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月
【摘要】英語是小學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基礎學科之一。作為學生學習的第二語言,需要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開展教學,由此才能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有效教學目標。通過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可滿足學生全面發展需求,更重要是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本文則從創設英語課堂情境、開展有趣課堂游戲教學以及培養學生英語文化意識等分析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望給予英語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32-01
一、創設英語課堂教學情境 活躍學生英語思維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課程,語言交際性特點決定英語教學需要學生參與其中,從而形成良好的交際能力。一般學生在參與型課堂教學中會產生較強的學習動機,會主動和教師以及其他同學展開交流,所以只有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才能促使其真正成為課堂主體。例如在學習“Family”時,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家中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照片帶入學校,之后在課堂上分為若干小組進行練習,向組內每個成員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開頭可說“This is my…”,通過給予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此外想象力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鍛煉學生想象力可創設相應的情境,引導學生調用大腦中已有表象創新全新的形象。以“Clothes”一課為例,英語教師可創設商場導購員為顧客搭配衣服情境,學生可根據想象力為顧客挑選衣物顏色,當學生熟知和掌握衣服以及顏色的相關英語單詞后就可根據穿衣人操練句型,發揮學生想象力,活躍學生英語思維。
二、開展有趣課堂游戲教學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課堂游戲即教師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及結合教學目標開展有趣的游戲課堂,目的在于鍛煉學生語言能力。教師在設計游戲時可兼顧學生心理、年齡、學習認知,應讓學生對教師設置的游戲產生興趣。例如在詞匯學習中,教師可運用游戲活動以直觀形式展現枯燥單一的英語詞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常見的游戲如猜謎語,猜的謎底即所學單詞,教師可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筆寫出“book”單詞,并回過身對學生說“book,book 真美麗,天天上課不離手,所有知識在面,請你猜猜它是誰?”,學生聽過謎語后立即被調動積極性猜測,英語教師可邀請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猜測謎底,最終引出“book”漢語含義。再例如學習語法,是學生交際能力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而言,語法學習是枯燥抽象的,教師同樣可借助游戲法使語法教學變得更生動有趣。例如在學習“I would like……”句型時設計“超市導購員”游戲,先將事前準備好的香蕉、蘋果、鋼筆、書、格尺、梨等物品放在講桌上,之后告訴大家,這是一家百貨商店,如果想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需要說出“I would like…”,學生在游戲中反復學習這一句型,既能活躍課堂氣氛,也能提高教學效率。
三、培養學生英語文化意識 拓展學生交際視野
語言既是人類交流工具,也是文化載體。不同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也逐漸形成不同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語言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及時告知學生中西方文化背景,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只有當學生真正體驗異國文化才能更好地在交流中使用。首先可利用班級教室展示墻對文化開展文化熏陶;一般學生主要學習和游戲場所為教室,教師就可帶領學生在課余時間制作各個國家的國旗并粘貼到教室中的各個角落,而學生在制作過程中也了解到不同國家文化?;蛘哂⒄Z教師帶領學生做如“On the farm”、“Four seasons”、“My body”等不同話題手抄報。雖然現在很多小學在學生剛入學時就開設英語課程,然而和語文、數學等課程相比時間有限,再加上學校英語教師有限,教授的班級較多,單獨開展輔導難度大,因此就可充分利用圖書閱覽室才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一定程度還能為學生提供英語文化材料,豐富學生業余生活。通常學校圖書閱覽室分為一二年級、三四年級以及五六年級三個階段,針對不同階段可準備“英語小書蟲”、“英語韻律詩誦讀”、“英文小學版”等材料,可讓學生自主閱讀和自由選擇,促使學生接觸課堂教學中無法了解文化,增強學生英語文化素養。
四、結語
總之,英語是小學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開展有效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而教師在此過程中則需做好組織者和引導者角色,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課堂效果,真正實現英語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曹媛媛.小學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4):529.
[2]周垚.新課標下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 201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