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金



摘要:我國現階段普遍采用的合理低價評標法的核心是報價合理性地評審,即在保證不低于成本價的基礎上低價中標。然而,在實際的評標過程中,由于造價成本信息在招投標雙方間的嚴重不對稱,致使低價的“合理”性,以及“成本水平”的判斷依然缺乏客觀科學評判標準。本文基于建設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理論總結合理低價的各類影響因素,并結合價值工程理論建立了多目標決策模型。實例分析驗證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Abstract: The general approach adopted in China is reasonable low price evaluation method. It is a very essence of the reasonable low price judge,that means reasonable low price over cost. Nevertheles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judgment on rationality of low price and cost level is still lacking objective and scientific assessment, owing to the cost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both bidding sides. In this paper, summariz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asonable low pri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ife cycle cost control, and then combining with the value engineering theory, it provides a multi-objective decision model.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is provided to validate the model's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關鍵詞:多目標決策模型;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價值工程;模糊綜合評價法;層次分析法;最大偏差法
Key words: multi-objective decision model;life cycle cost control;value engineering;fuzzy evaluation method;AHP;maximum deviations method
中圖分類號:TU7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24-0070-04
0 引言
目前,在我國主要有兩種評標方法,分別是綜合評議法、合理低價評標法。其中,合理低價評標法是國際通行的評標方法,是指各投標人根據招標文件規定,在不低于企業成本的前提下進行工程量清單報價,以滿足業主基本要求且報價最低者為中標人的評標方法。然而,如何判斷出投標人報價是否低于成本一直都是合理低價評標法有待解決的難題。當前采用合理低價評標法進行建設工程項目評標時主要依據以下幾種辦法:
運用區間估計理論的合理范圍內最低價中標法。將所有有效投標報價的平均值作為基準價,并依據招標人設置的一個上限和下限價格作為合理范圍區間。如果投標人的報價在這個區間范圍內,該投標人的報價即被認為是合理的。然而,采用該辦法很有可能導致那些擁有先進技術水平和設備但投標報價較高的投標人失去中標機會,從而阻礙先進技術在建設工程中的發展和應用。
量化評價指標法。即對每一個評價指標進行量化,然后計算出所有有效報價的平均值,選擇較低的平均值作為基準價。再通過測量各投標人報價與基準價的接近程度來對商務標進行評分。最后將各投標人的商務標與技術標的評分相加,選擇得分最高者為中標候選人。然而,該方法不能保證那些有效的報價都是合理的報價,所以,依據所有有效報價計算出的平均值確定的基準價是不可靠的。尤其是應用于那些缺乏競爭的建設項目更應謹慎。
詢問法。即在評標時由評標委員會直接通過詢問投標人的報價、定額、經驗和財務數據,并以此作為評標的要點準則來對投標人進行評估。只要投標人能夠證明他們的投標報價不低于成本,則認為該投標報價合理。然而,由于該方法過度依賴于評標人的經驗和主觀判斷,所以不適用于那些對施工技術有較高要求的大型建設工程項目。
最大偏差法。通過對投標報價各部分的權重計算來近似地找出合理低價。然而這種方法忽略了技術標的重要性。此外,對于考慮技術標的重要性,并能在特定約束條件下較好地反映項目業主的偏好的數據包絡分析法,由于依然有一些其他主要的具體限制如在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沒有被考慮到,因而存在一定不可靠性。
通過分析,本文充分考慮上述方法的不足,并基于全壽命周期成本控制建立多目標決策模型,以期能夠有效地評選出最優的合理低價投標人。
1 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合理低價影響因素分析
從業主角度來看,合理低價的真正意義在于它是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業主投資價值的投標報價。因此,合理低價應充分考慮的因素如圖1所示。
誠然,對各投標人評估的關鍵因素是投標報價,但一些可能存在或出現的風險也不能被忽視,否則單純地考慮投標報價對于合理低價評標將失去意義。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理論,那些影響投標報價的主要直接和間接因素也應該被考慮如表1所示。
通過對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的合理低價影響因素分析,總結出四個主要因素如圖2所示。
2 建立多目標決策模型
2.1 模型假設
①工程項目的招投標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進行;
②遵循招標文件中規避風險的若干規定;
③分部工程量可能出現較多改變。
根據上述討論,最優合理低價中標人的選擇應充分考慮四項目標,即最能充分實現項目目標、最低的報價、最小的不平衡報價風險及最優的綜合條件。
2.2 目標的數學描述
2.2.1 最能充分實現項目目標
招標人評價投標人實現項目目標的水平因素:成本、質量、進度。因為這些因素屬于模糊因素,所以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來對投標人實現項目目標的水平進行評估。首先,建立評價因素集式(1);其次,建立評判集式(2)。
該模型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理論結合價值工程理論,并引入不平衡報價風險,能夠真實地反映投標人的綜合實力,能夠有效避免那些擁有先進技術但因報價較高而投標失敗的現象發生。同時,相比量化評價指標法,該模型能夠有效防止由于市場過度競爭而產生的投標報價低于成本現象發生。另外,該方法也減少了出現在詢問法中由于無經驗的主觀判斷引起的評標錯誤。
3 案例研究
以某河治理工程為例,來證明該模型的實用性。有4個承包商參加第二標段投標,招標人限制可接受的不平衡報價范圍為[si(1-10%),si(1+10%)]。對每個投標人的評價參數進行分析如下。
首先,基于評判集評估每個因素,建立模糊矩陣,并結合價值工程對數據進行分析見表2。
由此可見,當j=1時,Z=0.6690。該結果可以看出投標人A既不是報價最低者,也不是最能充分實現項目目標者,但A符合成本效益,且其不平衡報價風險在可接受范圍內,意味著對業主成本控制的影響較小。A在各方面都有很強的實力,能夠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滿足業主的要求,故推薦A為中標候選人。
4 結論
多目標決策模型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結合價值工程理論,采用模糊綜合分析法及AHP分析法,并在模型中考慮了不平衡報價的風險,能夠有效防止業主成本管理失控的同時有效避免低于成本價中標、惡意圍標、技術先進報價較高者投標失敗等現象的方式。但由于模型包含了較多的不確定性因素,所以對于競爭激烈的招標項目在計算上將會非常復雜。在未來研究中希望能有所改進。
參考文獻:
[1]周清.淺析合理低價中標法[J].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2007(03).
[2]王森波,孫賢林.試論工程招投標中合理低價問題[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4(02).
[3]郭文明,相景麗,肖凱生.群組AHP權重系數的確定[J].華北工學院學報,2000(02).
[4]Shared decision-making-transferring research into practice: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James G. Dolan.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08.
[5]劉婷婷,韓玉啟,李新.關于層次分析法(AHP)的應用[J].機械管理開發,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