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超
摘要:高校體育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大學生樹立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重要時期,又是全面健身的重點,當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相對較,究其原因還是自我體育鍛煉的意識薄弱,所以,高校培養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刻不容緩。
關鍵詞:大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
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是承載民族希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即將投入社會、發揮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的熱血青年。過硬的身體素質是一切動力來源的基礎,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興盛發展的基礎,高校體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培養大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重要性、時代性
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隨之發生相應變化。現代社會緊迫的生活、工作節奏對人才的要求也有了無形的提高,健康的體魄、心智的成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團隊合作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近幾年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的下滑是顯而易見的,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不可忽視的原因是體育意識的淡薄。高等院校是培養人才、塑造人才的場所,也是培養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關鍵環節。現階段高校體育活動和體育教學還遠遠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高校體育活動和教學也存在著缺陷和不足,所以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并使他們能夠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是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
二、培養大學生體育意識的途徑
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主要是通過理論學習和長時間有效的身體鍛煉逐漸形成和建立起來的。要使學生樹立牢固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應充分利用高校體育教學和體育設施一切可利用資源,比如,通過教學視頻、網絡圖片等有效的途徑宣傳來擴大學生對體育知識、技能的了解,以此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自覺性,調動并激發學生自覺訓練的熱情。學校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增加體育項目的各種比賽,并通過體育教學的實踐活動與其結合,提高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同時要加強學校與學校、學校與社會之間的聯系,進而擴大學校體育在社會中的影響力。
(一)營造良好的學校體育氛圍
校園體育文化具有豐富的體育知識和運動文化,同時培養愛國主義的集體主義精神,以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是進行終身體育教育的最佳環境,體育宣傳是實現培養學生自覺參加課外鍛煉的重要手段,在無形中增強了學生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和熱情,不定期開展各種體育活動,營造體育文化氛圍,使學生加深對體育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比如,舉辦體育知識系列講座、體育欣賞等,通過這一系列的體育文化活動,形成良好的學校的體育氛圍,師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就會逐漸增多。與此同時,體育教學中應采用理論傳授與實際鍛煉相結合,改變單一的理論教學形式,以多元化渠道向學生傳授理論課,使學生對體育訓練更深層次的理解,并在實踐教學中加以運用,借以提高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培養學生自主鍛煉能力
學校體育是教會學生鍛煉的方法,培養自覺鍛煉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自我鍛煉意識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養成與掌握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習慣和能力的學習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技術教學外,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使學生真正懂得體育鍛煉的意義、作用和相關理論知識。要重視對學生體育興趣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是學生認識某種體育活動并積極參加某種體育活動的最大動力。它既是學生學習體育的內在因素,也是學生個體能力發展的依據,激發與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而且能充分體現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隨著終身體育和全民健身活動的深入開展,體育興趣的培養問題更加突出。在體育教學中要不斷創造性地運用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富于變化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與手段來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發揮其優勢,激發鍛煉的主動性。不同層次的學生也有不同的運動需求,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以及個人優勢采用多元化的體育比賽,如,籃球、排球、足球、拔河、乒乓球、跳繩等等;通過校內、校外的多元化的比賽,使學生們逐步建立思想上重視,行動上主動的體育觀念,培養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
(三)指導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
懂得和運用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和科學鍛煉的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鍛煉效果。因此,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全面的把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了解人體的基本構成,各系統器官相互功能,身體鍛煉的生理衛生常識,體育運動的規律特點,以及體育鍛煉是如何影響人體生理變化的。這些基本知識可在健康教育課中傳授。培養訓練學生的良好鍛煉習慣,應與端正態度、激發興趣相結合。鍛煉態度、興趣和習慣同屬于非智力因素范疇,三者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鍛煉態度端正,參與鍛煉的興趣濃,必然催化學生良好鍛煉習慣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鍛煉習慣的學生,其鍛煉態度自然端正,參與鍛煉的興趣自然愈濃,鍛煉效果也會得到顯著提高。學生從被動鍛煉變主動鍛煉,才能達到培養學生良好鍛煉習慣的目的。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轉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各種不正確的態度,不懂得用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不僅會影響鍛煉效果,還有可能損害身體健康。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運用不同的鍛煉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身體鍛煉。
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形成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
(四)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與多元化的教學對體育意識的影響
體育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與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也是至關重要的,作為合格的體育教師,必須具有全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與此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這樣在教學中更能贏得學生們的信任、歡迎。體育教師還要充分運動現代化教育手段進行理論教學,隨著多媒體、網絡信息化進入課堂,體育教師應不斷地自我進修,開拓多方面的體育知識,在體育教學中應表現出創造的天賦和好奇心,使體育教學不斷更新,具有較強的科研意識,能把最新的體育信息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體育的氛圍、產生極大的訓練興趣。這樣,對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將起到潛移默化地作用。在體育教學中,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渴望。隨著現代化多媒體教學逐漸滲透到各學科里,多媒體也引進到體育教學的課堂,體育方法的改革也隨著教學教育現代發展而緊跟時代不斷推陳出新,如:教師在一節課中抽出十分鐘充分運用講解示范,在現代化的媒體平臺進行講評、演示,這樣,體育教學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結合,呈現出多元化。充分體現現代技術教學的應用,發揮其整體功能。從而獲取更多的體育知識、技能。
總之,培養和發展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能力和學習的主體積極性,是讓學生養成與掌握終身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和意識,讓學生認識到體育的精神理念,所以,學校體育教育是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的場所,是潛移默化地,它不僅是為學生終生體育奠定基礎,更重要是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習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