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門的打開,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交往越來越緊密。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英語作為一門世界性的語言,對于中國人來說越來越成為一門不可或缺的技能。所以對于老師而言,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口語能力就非常值得關注。基于多年工作經驗,筆者認為可以運用情感教育來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本文就如何實施情感教育來對初中英語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做個闡述。
【關鍵詞】情感教育 初中英語 口語能力
一、引言
為了適應全球化的進程,人才培養方式也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革,從當前的現狀來看,英語課程不管從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等方面,都必須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進。為了培養高水平的英語方面的人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之下,各個學校也是從小學就開始進行英語課程的教學,而對于英語教師而言,更要從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創新教學方式,目的就是為了培養更好的英語人才。而在英語的學習中,口語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的課程,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運用,要用來進行交流的,如果口語不行,那么如何交流呢?所以對于教師而言,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英語口語的教學方式的改革,使得學生英語口語的能力能夠得到更大提升。基于多年工作經驗,筆者認為可以運用情感教育來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下面就以如何實施情感教育來對初中英語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做個闡述。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所謂情感教育,即教學過程中,將情感賦予其中進行教學,實踐證明,其對于英語口語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具體該如何實施呢?下面我們來進行討論。
1.創造良好的教學情感氛圍。對于英語這門學科而言,因為它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這就使得它與物理、化學、數學等其他課程相比,更加注重口語能力的培養。對于老師而言,在講述課程的重點以及難點的時候,可以依據學生當時的情感特點,有意識的安排教學情境。同時老師還可以參照平時的交流模式,按照學生的興趣進行分組,讓學生用英語口語進行平時話題的交流,這樣不僅僅使得學生能夠很快的融入交流中,而且在交流中能夠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
2.挖掘教材的情感資源。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知識最重要的載體還是課本,雖然不能要求老師完全按照教材來進行授課,但是在授課的過程中也不能脫離教材。對于英語的口語教學而言,這就需要老師在授課的時候深挖教材中深含的情感素材,這種深挖出來的情感素材要非常切合學生們的實際生活,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生在接受的過程中有一種共鳴,能夠非常容易的接受老師的上課方式,能夠全神貫注的去傾聽并且非常積極的配合老師去進行課堂的教學。在情感教育中,非常忌諱的是老師將教材中一些大而空的情感找出來,那么這樣就非常不利于學生的接受。
3.建立情感型師生關系。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教育的不斷推進,過去的那種老師主導、學生聽講的教學模式已經完全不能適合當前的教學改革推進,這就需要老師能夠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同等的地位之上,能夠主動的投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很好的培養自己與學生的關系,關心學生生活情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更加積極的投入到老師所教授的課程當中,遇見問題能夠及時向老師請教,能夠在老師面前放松心態,進而不斷的促進學生的口語能力的提高。
4.增加英語課外活動。讓學生將課堂所學的東西運用到實踐當中,這是教學的目的之一,特別是對于英語這樣的語言學科來說就更是如此了。多鼓勵學生參加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歌唱比賽等等一系列活動。在英語角中,學生可以進行大聲的朗讀,可以將自己的情感完全賦予到朗誦當中。在英語演講比賽當中,老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一些富有情感的演講,讓學生在演講的過程當中,表達出自己的強烈的情感。在英語歌唱比賽中,更加需要賦予情感,沒有情感的歌聲就不是歌聲。在這種不斷賦予情感的課外實踐活動中,學生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滿足他們的情感體驗,進而在情感的刺激下對于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有效舉措,也是素質教育實施和開展的必然要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滿足英語學習的情感需要,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借助鼓勵的眼神、豎起的大拇指等肢體語言,向學生傳遞情感,對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及提高英語學習動力都會有莫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龐君.有效教學模糊評估方法探索[J].管理觀察,2008(16).
[2]白帆.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侯爾偉.多途徑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J].當代教育科學.2003 (18).
[4]楊善堂,程功,符丕盛.初中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特點的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0(01).
[5]孫瑞敏.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 2014(31).
作者簡介:張本芬(1977-),女,漢族,貴州遵義人,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