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巧蘭
【摘要】分析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并進行應對策略的討論,針對目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學習態度問題、教學態度問題、教學方式問題等進行具體的討論與研究,加強教學方式的改革,改變現有死板的教學方法,根據培養目標進行適宜教學方案的改進,從各個層次改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教育成果。
【關鍵詞】大學英語 翻譯教學 教學問題 應對策略
當前大學生的英語教學中存在很大問題,不僅僅在于學習態度以及教學方式等方面,而在于我們的教育理念和學生的學習理念,我們現在還拘泥于以前教育思維,大部分學生亦沉溺于填鴨式教育的慣性學習思維,未能達到自主學習的思維慣性,從而未能達到我們理想狀態下的高素質人才教育目的。而且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有待解決的重大問題,研究表明,非英語專業學子并無英語翻譯能力,其對于英語綜合語言能力較差。本次研究,就當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以及應對策略研討,以期改善大學英語翻譯的教學方法,加強大學英語翻譯的教學方式。
一、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認知問題。翻譯是一種集中語言輸入和輸出為一身的雙向交流過程,對英語和漢語的綜合語言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而且翻譯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然而在我國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僅僅注重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對翻譯能力的培養,致使我國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部分高校將翻譯教學定位于對聽、說、讀、寫能力的補充,甚至將翻譯教學等同于學生擴充詞匯量、提高寫作技巧的輔助手段,忽視對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進而在實際工作中對學生的個人能力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2.課程設置問題。在部分非專業英語教學課程中,大學英語翻譯課程的課程設置可以說是非常不重視了,部分高校甚至將此課程設置為選修課,課時嚴重不足,學生及老師對該門科目的重視程度降低,課時的縮短,造成了教師對該門課程內容的縮減,關于翻譯理論難以進行深入的講解,難以對翻譯技巧進行充分的系統訓練;而且,在教學不夠重視的情況下,極易出現教學結構混亂,缺乏學科之間計劃性與系統性的內部銜接,從而出現了知識斷層,致使教學結構混亂,學生難以切實掌握;翻譯教材在文章內容、結構、形式等方面尚存在諸多不足,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忽視了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特點與專業需求,教學內容與實踐脫節,造成了教材老套,難以聯系實際的影響。
3.教學方式問題。可以說,大部分高校教師的教學思維是先進的,但教育方法一直是傳統的,這個傳統指的是,學生上大學之前的傳統——填鴨式教育,我們的教育思維已經得到了進步,但我們的教育方式大部分在原地踏步,就算引進了先進的教育思想,我們仍然會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于分數的渴求,對于學生及家長對未來的殷勤盼望,也仍舊會變成披著先進教育思想的糟粕填鴨式教育方式。不僅僅是教學方法的問題,還包括教學思維以及教學手段的問題,教學思維落后,教師端著“為人師表”、“師道尊嚴”的架子放不下,難以達到和諧平等的師生教學環境,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興致不高。隨著當前網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多媒體等新型教學手段已經成為高校課堂上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然而有的教師仍然固守黑板和課本不放,不能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來開展教學,趣味性較差,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導致翻譯教學質量難以提升。
4.學習態度問題。毫不客氣地說,現代大學生的學習思維仍處在填鴨式的教育模板中,思維僵化,并不能主動地汲取知識的營養,一昧的去追求老師課堂上講了什么,課本上講了什么,而不能真正思考學科背后的意義,以及正確得認知學科,掌握學科,很難做到真正地自主學習,而且,大學生作為一個成人學生團體,其常年學習的思維惰性是導致當前學生學習態度的主要罪魁,當前的大學生群體是處于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交替的時代,受到了多方面的影響,他們聽著素質教學的旗號,學習到的卻是填鴨式的應試教育模板,因此,他們的學習思維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對自主學習的理解能力較差,多倚重教師的教學和課本上的死知識。
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問題的應對策略
1.對大學英語翻譯課程的有正確的認知。提高對大學英語翻譯這門課程的認知程度,加深教師及學生對其深刻含義的理解,提高其對的定位,要求教師對該門課程具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并對學生設立具體的培養方向以及明確的培養目標。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翻譯的本質,提高對大學英語翻譯課程的正確認知。
2.對其有正確的課程設置。在進行準確的課程定位與認知后,根據學校的自身定位以及學科的特點進行具體的課程設置,制定翻譯教學大綱,對翻譯教學的理論教學課時、實訓教學形式、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整體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等都要有明確的規定,使翻譯教學能夠實現橫向聯合與縱向銜接,為翻譯教學指明方向,設立合理的課時,增添相關專業或具有較強專業能力的教師,進行系統的課程設置以及課程計算,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在一定程度內迎合其愛好進行教材以及相關專業知識展示方案的制作,對于翻譯知識進行系統的了解與掌握,選擇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案進行講解,注重學科與學科間的聯系與銜接,避免生搬硬造,注重翻譯思維的建立,以及學生對大學英語翻譯這門課程的正確態度,在教材文章以及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
3.教學方式改善。進行適宜的教學模式改變,增添趣味性較強的中美文化賞析、專業英語翻譯、歐美影片翻譯、英美文學翻譯等輔助性特色課程,作為選修課,滿足不同學生對翻譯教學的需求,提高翻譯教學的影響力和教學實效。首先是調整教學內容,以大部分同學的英語水平以及翻譯水平作為落腳點,進行穩扎穩打的突破,循序漸進的改善,有層次有目的的進行教學,秉承著“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進行重點突破,全面提高大學生的英語翻譯能力,盡量貼近學生的興趣愛好,貼近生活實際,貼近視覺焦點以及專業需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選擇,注重文化素養的滲透于文化累及,高水平的翻譯離不開厚重的文化知識基礎,因此,在相關教學中需要進行文化知識的累及。其次是教育態度,大學生作為成年人,其思維模式與高中及以前存在較大差異,他們與大學教師之間更偏向于平等的交流,因此,要注意教學過程中與大學生之間的態度,盡可能得拉近雙方的距離,秉承著“師生平等”的原則進行交流,努力營造輕松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應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讓學生成為翻譯課堂上的“主人”。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來獲取知識,在觀察、分析、思考、總結、反思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積累翻譯理論知識、鍛煉翻譯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課堂互動,進行自主思考,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敢說敢做,培養其對大學英語翻譯的興趣。
4.學生思維模式以及學習態度改善。注意對學生思維模式的改變,培養其自主思維能力,轉變學生僵硬的應試教育思維,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思考自我反思,進而完成自我學習思維的建立,可以通過憶苦思甜等活動,使大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從而調整其慣性學習態度,建立積極陽光的學習氛圍,同時可以鼓勵學生讀“閑書”,鼓勵學生多聽多講,積極參與并自主表達,引導學生自主的確定學習目標,并根據所學內容以及自身優勢選擇適宜的學習方法,并對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以及監控。
三、結語
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我們要首先要注重自身對先進教育思想的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運用其中適應中國國情的一部分,做到循序漸進的改善,要讓大學英語翻譯這門課程真正得到改善,使學生的翻譯能力切實得到加強,要做到改善課程設置,改變教育方法,改變教育態度等,要讓學生切實改變自身的刻板思維模式,建立良好的翻譯思維,真正的運用到實際中來。
參考文獻:
[1]唐海琴.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延邊黨校學報,2015,31(2):112-115.
[2]王晨曦.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高等教育,2015,06:116-117.
[3]周影.論翻譯策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8(17):127.
[4]溫立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31(14):64-65.
[5]胡佳.淺析功能對等理論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 育研究,2015,(31):80-81.
[6]李蓓蓓.由英語四級考試改革引發的關于軍校英語翻譯教學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3(67).
[7]劉曉民,劉金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問題與對策[J].山東外語教學,2013(5).
[8]楊瑞玲.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狀與對策探析[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33(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