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空拋物侵權責任

2017-07-19 20:28:54李雙宇
卷宗 2017年11期
關鍵詞:侵權責任

李雙宇

摘 要: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空拋物侵權案件在高樓林立的今天經常發生,如比較著名的“重慶煙灰缸案”等。在現行《侵權責任法》頒布之前,因為我國缺少明確的法律對高空拋物侵權行為進行規制,從而導致了各地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出現了法院判決不盡相同的情況出現。雖然在《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出臺后,彌補了我國高空拋物案件在法律適用上的空白,為法院審理此類案件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和準則。但是我認為此項法律規定始終不太完整,所以本文對現行《侵權責任法》第87條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討。

關鍵詞:高空拋物;侵權責任;共同危險;責任承擔

Abstract: Accelerate the pa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igh altitude parabolic infringement cases often occur in todays skyscrapers, such as the more famous “Chongqing ashtray case” and so on. Before the current “Tort Liability Act” enacted because of the lack of a clear legal violations of altitude parabolic be regulated, resulting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situation around the court not the same court in adjudicating such cases arise. Although the “Tort Liability Act” Article 87 of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altitude parabolic cases make up the gaps in the law applicable to such cases courts provide some basis and criteria. But I think this law is always too full, so som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paper will present “Tort Liability Act,” Article 87 proceed.

Keywords: altitude parabolic, tort liability, common danger, responsibility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高層建筑迅速增多,時不時就會出現高空拋物傷人之類的案件發生。這些案件大部分都具危險性高,難以確認具體侵權人的特點,給各個城市街區的公共安全造成比較大的威脅和影響。這個威脅人們人身安全的城市高空安全的問題,一直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伴隨《侵權責任法》的頒布實施,雖然各地人民法院在審理類似案件時有了較為統一的法律依 據。但是該法中關于高空拋物侵權的規定是否合理,仍有一些不同的聲音。為了切實保障公眾的安全,維護受害人的利益,促進司法合理,本文將對此進行初步的探討。

1 高空拋物侵權行為概述

1.1 高空拋物侵權行為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上的高空拋物侵權主要包括物件從建筑物或其他高處拋下致人身或財產損害的行為;而狹義上的則是將高空拋物的場所限制于高層建筑物內。我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就是從狹義上對該行為進行規定的。高空拋物侵權行為與一般侵權行為相比具有特殊性。

1.從高空中拋擲物的致人損害

此類事件如其名,是由物體從建筑物拋落或從建筑物上墜落下來從而對他人造成損害,既包括侵權人故意或過失的將物從高空中拋落,也包括因管理人或使用人的過失而導致建筑物上的物體墜落。因為是“高空”,一般是指二樓或以上的高度才可能發生我們所說的高空拋物。

2.可能使受害人遭受重大傷害

現代社會高樓聳立,樓層基本上都比較高,動不動就是十幾樓二十樓的,就算是比較輕的東西從這種高度墜落,也很有可能給他人造成重大傷害。而在現實的案件中,受害人受到的人身損害也正是如此。此外,這種侵權行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 滋生法律糾紛,具有高發性特征。因此,法律才對此種行為專門作出規定,以求切實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3.具體侵權人難以確定

由于高空拋物的具體侵權人不好確定,才導致現實中法院對此類案件的處理結果不同。主要有:(1)由建筑物的使用人承擔。(2)由物業管理人承擔部分責任;(3)駁回原告起訴,完全由受害人自己承擔損害:。[1]之所以把高空拋物這種現象看成一種特殊的侵權行為,根本原因就是實際侵權人難以確定。

1.2 高空拋物侵權歸責原則

歸責原則是指在行為人因其行為或物件致他人損害的事實發生以后,應以何種根據讓其為之負責。[2]我國家司法界有人認為,高空拋物的本質是致害人不明。應該從致害人明確的傳統侵權法里面單獨列出來,組成致害人不明的侵權行為。[3]因此,有學者主張,拋擲物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應該是公平責任原則,因為在拋擲物侵權中,以適當地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來保護公共安全的辦法,從價值上來看是更為合理的。當然也有觀點主張,拋擲物侵權應采取無過錯責任原則,即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應該由行為人承擔責任。最后還有一種觀點,即拋擲物侵權應采取過錯推定責任原則,簡單的說,就是除非能夠證明沒有過錯的,不承擔責任,其他高空拋物致人損害都由行為人承擔責任。[4]但我認為,采取以上第二種觀點更符合當今社會的價值觀,不過我國《侵權責任法》第87條采用了過錯推定加“公平”補償的規制模式,犧牲某些人的利益保護公共安全,總會感覺與封建社會的連坐類似,這樣的規定在文明的國度里出現稍微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2 高空拋物侵權責任的比較研究

2.1 學說爭議與對《侵權責任法》制定的影響分析

1.侵權法的名稱

對此問題我國法學界基本上持有兩種觀點。一種是以麻昌華教授為代表的學者認為稱“侵權行為法”更合適:首先,如果稱為侵權責任法會在民法體系上造成不協調的后果,其認為任何法到最后都要落實到責任上。其次,行為說認定的標準是責任確定的前提,必須在行為認定的基礎上才能確定責任。另外一種觀點以王利明教授為代表的一部分學者主張應當稱為“侵權責任法”,該主張的理由由我歸納來主要是:“侵權法的適用范圍變得極其狹窄的一定原因就是因為侵權行為法強調對個人的過錯行為負責。就算不是個人的過錯行為造成的致人損害,只要受害人受到了一定的損害,我們就應該為了受害人能夠獲得一定的救濟補償,為其分擔一定的風險損失。因此應該制定新的風險分配規則,成為侵權責任法才能把這些規則收于麾下,使侵權責任法能具有更強的包容性和開放性。”[5]不過在我看來,名稱之爭沒有太大的意義,稱“侵權責任法”或“侵權行為法”沒有太大差異。并不會影響侵權責任法的實質內容和功能定位。

2.侵權法的立法形式

所謂侵權法的立法形式要解決的是侵權法的一般條款和類型化,一般侵權法與侵權特別法之間的關系問題,是關于侵權法的抽象程度的問題。對此,學者間有很大爭議。有的學者主張侵權法應當盡可能抽象,其他具體的可以用特別法來規定。而有的學者主張侵權法應該盡可能詳細,具體地列舉出侵權的類型。有的則采取折中的觀點:而我認為法律更多是歷史發展的自然產物,而不一定是理性安排的產物。不應該將侵權責任的規定過多的放在特別法中,尤其是當這些特別法由行政部門制定時,有可能會因為牽涉到部門利益而影響法的效率。所以在制定侵權法的時候,應該不要刻意的去強調法典化。

3.侵權法的定位

侵權法的定位要解決的是侵權法的性質問題。對此,張新寶教授、姜戰軍教授認為從與懲罰性相比較的角度來說,侵權法屬于救濟法,這個命題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侵權法的性質是不能用救濟法一詞就能精確概括的。因為我覺得,首先,如果過分強調侵權法的救濟功能,很容易對公眾造成“有損害就有救濟”的誤導,而現實生活中并非所有的損害都能獲得救濟。其次,我們對于救濟一詞的的看法還是非常寬泛的,我們的許多法律也有不少同樣具有救濟法性質的條款,如我國的社會保障法和刑法中就有不少具有救濟性質的規定。但與侵權法的救濟方法卻不同,侵權法的救濟方法是通過損害賠償來實現救濟的,而前者卻不是,這是侵權法與其他救濟法之間的本質區別。侵權法具有撫慰和懲罰個別嚴重侵權行為的功能,但其主要還是通過損害賠償來實現救濟的。而王利明教授認為侵權法的定位應當是救濟法而非制裁法[6],王利明教授的觀點認為侵權責任法還是應該以對受害人提供救濟為主要著眼點,而其他的如損害賠償的制裁可以由其他法律來完成,比如通過行政法乃至刑法來進行管制。而且侵權責任法的救濟法定位在得到提倡時,也不否定其預防功能,雖然侵權法的預防功能在不斷的獲得重視,但是歸根到底也只能算是侵權法的一個輔助功能。因而,將侵權法界定為“損害賠償為主,兼具撫慰和懲罰”更精確。

2.2 大陸法系的高空拋墜物侵權責任

傳統的大陸法系國家的規定,從嚴格意義上說多屬于墜落物責任,如《法國民法》有相關規定:“建筑物所有人就其崩潰之損害,如系由保存之欠缺或構造之瑕疵所致者,應負責任。”[7]而羅馬法雖然對墜落物責任設有一些規定,但缺沒有發展出一般原則。所以對墜落物責任規定的最早的立法例是由法國民法得出來的。而且,法國民法對墜落物責任的限制規定的比較嚴格,其內容基本如下:“首先,建筑物是責任的客體;其次,只有建筑物的所有人能成為責任的主體,其他的如建筑物的占有人以及使用人都不在問責的范圍內;最后,建筑物所有人保存的建筑物構造的瑕疵所導致的建筑物崩潰,是建筑物所有人承擔責任的前提,其他因素對此造成的損害,建筑物所有人可以不承擔責任。另外,無過失責任原則是對此類責任所根據的歸責原則。”[8]

2.3 理論傳承與制度優劣比較分析

現今大陸法系國家的立法基本是關于建筑物或墜落物責任。另外,法國民法、德國民法雖然都規定了建筑物占有人或者所有人的責任,但對于加害人不明的情形并未規定。在如今的社會,各國大都市里高樓大廈比比皆是,發生了高空拋物的侵權案件,墜落物品很難確定是由哪一所房屋里面拋出來的,既然不能確定,那么該行為的責任應該如何來進行承擔,國外的立法也沒有給出比較明確的答案,所以,我認為對于現在這種情況,針對高空拋物侵權責任進行全面的分析,制定更為完善的法律成為了非常有必要的當前的首要任務。

3 高空拋物侵權責任典型判例的法理分析

現代社會,經濟飛速發展,水泥叢林到處都是,高空拋墜物致人死傷、致物毀損的事件司空見慣。在我國《侵權責任法》頒布之前,由于法律對高空墜落物侵權責任的規定極不完善,對高空拋擲物侵權責任的規范甚至可以說是空白,學界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因此,面對此等案件,司法實踐也較為混亂。在此,我通過一個發生在火爐重慶的比較典型的案例,以分析高空拋墜物侵權案件的處理的法理依據。

3.1 評析重慶煙灰缸傷人案

“2000年5月10日晚10時左右,郝某站在重慶市渝中區學田灣正街59號居民樓大門外公路邊,與李某為債務發生爭執,大聲喧鬧。至11日凌晨1點半左右,突然空中掉下一個玻璃煙灰缸砸中郝某左側頭部,致其當場暈倒。事發后“郝躍家人已向上清寺派出所報案,砸傷郝躍的天藍色煙灰缸是從學田灣正街59號居民樓的某個窗戶拋出,目前警方已提取指紋,案情在進一步調查之中”。將學田灣正街59號居民樓對面一幢居民樓65號6號房和67號3號房的產權人共5戶居民和開發商——重慶渝開發公司,告上了法庭。2001年12月7日,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法院駁回了郝躍的訴訟請求。2002年初,郝躍再次到渝中區法院遞交訴狀。不過這次的被告并不是產權人共5戶居民和重慶渝開發公司,而是學田灣正街65號6號房和67號3號房的所有24家住戶。重慶渝中區法院經審理認為,公安機關經過偵查現場,排除了有人故意傷害的可能性(經查公安機關未出具此證明)。因難以確定該煙灰缸的所有人,除事發當晚無人居住的兩戶外,其余房屋的居住人均不能排除扔煙灰缸的可能性,根據過錯推定原則,由當時有人居住的王某等有拋扔煙灰缸嫌疑的20戶住戶分擔該賠償責任,各賠償8101.5元。 住戶提起上訴,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9]

這個案件中,被告人中只有一人擁有扔煙灰缸的積極行為,其他人都是不作為。證據法的有一個基本原則,即是消極行為不舉證。因為消極行為無法舉證,如要求行為人證明自己并沒有貪污,這是無法證明的。如果像我們的案件中那樣判決,則根據普遍正義優先于個案正義原則,類似案件類似處理,假設出租司機撞傷人后逃逸,傷者就可以將全市的出租司機都作為被告提起訴訟,無法證明沒有過錯者都要分擔賠償責任,這會導致典型的司法不公。本案中法官空有一腔讓人民滿意的道德熱情,把道德優先于法律來考慮。但是,一方面,法院畢竟不是上帝,它不可能解決所有的社會矛盾,彌補所有的不幸,法官的職責應該只是單純的依法裁判;而另一方面,保障風險、彌補不幸可以通過其他社會、立法的途徑來實現。比方說推行保險制度,政府實行社會救濟制度,對社會最底階層的風險分擔進行最低限度的保障,另外,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投保保險。

4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檢討與立法構想

隨著《侵權責任法》的實施,在司法實踐中有了統一的度量標準,但是在理論界,尤其是法學界,對此問題的爭議并未停止。本文將從《侵權責任法》第87條規定來進行探討。《侵權責任法》第87條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10]

4.1 我國《侵權責任法》第87條之立法目的

在任何法律規范的背后,都有著立法者的自身的價值判斷和一定的立法目的,當然《侵權責任法》也不例外。在我看來,該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應該為以下幾點:

首先,是為了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對受害人的損失能有一定的補償。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在無法確定具體侵權人時,受害人可以通過請求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用這種方法來彌補自身受到的損失。這是為了充分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而實用的一種辦法,可以使得受害人在遭受重大損失后不能夠獲得有效的補償,導致其損失無人承擔,引發社會的不和諧因素。

其次是為了分擔損失。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可能加害人承擔的并不是所謂的侵權責任,而是一種補償義務。從這里,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我國《侵權責任法》實際上就是通過讓人數比較多的一方,即眾多的建筑物使用人來平攤受害人的損害,使受害人承擔的風險降到最低,從而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最后為了維護公共安全,選擇通過加大建筑物使用人的義務來實現目的。這樣,一個人實施了侵權行為,一群人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的情形,跟古代連坐一樣,這種規定是對一些抱有僥幸心里的人具有了一定的威懾作用,也可以使得實際侵權人逃脫不了侵權責任。從而能減少這種侵權行為的發生。

4.2 《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立法缺陷

1.拋擲物與墜落物致害責任不應該進行統一規定

仔細看看我國《侵權責任法》的第87條規定,我們可以看出該條款不僅沒有對所謂的墜落物責任和高空拋物侵權責任進行比較詳細的劃分,還將二者看作是同樣的情況進行規定。但是我認為,這兩種侵權責任是兩種完全不相同的侵權形態,我認為我國《侵權責任法》不應該將二者視作同等情況規定。理由有如下幾點:

第一、我認為二者的免責事由不同。在高空拋物侵權責任中,具體侵權行為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就算其盡到了自己應該注意的義務,但是不能以此為抗辯事由進行抗辯;而當事人如果能證明其主觀上沒有過錯即可成為墜落物侵權責任的免責事由。

第二,我認為二者的法律性質不同。墜落物致人損害的實質是由客體物品引發的侵權。而高空拋物侵權責任則是由侵權主體由于主觀行為造成的致人損害,是一種行為引發的侵權。在我看來高空拋物侵權責任是一般侵權,而墜落物侵權是特殊侵權。

第三, 我認為二者的歸責原則也不同。在高空拋物侵權責任案件中,基本上都是行為人由于主觀過錯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而在墜落物致人損害的案件中,行為人的主觀過錯多為一般過失。因此,我認為前者應該適用嚴格責任原則,而后者適用過錯推原則。

2.對可能加害人實行連坐的不合理

根據我國的《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在發生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或者墜落物致人損害兩種情況的時候,不管是其中哪一種,我們若是具體侵權人難以確定,不能具體追究到具體行為人的侵權責任,在受害人得不到侵權行為人的賠償時,就只能通過由加害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分擔受害人風險的方式,對受害人進行補償。除非有加害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能夠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自己沒有侵權的可能,排除自己侵權人的可能,否則都應該承擔該補償責任,但是對于大多數建筑物使用人來說,想證明自身不是具有侵害可能的行為人稍顯困難。然而,即使如此,只要有加害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沒辦法證明自己的清白,根據我國《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補償責任的承擔主體還是他們自身。我認為, 這種類似于連坐制度沒有任何法理依據,很不合理。

首先, 在高空拋物侵權中,無法確定物品的來源是相當常見的一種現象,若是出現無法確定物品是從哪里飛出來的時候,就要所有有侵權可能的房屋戶主來承擔責任,我認為是非常不合基本法理的一種規定。雖然我們都知道,從高處將東西往外丟會有相當惡劣的影響,比如一個饅頭從高處丟下去砸到人都會覺得痛,更不說是其他稍微有些重量的物價了,這種像外面炮拋東西的行為本身就是違反了社會所規定的一系列基本義務,如對他人的安全關照義務。這種行為若是造成了他人損害,就應該以主觀過錯故意來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其自身的不當行為負責任。但是,我們不能忽略掉一個問題,就是這東西是從哪個房屋里面丟出來的就一定是房屋的所有人實施的行為么?我認為還存在一種可能,也就是到所有人房屋來做客的其他人。

其次, 在高空墜落物致人損害中,我國侵權法規定在發生該種致人損害案件的時候,若果能找到具體房屋,就通過以上一段的方法來進行侵權責任賠償,但是實際生活中,出現類似情況我們受害方很難認定是哪所具體房屋的墜落物和脫落物造成的致人損害,這個時候我國規定的是由所有有加害可能的業主共同承擔補償責任,但我認為這種規定不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責任分配的原則。

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存在兩種情況難以確定,一是拋出物品的具體房屋,二是假使能夠確定是哪一所具體房屋所拋出的物品,但是由于有的房屋經常來往不同的人群,如麻將館什么的,每次來的人可能不一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具體實施拋擲行為的侵權人也不好確定。而且有的國家認為若是由受害人舉出證據證明具體的侵權行為人,顯得有些困難,所以有相關立法規定,若是出現這種情況,那么則由房屋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使用人即是租客等,來分擔受害人的風險,承擔責任。 這樣規定是因為高空拋物行為往往是該房屋的所有人或使用人所實施,然而,在我國的高空拋物侵權案件中,一般都難以確定是哪所具體房屋拋出的致人損害的物品,這個時候,根據我國的相關規定,應該由該建筑物的所有有加害可能的業主來平攤責任,但我認為這種規定不符合上述邏輯。因為,在這種案件中,只可能有一個行為人實施了侵權行為,而其他業主都是無辜受到的牽連,他們并沒有實施致人損害的相應行為,而且也沒有義務去發現和證明實施拋擲物品的行為人。

事實上,在難以確定侵權人時,我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表明是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對其進行補償。按照這樣的思路,那么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找不到具體侵權人的時候,法律是否也要規定讓事故發生的時間點,由此駕車輛經過的可能加害的駕駛員承擔賠償責任呢?答案不言自明。

4.3 高空拋墜物侵權責任的制度完善

1.高空拋物致害責任與墜落物致害責任分別規定

我認為高空拋物致害責任和墜落物致害責任的性質和規則原則都有一定的不同,我們不應該將兩者歸為同一種類型的致人損害的情形。因此,我覺得我國《侵權責任法》應該將高空拋物致人損害和墜落物致人損害分別進行規定。其中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一是我們可以通過《侵權責任法》進行較為明確的規定,規定在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案件中,除非能夠證明自己不是具體的侵權行為人,否則都應該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其次, 對《侵權責任法》第85條之規定需要做出進一步的解釋。原本第85條和第87條的規定就不易區分。當類似情況發生時,適用哪一條更合適一直是個問題。在我看來,其實,只有在無法確定哪一所具體的房屋是致人損害物品的確切來源時,使用第87條規定是恰當的,正是如此,我認為法律才應當予以明確規定。[11]

2.合理的確定責任主體

在確定責任主體時,應當先對墜落物和拋擲物進行詳細區分,再根據具體的情形,進行區別規定。

首先,我認為,在高空拋擲物侵權責任中,侵權行為人的存在極為明顯的主觀過錯,作為一個正常的人,我們都能知道從高空往外丟東西很容易造成他人人身損害,該種行為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危險性。所以我認為這種行為若是造成了損害,只要能找到具體行為人,就應該以嚴格的責任原則為歸責原則要求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當然也可能存在無法發現真正的行為人的情況出現,這個時候若是能夠確定是從哪一所房屋里面丟出來的,那么我們只能要求該房屋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承擔責任,除非他們能夠拿出證據證明自己不是該行為中的具體侵權人,否則只能選擇為此行為承擔責任。

其次,在墜落物致人損害的侵權中,若是我們已經確定了哪一所房屋是造成損害的物品的來源,就應該要該房屋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承擔相應的責任,當然,如果他們能過列舉出證據,證明自身并沒有過錯的話,可以不用承擔相應的責任。當然,我們也不是每次都能有幸的知道哪一所房屋才是墜落物的來源,這個時候,我們只能通過讓該房屋的物業管理企業承擔責任來對受害人進行補償。順便說一句,還會有一種情況我們也不能忽視,就是在出現不可抗力的時候,如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面前,造成的物品從房屋脫離,墜落砸到人,這個時候我們便不能 追究房屋所有人的責任,我們這個時候就只能通過國家的相關保障金給予受害人一些補償。

在本文的最后,我還想提出一個意見,我想,我們國家的《侵權責任法》能不能通過法律解釋的方法,擴大保護我國公民權利的范圍?畢竟,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利益就是我國《侵權責任法》的立法目的之一。

注釋

[1]田國興.高空拋物侵權法律責任探究[J].甘肅社會科學,2010(4):54.

[2]王利明:《侵權行為法歸責原則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王竹:《高空墜物致害的民事責任問題》,http://www.civilaw.eom.cn/SpeCial.asp?id=52

[4]王利明:《侵權行為法的發展趨勢(上)》,http://~.eivillaw.eom.en/weizhang/default.asp?id二27378

[5]王利明,侵權責任法制定中的若干問題,《當代法學》,2008年5期

[6]王利明.我國侵權責任法的體系構建——以救濟法為中心的思考[J].中國法學,2008.(4):4.

[7][美]艾倫·沃森:《民法法系的演變及形成》,李靜冰、姚新華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8]瑞安:《民法導論》,楚建譯。轉引自《民法的體系與發展(民法學原理論文選輯)》,中國政法大學,1991年版。

[9]《重慶晨報》2000年8月3日第一版

[10]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一章第八十七條。

[11]田土城,張喜超:《拋墜物致害責任的法律思考》,《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

參考文獻

[1]【意】彼德羅·彭梵得:《羅馬法教科書》[M二,黃風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2]王利明:《我國侵權責任法的體系建構—以救濟法為中心的思考》,載《中國法學》,2008年第4期

[3]關濤:《對高層建筑墜落物致害案件中集體歸責問題的研究》,載《月旦民商法研究》第9期,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哈里斯:《美國侵權法改革》,載《法學譯叢》1992年2期

[5]王利明:《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受害人救濟機制》,載《中國法學》2009年第4期

[6]王利明:《民法·侵權行為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7]楊立新:《侵權法論》(上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8]王利明.拋擲物致人損害的責任[J].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6(6):35.

[9]崔建遠.論歸責原則與侵權責任方式的關系[J].中國法學.2010(02)

[10]梁劍兵.為什么說“高空拋物連坐”是惡法[J].法治論叢.2010(02)

猜你喜歡
侵權責任
公證民事案件司法解釋的亮點與不足
法制與社會(2017年1期)2017-01-20 21:37:17
我國環境權民法保護現狀研究
東方教育(2016年8期)2017-01-17 15:18:28
云計算LaaS模式中著作權侵權責任探析
第三人干擾婚姻關系之法律認定
消費欺詐的構成要件及侵權責任問題研究
法制博覽(2016年12期)2016-12-28 13:29:59
論人工智能產品侵權行為責任認定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3:34:02
淺談封閉性公共空間環境污染及侵權責任
商(2016年34期)2016-11-24 20:21:57
網約出租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法制博覽(2016年11期)2016-11-14 09:46:13
論侵權責任的違法性要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45:36
網絡平臺監管責任辨析
中國市場(2016年28期)2016-07-15 04:45: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综1合AV在线播放| 九色91在线视频| www.精品国产| 亚洲高清资源|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四虎综合网| 亚洲免费毛片| www.亚洲色图.com|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 色综合天天操|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级无毛片无码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亚洲91在线精品|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日本黄色a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日韩无码白|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蝌蚪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看国产毛片| 亚洲欧美h|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五月激情综合网| 五月婷婷综合网| 国产精品性|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 欧美日本激情| 国产美女免费|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av在线无码浏览|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人成高清|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又污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日韩av手机在线|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AV在线天堂进入|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网| 欧美成人怡春院在线激情|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韩日免费小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婷婷综合色| 无码 在线 在线|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国产在线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