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軍+張其香+周致迎
【摘要】任職教育英語課程應該擔負起培養我軍官兵的國際素養的重要任務。但當前我軍任職教育院校的英語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難以擔負起提升學員國際素養的重任,對此應該以培養學員的國際素養為立足點,深化任職教育英語教學改革。
【關鍵詞】國際素養;任職教育;英語教學
當前,培養現代軍人的國際素養已成為加強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迫切需要。與此同時,我軍正在啟動軍事職業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任職教育英語課程應該擔負起培養我軍官兵的國際素養的重要任務。
一、我軍任職教育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目標與教學定位相對滯后
當前,我國的任職教育英語教學依然受到學歷教育教學思維的影響,重視學員語法、詞匯等語言基本技巧的習得,而忽視了培養學員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國際交流能力。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
從整體上看,我軍任職教育院校的英語課程設置主要還是綜合性的課程體系,雖然能夠滿足提升學員的英語口語、翻譯、閱讀、寫作等諸方面能力的需求,但是卻不能夠滿足培養學員的國際素養的要求。
(三)教材針對性不強
目前,我軍任職教育院校的英語教材要么采用全軍統一的教材,要么采用自編教材,雖然具有較強的軍事色彩和專業色彩,但是缺乏國際知識,教材編寫沒有做到科學選材、有效開發,無法適應培養學員國際素養的需要。
(四)教學評價機制不夠健全
教學評價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信息反饋、教學方法調整以及教學質量改進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目前我軍大部分院校依然采用傳統的考試模式,忽視和淡化了學員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對其國際文化知識的考核,不符合當前我軍提升官兵國際素養的基本需求。
二、軍事職業教育背景下任職教育英語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調整教學目標
當前,任職教育英語課程應該定位于培養學員的國際素養,主要包括培養學員的英語交流能力,拓展學員的國際知識,培養學員的國際意識和國際情懷。具體而言,一方面應該定位于培養學員的英語交流能力,主要包括專業英語交流能力、軍事英語交流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另一方面應該定位于培養學員的跨文化知識和國際知識,主要包括通過英語學習了解國際軍事交流的規則、國際文化習俗等。
(二)加強課程教學設計
以提升學員國際素養為核心的任職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在進行課程教學設計時,首先要對學員所需要的國際素養進行分析,理清學員崗位任職對國際素養的基本需求,以此制定科學有效的任職教育英語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然后以此為導向進行課程教學設計。同時,各院校在編寫教學大綱時應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專業教學要求。
(三)增強教材編寫的針對性
針對任職教育英語教材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必須結合我軍提升國際素養的現實需求積極探索科學的教材編寫理念。一方面,需要加大對英語教材編寫的研究力度;另一方面,還需要在教材編寫中加大軍事英語和專業英語的比重,提高學員的軍事英語和專業英語的交流能力。此外,在教材編寫中還需要滿足學員的多樣化學習需求,根據軍事職業教育改革的需要加強網絡自主學習教材的編寫研究,如可以積極編寫基于學生國際化意識培養的電子版教材,并上傳于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為學員的英語自主學習提供更多的素材。
(四)健全教學考核體系
當前,我軍院校的任職教育課程基本是以終結性的評估為主,忽視了對學員英語學習過程以及國際素養學習成果的考核,不太重視對學員的國際知識、文化知識、專業知識以及軍事知識等英語知識的考核。一些院校的英語考試題型在設計上存在很大的缺陷,不僅嚴重偏離了培養學員國際素養的基本方向,而且很多的考核內容并不能全面反映學員的國際素養,不但缺乏對軍事知識、國際文化知識等的考核,而且缺乏對學員口語技能、寫譯技能等英語交流技能的考核,從而導致學員在學習中依然存在大量的“聾子英語”“啞巴英語”現象,更不用說跨文化交際能力了。因此,以培養學員國際素養為核心的任職教育英語教學改革一方面應該增加過程性評價的比重,對學員的英語交流能力和國際知識進行全面測試,促進學員國際素養的逐步提升;另一方面還要改革英語測試的形式和題型,增強考核過程的有效性和目的性,著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思維能力和利用英語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五)加強國際知識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任職教育英語教學雖然基本能夠滿足學員通用英語的學習需求,但是卻缺乏跨文化交際教育,從而嚴重影響了學員的國際交流能力。由此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學員在國際交流中容易出現文化上的差異和沖突,從而可能會造成國際交流和合作的障礙或失敗。當前,我軍進行國際軍事交流和參與國際軍事行動的機會越來越多,因此,在任職教育英語教學中應該充分考慮到跨文化教學與語言交際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注重講授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思維習慣、生活習俗等知識,切實提高學員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六)重視教員隊伍的建設
一方面,應該努力提高任職教育英語教員的國際素養。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該創造機會使院校的英語教員能夠有計劃地參與國際軍事交流活動或參與執行國際軍事任務,增加英語教員的實際體驗。另一方面,應該努力提高英語教員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國際素養培養英語教材的能力以及進行國際素養培養教學模式改革創新的能力。此外,任職教育院校的英語教員在不斷積累自身專業學科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廣泛涉獵國際軍事、政治、經濟、歷史、人類和文化學的知識,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加快英語教學改革經驗的積累與整合,從而進一步強化開展以培養學員國際素養能力為核心的任職教育英語教學改革的能力。
(七)重視教學資源建設
在任職教育英語教學改革中,需要建設國際化教學資源庫,有針對性地培養學員的國際意識、國際情懷、國際知識以及國際能力。對此,一方面,要整合建設以培養國際素養為核心的教學資源,如跨文化交際、跨文化風俗禮儀、國際軍事交流、世界政治經濟等方面的英語文獻資料庫,使學員通過英語學習全面了解世界不同國家的文化禮儀,了解國際軍事交流和軍事合作的規則,了解當前世界的國際形勢。另一方面,院校還應該積極拓展“第二課堂”,通過邀請參與國際軍事交流與合作的現職軍人舉辦演講報告或者組織學員進行情景模擬,積極有效地培養學員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國際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推進以培養學員的國際素養為核心的任職教育英語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針對當前任職教育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從教學目標、課程設計、教材編寫、考核測試以及教員隊伍建設等全方位進行教學改革,增強任職教育英語教學在提升學員國際素養方面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參考文獻】
[1]束定芳.高等教育國際化與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和定位——德國高校英語授課學位課程及其啟示[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01):137-144.
[2]張為民,張文霞,劉梅華.通用英語教學轉向學術英語教學的探索——清華大學公外本科生英語教學改革設想[J].外語研究,2011(05):11-14.
[3]陸繼鳳.國際化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4(04):190-192.
[4]蔡基剛.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外語教學評價體系調整[J].外語電化教學,2013(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