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
【摘要】文章對自媒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得出了自媒體傳播的特點是:自媒體借助智能手機的普及使用,使得人們變成信息的生產者及傳播者;自媒體憑借其傳播廣泛的特點,使得人們微觀權力逐漸形成;自媒體傳播具有自下而上的特點,需協調政府監管和社會自治。
【關鍵詞】自媒體;傳播特點;自下而上
“自媒體 ”一詞最早由美國學者謝因·鮑曼(SHayne Bowman) 和 克里斯·威利斯(CHirs WILLis)釋義,經美國資深媒體人丹·吉爾默(Dan Gillmor)對自媒體特征進行描述,并用“我們即媒體”來做形象的表述后,自媒體一詞得到大家的認可。
自媒體平臺涉及廣泛,主要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貼吧、論壇/BBS等網絡社區。人們在交流中越來越多地使用自媒體,包括傳統媒體也開始關注自媒體的傳播渠道。自媒體傳播方式互動強,傳播主體大眾化,形式多樣,滲透多元價值觀,日益影響人們價值觀的形成。本文對自媒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的特點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自媒體借助智能手機的普及使用,使得人們變成信息的生產者及傳播者
2017年1月22日下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三十九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95億,占網民比達95.1%,增長率連續3年超過10%。而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的使用率均出現下降,手機不斷擠占其他個人上網設備的使用。手機上網的便利性,借由自媒體為人們提供了獨立的空間,人們不再是信息被動的接收者,而主動變成信息的生產者及傳播者,擁有了表達自我觀點的主動權。普通人可以很容易通過自媒體平臺發布消息、發表觀點,表達情緒,并能同其他社會成員實現實時互動,完成相互對話。在社會思想多元化發展的今天,自媒體傳播使得社會成員的話語權不斷增強,更凸顯他們的差異化和個性化。例如papi醬的自媒體欄目作品在騰訊視頻、秒拍、愛奇藝、優酷、Bilibili、Acfun均有覆蓋。在公開渠道上可追溯的累計播放量共計7.35億次,在秒拍上的累計播放量共計3.8億次。papi醬的自制欄目有如此大的收看觀眾在于它以個性化方式來表達自我觀點,它通過自媒體展示它對社會事件的觀點和態度。
人人都可以發布信息的同時,傳統媒體也關注各個地區自媒體的影響力。上海社會科學院發布《上海自媒體發展報告》,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研究員呂鵬介紹上海自媒體的發展特征和人群特點:自媒體多,影響力小;軟內容多,硬內容少;非專業人多,專業人少;營利較差,歸屬感弱;類型聚集,形式較少;思維活躍,價值多元。從上海的研究來看,自媒體使用廣泛并不代表它已成為主流媒體,其影響力容易產生但是持續時間不長,有曇花一現的感覺。
二、自媒體憑借其傳播廣泛的特點,使得人們微觀權力逐漸形成
“微觀權力”是權力理論家福柯提出的,他認為“權力從未確定位置,它從不在某些人手中,從不像財產或財富那樣被占為己有”。國家在意識形態宣傳中,應關注社會自媒體在傳播價值觀中的影響。近代以來,隨著世界民主化進程的加速,社會公眾渴望被關注,渴望自身訴求被傾聽,借助自媒體技術的發展,人們參與社會生活的渠道更多,他們可以表達民情民意甚而影響政府公眾決策,從而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人們利用自媒體平臺使對社會事件的介紹、自我觀點變得微型化,對自己關注的事件給予轉發、評論,“微評論”不斷“蓋樓”并成為熱點話題,最終成為代表廣大民意的觀點被政府重視而加以介入和回應。通過這樣的傳播途徑,民眾慢慢形成他們的微觀權力。當前,一些社會精英通過公眾號、微博等個人網絡空間發布具有影響力的觀點,廣大普通群眾通過對熱點事件、重要言論、流行話語的關注和轉發,使得微博、論壇等具有明顯裂變特征,不斷推動事件產生輿論影響。
例如,我國經濟學教授王福重所開的微博粉絲數量達85萬,他在政府最近的個稅改革中提出較為個人化的解讀,他認為應該取消個稅,政府以別的方式獲得此項收入。觀點一出便引發大家的討論及思考。暫且不說王教授的觀點是否科學,但民眾因此開始更關注個稅常識。從這個角度來看,自媒體的正向傳播有利于加強個體對社會各項事業的關注,提高其參與度。王教授通過自媒體平臺,形成了他在粉絲心目中的微權力,他能夠影響喜歡他的觀點的收聽群體。
三、自媒體傳播自下而上的特點,使得傳播無方向,需協調政府監管和社會自治
自媒體信息發起及傳播者來自社會大眾,具有自下而上的特點,他們通過自媒體營造了一個網絡公共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人們可以充分表達他們的訴求和意愿,由于是匿名的方式,個體一旦擁有了話語權,由于缺乏相應的法律和道德約束的強制,自媒體可能會演變為個體發泄憤怒的渠道。有學者指出:“回顧新媒體的發展歷程可見,從論壇時代的意見領袖到博客時代的網上公知到微博時代的草根暴民,新媒體意見表達可謂經歷了對輿論的引導到網絡謠言四起,如自2010年以來的‘金庸被去世等新媒體事件的發生和2013年一些著名網絡大V的被拘便說明網絡話語表達存在的問題已初現端倪 。”
自媒體環境下,要使得人民充分表達自我話語權,政府要有所作為,針對信息發布平臺良莠不齊的情況進行監管,及時出臺相關法律規范各主體權利與義務。政府應重視社會自治,發揮基層社會組織的作用。有效的社會組織的管理,可避免政府決策失誤的擴大,也可使社會個體在社會組織中加強理性思考,提高自律能力,有序參加社會公共決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例如,由上海市委統戰部、上海市委網信辦指導,人民網上海頻道和上海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主辦,“2016上海自媒體正能量傳播十大案例”揭曉,獲獎的案例分別是:《這一年,我們應該感謝哪些人》《零下6度,上海街頭出現驚人一幕》《從一塊粢飯糕做起,這群不服老的70后勵志要做上海點心的“中式星巴克”》《首發!上海版〈南山南〉,我把上海唱給你聽》《厲害了大上海!16個鄉鎮將被“國家命名”!快看看有你家鄉沒?》《重磅消息!上海又被國家委以重任!》 《這位94歲的上海傳奇女性,連周恩來都曾夸贊過她的美》 《松江版〈好想你〉,我把松江唱給你聽!》 《胖老外上海話吐槽魔都桑拿天,笑著笑著就哭了》 《上海各醫院自制的“明星藥”,物美價廉,果斷收藏》。這十大案例范圍大到地方政策,小到居民生活小事,當大家看到這些由上海市民自創的案例時,感到無比親切,感嘆上海變化的迅速,喜歡上海地方文化,對于政府政策實施的獲得感在增強。自媒體運用恰當,能促進社會和諧。
【參考文獻】
[1]【法】米歇爾·福柯.必須保衛社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季衛兵.從福柯微觀權力觀點看自媒體的話語傳播[J].學術論壇,2013,36(03):86-90.
[3]向長艷.自媒體語境下受眾話語權的理性建構——基于自媒體傳播的公共視角[J].學術論壇,2015,38(08):12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