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應
【摘 要】 本文闡述了微課的概念、微課課堂與傳統課堂相比的優勢,分析了高職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把微課與計算機課堂教學有效結合的對策。要把微課傳到網絡平臺,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科學設計和安排微課課堂;重視培養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應用能力;
【關鍵詞】 高職院校;計算機課堂教學;微課;結合策略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現代信息技術得到了迅猛發展,計算機技術已經成為當代高職院校的一門重要學科。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計算機課程已經不僅僅是一門課程,還是高職學生畢業就職評定的關鍵指標之一。微課與高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不僅可以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夠不同程度地培養高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一、微課的概念
微課,又名微型課堂,是一種以短小精煉、豐富完整的課堂內容快速地向學生傳遞知識的課堂教學形式。在微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結合明確的教學目標,圍繞一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設計精心的“微視頻”供學生觀看和學習,以此達到傳遞課程知識的目的。教師將“微視頻”與“微課件”、“微反思”、“微練習”、“微教案”及“微評價”等擴充性資源和發散性資源相結合,使其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使微課在較短的時間里,發揮最大效用。
二、微課課堂與傳統課堂相比的優勢
1、課程時間短
與傳統課程相比,微課能夠用較短的時間向學生傳遞傳統課堂45分鐘的內容,極大程度上縮短講課時間,對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課彌補了傳統課堂時間久的缺點,在短時間里向學生傳遞大量知識。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很難在45分鐘里全程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聽教師講課,并且在面對操作性強、難度較大的課程時,學生稍微不注意聽講就可能難以跟上教師的節奏。微課課程時間簡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了這個問題。
2、內容簡潔精練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教授的知識點多而雜,學生很難在一節課的時間里掌握每一個知識點,出現在上一節課的問題留到下一節課,日積月累,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多,嚴重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微課的出現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與傳統課堂相比,微課課堂內容簡潔精練,其教學知識往往圍繞一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通過較短的“微視頻”使學生掌握一個知識點,等于說將幾個綜合知識點分為幾個知識點來講,使學生準確快速地掌握大量知識。
3、翻轉式課堂
傳統的教學模式需要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學習、練習課程知識,而微課的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先利用微課在課前自學再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將傳統的教學課堂翻轉為微課課堂,不僅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
三、高職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陳舊
現代高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依然保留著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教課,學生聽課;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這種依然沿用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形式,學生被動式的聽講現狀,導致學生對計算機科學興趣性很低,無法提高學生主動起立回答的積極性。并且,此種教學模式忽視對學生個性的培養,使學生思維傳統、固化,學生也很容易將學習當成一種壓力,學生潛力得不到有效發揮。此外,傳統式的課堂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很少,導致教師難以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而,導致教學內容無法得到有效地傳授,教學目標難以實現。
2、計算機課程教學實踐性不足
計算機學科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然而,現階段高職院校往往忽視實踐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實踐能力較低。實踐教學要求學生每節課學習理論知識后及時上機操作練習,提升其實踐能力。而許多高職院校提供的有效資源較少或者提供的資源與社會實際需要脫軌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學生練習缺少有效的工具,這極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養成。此外,高職教師大多理論知識豐富,實踐水平較低,不能滿足教育計算機人才的要求。
3、計算機課程內容陳舊,無法適應時代發展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更新換代的速度逐年加快。當代,高職計算機教學內容陳舊,與社會發展脫軌,已經無法切合社會的需求。學生在當前環境下,依然學習過去的知識,無法了解到最新的計算機內容,逐漸落后于社會的快速發展。
四、把微課與計算機課堂教學有效結合的對策
基于現代高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微課在不同方面提供了解決措施,對于高職計算機教學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1、把微課傳到網絡平臺,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習
高職計算機教學課時有限,教師憑借微課僅僅能夠在短時間里向學生傳遞精煉的知識,學生對知識點的熟悉和掌握依然需要課下自主地進行總結和練習。與傳統課堂相比,微課的另一個優勢就是方便學生課后在網上學習。對此,教師可以把微課內容合理地濃縮成小視頻,發到學校的教學平臺上或者直接發給學生本人,使學生在課后進行有效地復習和預習,以強化其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學習。另外,微課以視頻或文件形式長久地儲存在電腦中,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學生通過網上學習,不僅充實了學生的學習生活,還減輕了教師的授課壓力。
2、科學設計和安排微課課堂
對于大多數高職學校的學生來說,其計算機基礎都比較弱,因此,高職教師在設計微課課堂時,應根據學生學習現狀,以簡單易懂為前提,使學生在觀看“微視頻”后結合教師的講解快速地掌握學科知識。在制作課件時,教師應盡可能使用通俗語言,并合理地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另外,基于計算機教學作為通用學科的現狀,教師應該適當地將其與學生的專業知識相結合,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最后,教師應充分運用多媒體的優勢,在課前向學生播放與課程講學有關的精美視頻,并使學生觀看后說出自己的感想,以此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促進學生個性的發揮。
3、重視培養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
針對高職計算機教學實踐性低、無法順應時代發展的問題,首先,高職院校應訂購最新版的課本,使學生接觸最新的計算機知識;其次,高職院校應及時更新計算機系統,購買安裝與課本內容緊密相關的軟件,以此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高職院校應定期組織教師進行計算機實踐,以此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最后,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育的客體,是教育的關鍵。教師應鼓勵學生發揮自主學習能力,在課余時間及時到機房練習,鞏固學習基礎。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制作PPT或者“微視頻”,并上臺講解,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微課合理地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缺點,對于豐富和發展高職計算機課堂教學起著重要作用。在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過程中,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為當代高職教學改革提供了思路。如何將微課有效地與高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結合在一起,仍然需要當代高職院校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找出最有利于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方法,充分發揮微課的優勢,促進高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顧鵬堯.“微課”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以“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為例[J].計算機時代,2015(9)56-58.
[2] 王昌云.基于微課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翻轉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19)92-94.
【作者簡介】
湯 應(1981.4-)男,湖南湘潭人,漢族,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及多媒體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