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
摘要:問題是開啟智慧的鑰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以此來加強學生的思辨能力,為學生的學習做好鋪墊。而問題情境的創立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師需要創立各種形式的問題情境才能夠更加有效地帶動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以這種形式進行教學能夠使得課堂的效率不斷提高。所以本文針對初中數學的問題情境創設的類型進行詳細說明。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情境;創設
一、創立現實化的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的創立應該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發展,教師應該要把教材內容充分與現實相結合,為學生創立出更多的實際性和現實性的問題,學生基于這些問題去思考和學習才會更加有意義。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的“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立現實化的問題情境。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建筑、廣告牌、標志等一切與圖形有關的東西,讓學生從中去發現這些圖形存在的共同特點以及不同之處,并且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比如:“在所看到的圖形中,哪些符合‘軸對稱圖形的特點、這些圖形的對稱軸是什么……”這些問題就是教師可以為學生創立的。學生在教師所提的問題范圍中去自己觀察和思考,得出相關的結論,從而對“軸對稱圖形”有了一定的認識,既掌握了知識的要點,又對生活現實問題進行了解答,提高了自己的認知能力。
還比如在學習蘇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中的“普查與抽樣調查”這個內容時,教師同樣可以為學生設立現實化的問題情境。比如可以問學生:“在我們的生活周圍,比如超市、菜場,里面都有賣蔬菜和肉類食物,但是為什么兩者的差價會這么大呢?你們能否去調查一下,選出其中幾樣蔬菜和肉類食物,記錄下各自的價格,最后進行比較。”學生們在這個情境中就可以需要深入超市和菜場這兩個環境進行普查和抽樣調查。所以這種形式問題情境就充分結合了生活現實中的問題,并且超市和菜場也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環境,他們在進行抽樣調查和記錄時也會更加容易,得出的結論也為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促進他們在生活中進一步地去觀察和總結。
二、問題情境需要體現出學生的主動性
教師進行問題情境創立時還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參與,在教師的問題情境設立下學生應該要去主動思考,并且能夠根據教師的問題來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才能夠體現出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在教師設立的范圍內進行問題的分析,然后自己總結,最后對教師再次提出自己總結后的問題,這一整個過程就是學生主動性的體現。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下冊“反比例函數”時,教師可以同樣先為學生設立好問題情境,比如讓學生針對時間、路程、速度這幾個量來進行分析,總結出其中存在的反比例函數關系。學生很容易總結出其中存在的反比例關系,如:當路程一定時,時間和速度成反比。而這個分析也會存在著漏洞,學生從中也會找出疑問,比如當路程一定時,時間和速度并不一定成反比,因為速度是變化著的,當速度有改變的時候,這個反比例關系就不會存在了,所以這個問題的設置存在著漏洞。學生在這樣的思考下,對教師的題設提出質疑,表現出了學生的主動性。
還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這個內容的學習,教師可以回避課本,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如何去判定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這樣的問題情境就需要學生激發自己的能動性,積極去觀察和發現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在觀察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平行四邊形只要滿足兩對邊平行且相等就能夠構成平行四邊形了,所以這就是判定的結論之一。學生在考慮時也可能會提到矩形、正方形等圖形也具備著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因此這樣的圖形也可以稱作平行四邊形。這樣的結論也是對知識的總結,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所以教師問題情境的創立還要把學生的主動性充分體現出來。
三、讓問題成為學習的起點
在很多情況下,問題都是學習和探究的根源,因為只有當我們腦海里存有疑問時,才會有動力去解決問題。所以在教學上,教師也要注重問題的價值,讓學生的學習從問題開始,讓問題成為學生學習的起點。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初中數學“抽簽方法合理嗎”這個內容時,這個知識涉及到概率問題,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可以讓學生根據這個內容來進行試驗,針對“抽簽方法合理嗎”這個問題進行證明。學生可以用小紙片作為簽,在上面寫上每個同學的名字,并且記錄下名字為兩個字、三個字的人數,統計出這兩種名字的概率。然后學生們進行抽簽,比如規定在十次抽簽的次數中分別記錄下兩個字、三個字名字的概率,最后結合之前統計的全班兩字、三字名字的概率來進行分析和總結。這個過程就是一種從問題出發的學習方式,學生根據課題的問題來進行分析和總結就是一種合理的學習方式,不僅加強了對教材知識的應用,也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也是問題情境所體現出的效果。
綜上而言,問題情境的創立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必須要在一種接近生活實際的學習中才能夠發揮自己的學習動力。教師也要主動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問題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成為學習的開始。這樣,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才會不斷增強,課堂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才會不斷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