不知道如何運用,就只能是支支吾吾、語無倫次了。絕大多數情況下,口語中一句話可以由一個單詞或多個單詞按照語法規則組合而來,而使用的詞匯都是常用的高頻詞匯,經過各種搭配、靈活運用,就會產生詞義和句意的變化。那么語句通暢的第一步,就是積累高頻詞及基礎句型,例如單詞“call”在口語中的高頻用法:(1)撥號、撥打電話:please call 911.請撥打911。(2)決定(名詞):Its your call.這事由你決定。(3)稱呼:You can call me Lily.你可以叫我莉莉。(4)呼喊:The man is calling for help.這個男人在大喊救命。(5)召開、召集:The boss called a meeting。老板召開了一次會議。(6)叫牌、下注:Ill call your bet.我跟注。從上可以看出,一個簡單詞匯可以表達多種含義并在不同場合形成不同語句,所以學生應多下功夫深入理解和掌握其各種詞義變化和用法,用最簡單易懂的詞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3.背誦習語、俚語,說地道口語。外國人在表達一些動作時,常常會擯棄與它直接對應詞義的動詞,而選擇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另外一種動作的詞匯,表達更形象生動。比如,想要表達“我們去吃點什么吧”,學生會自然而然的照搬學過的詞語,翻譯道:Lets eat something.意思基本表達出來了,但老外常會說:Lets grab something to eat. 用grab代表“隨便吃點”,表達很隨性。如果表達“我們去酒吧”,學生會說Lets go to the bar.而聽到老外說:Lets hit a bar.學生就不理解為什么是hit the bar?是指去砸酒吧嗎?其實這里的hit,grab都是動詞的形象用法,這樣的口語不會顯得單調枯燥。要想說一口原汁原味地道口語,可以學習口語教材、英文電影電視臺詞,背誦常用的習語、俚語。在這里推薦美國經典情景喜劇《老友記》,劇情輕松詼諧,演員所說的臺詞都是生活場景使用的語句,學生可以在欣賞電視劇時留意中英文字幕,背誦常用的語句,模仿演員的表達語氣、手勢等,同時也能練習到自己的聽力;也可以使用學生流行常用的APP,在微博、貼吧等系統的學習電視劇對白、經典臺詞、慣用語法等。久而久之,我們在開口說英文時,思維模式不會再由自己的母語中文表達后,翻譯成英文,而是直接形成英文思維。
4.勤學苦練,才能脫口而出。學好一門語言,語言壞境很重要。中國人不像外國人那么熱情奔放,我們在沒有足夠自信的情況下,總顯得膽小拘謹羞于開口。而語言的用處在于交流,沒有英文的交流環境,可以自己創造條件練習對話。參加英語角、口語培訓中心、與愛好口語的同學成為“練習搭檔”,甚至可以“自言自語”,想方設法的說英文,多說多練多模仿,由背誦英文到英文交流。古人陶淵明也曾說“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如果有機會和說英語的外國人在一起,更應該積極主動與其溝通,在說的過程中學習,糾正照本宣科的口語:當我問道“How are you today?”學生不再統一回答我“Fine,thank you,and you?”而是真正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便你說得還不夠流利,但一定會有所收獲,也將從中逐漸建立信心。
以上是我對學生提高英語口語的幾點建議。任何一本口語教材的內容都是有限的,針對不同的情景、針對不同的人,我們所用的口語表達都會有所不同。英語是口語綜合性很強的語言,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經過大量的積累配合不斷的練習才能得以提高,讓“啞巴英語”成為“過去”!
作者簡介:陳悅(1986.5.29-),女,漢族,貴州遵義人,助教,本科,文學學士學位,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