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蘭獻
【摘 要】本文針對中職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游離”現狀,分析出現該現象的原因,并探尋優化中職英語教學的三項策略,以期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關鍵詞】中職生 英語課堂 快樂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5B-0015-02
中職生難教、難管,是一個常困擾中職教師的問題。盡管學校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但仍有一部分學生是“人在曹營心在漢”,學生坐在教室內并不是認真聽老師講課,而是自顧自地做著與講課內容無關的事情。學生的這種表現不僅影響教師的授課情緒與教學質量,也影響學生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的提高。該現狀需要教師引起足夠的關注與重視。
一、中職生“游離”英語課堂的現狀及其成因分析
(一)現狀。中職生英語水平偏低,學習目的不明確,且缺乏自信。部分中職生認為,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對所學專業及就業沒有多大作用,可學可不學,只要學好專業課就行了。這種“英語無用論”的錯誤思想,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英語課堂的排斥心理。他們在英語課堂上的種種表現令人擔擾,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參與課堂活動,不完成作業,厭學情緒強烈。筆者認為,很有必要對這群被忽視的“游離者”進行研究,從而幫助學生克服學習英語的障礙。
(二)成因。一是教學內容陳舊。英語基礎課在中職學校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基礎課教師以一種敷衍的態度對待英語教學,對教材內容缺乏鉆研,不更新備課內容,多年使用同一教案,課堂教學內容過于陳舊,所講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脫節,相當一部分內容沒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將來的職場活動相結合,難以實現知識的情境遷移,也很難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于課堂教學內容陳舊、滯后,許多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學習興趣。
二是教學方法單一。通過對我校2011 級會計、2012 級學前教育這兩個專業班級學生的抽樣調查顯示,部分同學反映英語課堂沒有吸引力,老師上課的形式不夠靈活,老師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枯燥無味,課堂氣氛過于沉悶。學生普遍認為教師過于注重知識傳授而輕視了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教師的教學方式不能與時俱進,師生在課堂上的交流少,不能激發學習興趣。
二、優化中職英語教學的三種策略
(一)整合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作為中職學校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其教學內容是以職業教育對文化課的要求為原則,即以“夠用”為原則。但一直以來,英語課大多采用“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的授課方式,教學效果不理想,出現了“學生厭學,老師怕教”的尷尬局面。要想有效發揮英語課的功能,老師首先要摒棄“教學內容就是教材”的想法,結合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做到兩個“滿足”:即滿足就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滿足職業生涯后續發展所需的學習能力,達到該目標需要做到:第一,教學內容的選擇求用不求全,英語課既要服務于學生的專業課,又要為學生后續發展打下基礎。英語課應遵循“用得上”“學得會”原則,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地教授教材,就偏離了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因此,教師要結合中職生的英語水平,密切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有選擇性地講授知識,注重所教內容能在現實中用得著、用著上,讓學生能夠從中受益,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教學內容與專業課要有機結合,英語課既要發揮文化課的本體作用,又要服務專業課,為專業課提供相應的文化基礎知識和能力。如此,教師要根據不同專業,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如以物流專業為例,教師可以結合物流行業所需的英語專業知識,結合崗位所需,把英語知識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發揮英語課的服務功能。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中職生是一群特殊的群體,學習主動性及自律性較差,“教師津津有味地講,學生被動地聽”這種傳統的講授方式,只會使學生學習更被動,教學效果更低效。中職英語課應改革教學方法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采用情景教學法。中職英語教材各單元的學習主要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可以以單元主題為中心,創設情景,讓學生親臨其境,通過英語用語來掌握知識。如在講授第 6 單元 Whats for Dinner?這一章節時,模擬餐廳就餐的服務場景,由一位同學扮演服務員,兩位學生扮演客人,老師扮演餐廳經理,模擬點餐,從而練習餐廳服務的常用句型。如常用的典型句子:(1)Welcome to our restaurant!(2)What can I do for you?(3)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再如,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愿學、樂學,同時降低一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恐懼感。
(三)融洽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樂學度。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保持輕松的心情,從而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焦慮感。教師走進英語課堂時應親切開朗、自信大方,同時向學生輸送“學英語,要大膽”的思想意識,鼓勵學生不怕犯錯。同時,可以通過互動游戲營造快樂課堂。游戲與學習英語相結合,讓學生在玩中做,在樂中學,在歡快的情境中學習英語知識。如英語單詞接龍、詞中有詞、Bingo(賓狗)、Simon says(西蒙說)等。以Simon says游戲為例:Simon says,touch your head/ear/eye…通過游戲互動,讓學生對聽到的英語單詞作出快速反應,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此外,還可以借助激勵教育方法,激發學習熱情。有“游離”表現的學生英語基礎通常較差,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沒有學習動力。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采取獎勵激勵機制,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他們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也可以通過小組競爭激勵機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作為一名中職英語教師,教師要用真心去了解學生、關愛學生、相信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用真心呵護學生、善待學生,幫助學生真正“完整”地回歸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劉建芹,孫菊如.大學生隱性逃課現象的新思考[J].邢臺學院學報,2010(3)
[2]林 芳.中職學校“隱性輟學”學生的激勵教育策略[J].職業技術教育,2011(8)
【基金項目】2016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立項項目“基于走班制的中職英語教學改革實踐與研究”(GXZZJG2016A011);2016年度欽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學教研的中職基礎課教師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研究——以英語、數學教師為例”(2016B018)。
(責編 周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