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穩步推進,“互聯網+”背景下的跨境電子商務獲得了蓬勃發展。目前,中國已成為跨境電子商務及貿易活動較為頻繁的地區之一,因此,跨境電子商務對英語人才的渴求量日益增長。本文主要對當前我國跨境電商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現狀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對“互聯網+”背景下跨境電商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路徑進行了探討,旨在為英語人才的培養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以此推動英語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跨境電商 互聯網+ 商務英語 人才培養
前言
自08年經濟危機以來,傳統的少批次、大批量國際生產加工貿易開始向多批次、小批量的跨境電子商務貿易轉型,許多傳統的外貿企業對英語人才的需求量也隨之增長。高校作為英語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基地,在進行英語人才的培養時必須以跨境電商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以此確保學生的英語專業技能適應當前市場的發展需要。
一、跨境電商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現狀
隨著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以及我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提出,電商企業對英語人才的需求量及專業素養的要求層次也在逐步提高,然而現階段,我國在跨境電商英語人才的教學培養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第一,課程目標不明確。這是因為在我國傳統的英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高校設置的人才培養目標同現階段跨境電商市場的人才需求相脫節。在傳統商務英語教學中,主要針對外貿進出口方面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該專業學生具備商務翻譯、涉外文秘以及進出口業務等方面的專業能力。然而,隨著跨境電商各類中小企業的崛起,傳統的對外貿易模式逐漸向互聯網營銷方向轉變,這就對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全新的專業技能要求,比如,學生必須具備網絡營銷與客戶開發、英語客服等方面的專業能力。因此,高校在進行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時,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明確課程培養目標。
第二,課程內容有待完善。課程內容作為決定學生專業英語技能及商務英語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必須對課程內容加以完善。目前,高校在展開商務英語的課程教學時,并未充分考慮市場變化的發展需求,課程設置仍主要遵循課本知識教學,在教學內容上較為單薄,這就造成學生學習基礎薄弱的明顯缺點,因此,在進行課程內容設置方面,高校與專業教師必須依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對課程內容加以完善。
第三,校企合作需要進一步深入。這是因為目前高校商務英語在進行教學時普遍缺乏教學實踐性,教師在展開專業英語的課程教學時,通常僅包括了對語言技能和外貿業務兩方面內容的實訓,且通常在教師所設置的模擬情景和模擬軟件當中來完成實際訓練,這就造成了實訓的局限性。因此,必須加強校企合作,使高校在進行商務英語的人才培養過程中,能夠借助企業的現有辦公條件,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實際操作技能。上述問題致使高校的商務英語學生在就業后無法將所學到的課程理論與實際工作內容進行有機結合,致使學生失去就業優勢,無益于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
二、“互聯網+”背景下跨境電商商務英語人才培養路徑
1.以商務需求為導向,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通過企業調查和商務英語畢業生就職情況的相關調研,我們發現,許多畢業生在就職后主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和國外客戶進行溝通交流以促進貿易達成。與此同時,許多中小企業也希望聘請到具有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操作技能,并且能夠通過互聯網與國外客戶進行交流溝通,從而順利完成銷售及客戶開發工作的專業型電商英語人才。也就是說,電商平臺操作與客戶網上開發已成為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的專業性技能。因此,高校在進行商務英語人才培訓時,需明確培養目標,確保學生掌握“英語專業能力+跨境平臺操作技能+外貿洽談實戰能力”,從而培養出高素質、復合型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
2.以互聯網為基礎,豐富商務英語教學課堂。在“互聯網+”背景下,許多新興課堂模式也隨之應運而生,比如彈幕教學、微課教學等均為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新型教學方式,這些教學模式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教育教學也同樣適用。通過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學校可聘請從事跨境商務英語工作的專業人員為學生講授工作經驗,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采取視頻微課教學等方法,實現在線英語教學,并將教學資料上傳至班級群組中,以便學生隨時查看和學習。同時,還需在課程教學中增設關于跨境電子商務工作的有關內容,比如國際貿易中與客戶的溝通技巧培訓、電商訂單的處理方法、電商平臺日常運營與管理等與跨境電子商務工作內容密切相聯的實質性教學內容,促使學生在充分掌握理論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對電商崗位職責進行充分的了解。同時,學校和教師必須依據企業和市場的需求構建電商英語的授課體系,并根據跨境電商的人才需求現狀,對跨境電商的英語課程內容加以詳細設置,在授課內容中需包含訂單在線交流、產品信息發布、客戶信息調研、處理貿易糾紛等內容。
3.以實際工作內容為依據,優化課程體系。通常來講,高校商務英語課程主要包括商務英語和外貿業務這兩類專業英語課程,然而,伴隨著我國跨境電商企業的興起,各大中小企業在進行英語人才的招聘時,不僅僅需要應聘者具備較高水平的英語專業素養和外貿洽談技能,還需要對電商平臺能夠加以熟練地掌握和操作。因此,在進行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時,必須將國際貿易、專業英語與跨境電商這三大類內容都囊括到授課體系當中來,并以此為依據,全面開展三類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綜合性實訓課程,對學生加以培訓。例如,在講授電子商務綜合實訓相關課程時,需要使課程實訓內容對跨境電商的網店管理、客戶服務、網絡營銷、英文策劃及寫作、國際物流與支付這五個項目進行全面覆蓋,與此同時,還需將每一個項目都進行若干實際操作任務的分解,通過具體的實踐訓練教學,使學生對跨境電商的實際工作流程有著清晰地認識和體驗,從而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就業的無縫鏈接。
4.以跨境電商為實訓平臺,加強校企合作。通過校企合作,能夠實現理論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有效培養,為了促進商務英語人才的全面培養,學校必須加強與跨境電商企業的合作。首先,必須注重對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并建立“雙導師”模式,校內教師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校外聘請的專業電商人員需注重對學生實踐技術和能力的培養,雙管齊下,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然后,建立校企合作項目,使學生在踏入社會前能夠提前進入到企業內部承接相關的專業業務,并通過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和探索,提高學生對崗位的適應性;最后,在加強學生專業知識培養的同時,提高學生對企業的認同感,以此幫助學生快速融入到工作環境當中去。例如,學校依照與企業的合作計劃,將商務英語的教學教師安排至企業進行培訓,從而達到良好的校企對接目的,并通過現代化通訊手段和互聯網的應用,幫助學生解決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還有助于專業教師對跨境電商英語人才的培訓經驗進行積累。
三、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進步,“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未來全球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的主要發展方向,通過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的有效結合,國際貿易也隨之蓬勃興起。因此,地方高等院校在培養商務英語人才時,應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的特點,依據跨境電子商務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對傳統教學模式加以改革,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對互聯網的應用豐富教學內容,從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促進學生的就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于亮,楊晶晶.基于跨境電商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6(18):43-44.
[2]余燕芳.跨境電商背景下商務外語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科技風,2016(9):63.
[3]李軍征.跨境電商背景下商務英語人才需求與教學模式研究[J].時代教育,2016(3):166-167.
課題名稱:“互聯網+”背景下地方高等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課題編號:三明市社科規劃一般項目Y1622。
作者簡介:賴曉鳳(1981.11-),女,漢族,福建沙縣人,三明學院外國語學院,碩士,講師,從事翻譯及外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