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翁彧
【摘要】被稱為第五代媒體的互聯網、手機等新媒體的出現為教育的發展 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為藏區農村遠程教育的推進得以迅速發展,但在實踐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遠程教育工作者引起思考。
【關鍵詞】新媒體 藏區中小學教育 遠程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031-01
一、少數民族地區遠程教育釋義
遠程教育計算機遠程教育,又被叫做遠程教育或者遠距離教學,它打破時空上的限制,充分利用互聯網以及電視等媒體傳播型教學形式,與傳統課堂式教學模式有所區別。近年來,隨著MOOCs為代表的在線教育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如何為學習者提供高質量的在線學習成為國內外所有研究者和實踐者密切關注的問題。2003年9月,國務院召開了全國農村教育工作會議,下發《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決定》明確提出“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促進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和效益。”在此背景下,遠程教育在少數民族地區得以推行,成為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有史以來最為深刻的變革之一,它的全面推行為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以及促進教育公平和實現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都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二、藏區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發展
藏族作為我國人口數量排名第九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較為落后,要想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雖然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西部大開發以來,藏區的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教學資源不斷豐富,教學質量與教育水平大大提高。但藏區教育起步晚、底子薄,發展存在一些特殊的困難和問題,而且受歷史、自然條件、經濟等各種因素的長期制約和影響,藏區教育發展水平較為落后的局面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扭轉,教育發展水平整體上還較為落后。近年來,甘南藏族自治州先后開展和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示范項目”、“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試點項目”、“中歐甘肅基礎教育項目”等一系列現代遠程教育項目,極大地促進了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作為一個有一定遠程教育實際推行經驗的地區,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遠程教育推行狀況能夠較為客觀的反映出我國藏區在推行遠程教育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取得的成績。因此對甘南藏族自治州遠程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方案,對于實現中小學教育平等,全面提升藏區中小學教育水平有重要意義。
三、甘南藏族自治州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概況
甘南藏族自治州,由七縣一市99個鄉鎮組成,是甘肅省少數民族地區的典型代表。2011年底,“兩基”工作如期通過國家驗收,成為甘南州教育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政策的支持使得現代教育的發展取得了良好進展。截至目前,甘南州有各級各類學校481所,其中小學 439 所(含25個教學點),普通中學42 所(九年制15所、初級中學7所、完全中學15所、高級中學5所),職中2所,中專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共11.6 萬人。全州教職工達到11988 名,其中專任教師10901 名。實行藏漢雙語教學的中小學143所,占全州中小學數的31.22%,實行藏漢雙語教學的中小學生 5.1萬人。全州共有校園網85個、計算機教室259 個(生用計算機8606 臺),共有計算機12283 臺(含衛星接收計算機和其他辦公用機等),生機比13: 1,其中小學為13:1、初中17: 1、高中11: 1;接入互聯網的中小學有 256 所;班班通多媒體教室1494 個,其中交互式白板教室946個,“班班通”建設覆蓋率達到50%以上。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各“農遠工程”進入應用期后,獲得可喜成效的同時,兩方面的問題也開始逐步凸顯:
(一)教師總量不足與整體素質不高:由于甘南州地處“老、少、邊、窮”地區,經濟發展滯后,自然環境惡劣,加之高原缺氧,很難吸引優秀的教育人才在當地執教。甘南州教師學歷普遍不高且缺乏再教育,教師數量嚴重不足,且師資不平衡,教師任務繁重。甘南州教師普遍缺乏對信息技術的了解與掌握,加之學校幾乎沒有專業的遠程教育技術人員,“半路出家”的其他學科教師或學校管理人員普遍對計算機的操作不熟練,在設備維護技術上存在很多問題,導致部分學校遠程教育設備的閑置、教學資源的浪費。教師短缺、教學任務繁重、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薄弱、教師基本信息素養偏低以及各中小學校基礎設施維護技術支持較為薄弱,這些都制約著甘南州遠程教育的正常開展。
(二)缺少優質的教育資源:甘南藏族自治州現有的遠程教育資源共有四類分別是:國家級遠程教育資源、省級遠程教育資源、甘南州遠程教育資源以及校級資源,看似種類數量繁多的現有資源卻并沒有得到當地教師的認可,大多數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只是偶爾使用甚至從來不用遠程教育資源。可以歸結為如下三個方面:
1.現有遠程教育資源本身質量不盡如人意
甘南州電教館和各學校的資源開發能力較弱,教師的資源開發水平較低,甘南州各學校的軟件資源獲取方式主要通過項目配套的教學光盤和通過衛星下載,而很多學校由于師資、技術、設備等問題無法正常利用衛星接收下載教學資源,即使正常下載也無法用于教學。且現有資源里,文字類資源較多而動畫、視頻類資源較少,內容形式較為單一,資源學科分布不均衡,資源覆蓋面狹窄。
2.缺乏民族語言類教育資源
甘南州根據不同語言環境,確定和實行兩種教學類型:一種以藏語文為主, 簡稱“藏為主”,這種模式學校主要設在純藏語社區;另一種以漢語文為主,簡稱“漢為主”,這類學校主要設在藏漢雜居區或通用漢語的鄉鎮。目前甘南州民 族語言類教育資源建設基本處于空白,基本沒有適用于民族教育的遠程教育資源,尤其是在藏漢雙語教學的學校民族信息化教學資源極缺。“以藏為主”的學校雖然可以接收到遠程教育資源,但是這些資源大多是非民族語言類教育資源,因此,在這些學校資源浪費與資源不足的現象同時存在。
3.資源與現用教材不統一
國家開發的遠程教育資源主要是針對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教材,而甘南州各中小學校現用教材,特別是小學英語和信息技術教材,版本可謂“五花八門”,致使很多學校接收到的資源與使用的教材不配套。在“以藏為主”的學校,藏語文和漢語文使用五省區協編教材,其余各學科教材自普通類教材翻譯而來,翻譯需要有一個過程,因此和普通類教材相比,在內容和版本上始終“慢三拍”,往往落后三至五年。這些都導致教師對遠程教育資源滿意度較低,遠程教育資源利用率不高,教師對遠程教育資源越來越疏遠。
四、結語
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是甘南州這樣的少數民族地區基礎教育有史以來最為深刻的變革之一,它承載著少數民族地區人們很多的期望。在當前少數民族地區各遠程教育項目進入應用期各種問題開始凸顯時,我們需要思考,少數民族地區需要什么樣的遠程教育,給予民族地區人們所需要的遠程教育,才能保證民族地區遠程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志軍.國際遠程教育教學交互理論研究脈絡及新進展[J].開放教育研 究,2015,(02)
[2]梁亮平.藏族聚居區內藏漢雙語網絡教育資源建設現狀與應用研究[D]. 西藏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