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玉佩+冷炎
【摘 要】隨著傳媒行業的快速發展,新媒體、自媒體等媒介形態迅速興起,成為除了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之外另一種媒介新興力量。媒介環境改變了傳播的形式,我國從單一的媒體逐漸走向多媒體的融合發展,信息傳播的平臺也越來越多。面對這樣的媒介變化,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的發展則成了共同關注的話題。融媒體時代,主持人如何應對挑戰和改變,如何提高自身的素養以及提升發展空間成了本論文研究的重點內容,本文對主持人未來發展策略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融媒體;主持人;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J9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130-02
一、融媒環境下主持人現狀
融媒體時代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充分融合,在內容、媒體運營、技術傳輸等方面進行整合,從而衍生出一個全新的媒介業態,實現媒介的共同發展。主持人在融媒時代,不單是將節目音視頻傳播到多個媒體平臺上,還要能適應這樣的融媒時代,創新節目的內容,創新主持人的主持形式,充分發揮主持人在節目中的作用。
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時效性不強、傳播方式單一、互動性差異及傳播空間相對狹窄等弱點明顯。傳統媒體具有政治及社會屬性占據主導地位,具有較強的社會價值,同時能更好地引導受眾的價值觀。因此傳統媒體傳播的內容更加嚴肅、監管更加嚴格。不像新媒體在內容的選擇上更為廣泛,影響著傳統媒體的發展,觀眾更易于接受。
我國播音事業的發展之初,第一代播音員的形象是端莊大方,聲音高亢洪亮,具有那個時代的鮮明特點,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傳統的規范性的形象、播音風格一直占據著主要地位。當新媒體誕生之時,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開始得到了巨大的改變,主持人的形象也開始發生著改變,從原來的一板一眼逐漸轉變為更具有親和力、形象更加活潑,更易于觀眾所接受。在這樣的媒體環境下,主持人的主持風格、特點、個性已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主持人如一味地保持原有的主持風格,將無法在原始的節目中保持良好的收視率。
二、媒介發展與職業功能訴求
“這是一個媒介遷徙的時代,這是一個人類社會生活交往空間借由網絡急劇延展的時代,這是一個媒介邊界不斷消融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北京電視臺新媒體發展中心的蔣主任在進行關于大媒體時代的演講時所說的一句話。但是,從這樣的話語中也同樣能夠感受到作為媒體人所意識到的媒介發生的轉變,以及轉變中全媒體時代新聞媒介的變化。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也意味著一個全新的新聞媒介正在到來,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帶給人們全新的新聞媒介形式。從國際的發展趨勢來看,互聯網正在逐漸地改變著新聞業的所有元素,產生了競爭。在中國,傳統媒體受到了新媒體的沖擊,一部分人已經逐漸地從傳統媒體過渡到了新媒體。由于網絡的特殊性、寬容度極高、方便快捷,使得更多的人們愿意選擇互聯網這種方式進行新聞信息的攫取。同時,人們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人們大塊進行閱讀新聞信息的時間越來越少,時間上已經呈現了較為零碎的現象,只有通過互聯網這種全新的模式,可以隨時隨地地去選擇和閱讀自身喜歡的內容。然而,這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已經造成了極大的困惑和危機。很多的家庭,會購買電視,但是卻很少會打開電視去觀看,很多的電視劇、電視節目通過網絡的搜索可以進行下載觀看,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收看。這對于觀眾而言符合了他們現如今生活的需求。
大數據時代發展下技術的不斷進步,促進了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進而產生了媒介形式的多樣化。也正是現如今人們所接觸的媒介形式的多樣化,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而對信息的傳播、頻道內容的制作逐漸呈現專業化的趨勢。隨著媒介的不斷發展,對主持人的職業訴求也就越來越高,要求主持人能夠全面、全新地發展。主持人可以充分地彰顯個性,個性的施展體現在主持形式的多樣化、內容注重層次化、媒體角色多樣化等個性特點。與此同時,正是因為主持人在融媒體時代下能夠充分地彰顯個性,又能夠對所傳播內容進行了合理的傳播,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呈現不同的媒介信息,以此真正地打造品牌主持人和品牌節目。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正是媒介形態交互融合的時代,是數字媒介技術消融媒體邊界的時代,同樣也是受眾媒體接觸習慣逐漸改變的時代。那么,在這樣一個媒介融合的時代,使得全媒體在受眾上逐漸變得細節化、分眾化,內容具有深度化、層次化。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正是在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的前提下產生的,全媒體時代也改變了傳統媒介各個行業的發展之路,也逐漸改變了傳統媒體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和困難,使得傳統意義上的媒介之間的界限逐漸消融。互聯網技術的革新和發展,使得全新的技術能夠及時有效地滲透和應用于傳統媒體、新媒體的各個領域之中,使得技術得以發展融合,也影響著受眾對接受信息的方式、內容、受眾參與的程度進行著改變。受眾參與度的大大提升,提高了主持人與受眾的互動,受眾互動的提高能讓主持人和制作人及時地了解到節目制作的內容、觀眾的喜好,能夠更好地制作出符合大眾審美情趣的內容。
三、媒介融合下主持人發展應對策略
媒介融合環境下對主持人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和挑戰,主持人在媒介融合環境下的發展應對策略則要能夠樹立新媒體思想,能真正意識到新媒體傳播的技術以及如何應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隨著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我們迎來了全媒體時代。主持人要能運用大數據思維對信息進行恰當的處理,對主持人而言,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線上線下的網絡制作,都給主持人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和挑戰。
盡管現如今眾多的主持人已經意識到新媒體對其所帶來的沖擊,并且伴隨著新媒體的產生,衍生出越來越多的新媒體主持人,而這些主持人正是因新媒體的發展而誕生的。網絡主持人與傳統媒體主持人有一定的區別,主持的內容和形象也相對較為輕松。那么,當這類的主持人誕生之時,對于傳統媒體的主持人帶來了新的思考。并非說網絡主持人的形象、主持內容不好,而正是這種新形式的出現使得傳統媒體主持人更加注重創新。對于主持人來說,無論是網絡主持人還是傳統媒體主持人,均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新媒體理念和新媒體意識。
另外,主持人的非語言對節目同樣起到了促進作用。新媒體環境下,主持人更應充分利用非語言。比如傳統媒體紛紛建立了自己的網絡平臺,電視平臺和網絡平臺的內容互為所用,形成了臺網融合。在網絡平臺中,主持人的形象可以被制作成特殊的動漫造型、FLASH動畫,以此突出主持人的某種外貌特征。正是臺網融合,主持人提升新媒體理念,運用微信平臺、微博互動等多種媒體形式使個人形象得以提升、完善,留給受眾更具有吸引力的內容。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主持人采取的最佳應對策略則是要能夠提升主持人新媒體理念與技術運用能力,能夠真正地與新媒體融合做到線上線下的互動,充分發揮主持人的創新意識,使主持人的綜合素養得到了全面提升。面對未來的挑戰,主持人需要去掉明星主持的光環,能做到熟練運用新媒體技術,更好地運營和推廣新媒體。全知全能的主持人難以在全媒體時代延續,主持人要從原來的“雜家”做到能專攻、深耕,從全面型主持人逐漸地向“專家型主持人”過渡,主持人群體必須要堅持學習,精耕細作,提升專業度,增強核心競爭力,才能真正地做到“雜中有專”。
參考文獻:
[1]陳虹.論電視節目品牌主持人的打造[J].新聞界,2005,(6):45-46
[2]陳艷彩.分眾時代電視節目主持人品牌化經營[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102-105.
[3]程宇豪.全媒體環境下主持人競爭力的提升[J].新聞世界,2016(10).
作者簡介:
喬玉佩,吉林藝術學院戲劇影視學院在讀研究生;
冷 炎,吉林藝術學院戲劇影視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