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佳
摘 要:工會組織是由黨領導下的,以維護工人階級利益為出發點的工人群眾組織。基層工會組織是在黨和人民群眾中間起到連接的橋梁作用,維護著國家的穩定發展,工會組織的影響直接關系到工人階級的利益、社會的和平安定、黨的執政基礎。本文從完善工會結構、強化工會學習、發揮工會作用三方面來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工會組織;基層建設;作用
工會組織在上聽從黨的安排,在下服務為民,做好行政工作,盡全力維護工人階級的基本利益,從大局出發,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在工作中扎實奉獻,發揮作用。工會組織的安定發展有益于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基層工會干事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基層工作的開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完善基層工會組織結構
完善基層公會組織結構,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國家的安定團結和長治久安,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藍圖具有重大意義。在市場化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國家在就業、醫療、教育等方面都產生了重大變革[1]。工人階級的利益在變革的新形勢下是否能有安定的保障,是每個人都在考慮的問題。新時期,新形勢下所產生的新任務,新要求、新機遇、新挑戰,基層工會組織結構是否會產生變革,主體出發點會不會發生改變。工會組織在社會發展、維護工人階級利益上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對于基層工會組織有著很高的要求。完善基層工會組織結構就成了首要的問題。基層工會組織是建立在工人階級利益的基礎上的,一切都是以人民為出發點。基層工會組織主席的選舉模式是通過上一屆工會領導提名,由職工或職工代表進行投票選舉。工會組織委員是由主席提名,也是由職工或職工代表進行選舉。基層工會組織在組織職能、社會職能上應該明確任務,分工合作,在保障工人階級利益的基礎上,大力加強與黨政機關的合作,妥善完成任務[2]。基層工會組織熟悉基層情況,與人民群眾聯系廣泛,能夠充分聽取人民的意見,做好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積極協調職工的勞動關系,在面對多元化得到社會環境下,職工的現實利益需求更為復雜,需要工會維權的想法更為迫切,工會維權的任務更加艱巨。從現實情況來看,工會的發展收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在職工自愿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基層組織,在行政上缺乏有效資源,在工作實施上缺乏有效手段,在職工中間沒有威信力來服眾。開展工作上難度較大,難以滿足職工的基本利益需求,與對基層工會組織的社會期望還相差甚遠[3]。在工會組織中的建設中,大膽任用熱心為民,辦事負責的職工,無論是在車間還是其他的一線崗位人員,培養高尚的道德素質。在工作方法上,繼承老辦法的同時也要發展新辦法,加強創新性,深入人民群眾。
2 強化基層工會干事學習
堅持貫徹黨的基本路線,與時俱進,加強基層工會組織自身的建設,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經濟、政治、文化上都要全面發展[4]。培養工會干事的專業學習能力,在培訓和社會實踐中,提高工會干事的組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基層工會學習,在工作作風上要嚴抓嚴打,服務于人民群眾的意識不能變,傾聽百姓呼聲,有效解決職工問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工會干事作為組織的領導者,要起模范帶頭作用,在加強自身的學習過程中,加強組織的理論文化建設,工會干事在其中起著橋梁的作用,聯系著人民群眾與工會組織的關系,在組織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工會干事的作用尤為突出,對職工進行文化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理論聯系實際,在政治理論宣傳上加大力度,提高職工的思想和素質水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加強職工的社會主義文化教育,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和文化,提高職工思想水平,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幫助職工樹立美好愿景,對自身和組織的發展找到準確的定位,宣傳工會的優勢,開展職業作風與職工道德評比的活動,有助于職工樹立符合現代化建設的職業理念和技術。
3 發揮基層工會干事作用
黨的十八大指出,要強化人民團體在社會中的職責,發揮群眾的基礎作用,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反應群眾呼聲,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一)提高自身影響力
基層工會干事要積極發揮自身的連接作用,把職工的意愿和訴求及時的反饋到企業發展和黨組織建設當中來,也要把黨的惠民政策對職工進行清晰明了的傳達,企業的經濟發展形勢也要讓職工得到充分的了解。在傳達和溝通中增加企業決策的透明化、公開化[5]。工會需要準確傳達企業的發展模式,增加職工的主動性,積極參與到企業建設中來,充分發揮溝通協調的有效作用,在職工與企業發生勞動糾紛時,職工的權益需要得到有效的保障,這其中,工會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解決企業與職工的勞動糾紛,在兩者中間協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地基本利益。工會組織在解決問題時,不逃避,不推諉,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對于職工的合理訴求給予支持,有效解決問題,防止問題進一步升級。
(二)大力開展活動
工會組織應大力開展活動豐富職工的文化生活,培養業余愛好。譬如,舉辦專業技術講座,與專家零距離溝通,增加職工的學習興趣,或進行文藝匯演,唱歌、跳舞、剪窗花。在文化素質教育上也要加大力度,舉辦讀書角,豐富職工的生活,減輕職工工作壓力,享受生活,工作時積極工作,閑暇時,安心休息,在豐富的文化活動中增強自信,培養技能。基層工會組織立足于職工的個人發展開展活動,使職工能夠全面穩定的健康發展[6]。工會組織可以任命專門的人員進行活動的組織和開展,盡心盡力為職工的文化生活做出貢獻。小組組長可由員工代表來進行選取。
(三)增強創新能力
工會組織在培養職工的專業技術上大力創新,工會干事積極宣傳技術創新的都優勢,符合時代發展潮流,“活到老,學到老”的教育理念不能丟棄,發揮技術骨干的作用,優先帶頭促發展,在技術創新上先培養一批技術過硬的骨干人才,打造精兵強將,遇到問題工會大力幫助和解決,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精神上。增加職工學習發展平臺,培養知識型,技能型職工,對于做出創新技術的職工大力宣傳表揚,建立優渥的獎勵制度,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發掘職工的內在潛力,進行鼓勵培養。
(四)保障維權落實
維護職工的基本權益是工會組織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職工發生利益糾紛時,干事要進行各方面積極協調,認真落實全總“派百名干部、進百個基層、訪百戶家庭、幫百名職工”的四百活動,對敏感的工資問題進行有效協商達到職工沒有意見的解決效果[7]。通過企業的公示來使職工進一步了解企業發展建設大方向,做到公正、公平、公開化的企業理念。在處理糾紛時,工會組織不能忽視任何一個小細節,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充分發揮基層工會組織的協調溝通作用,保障職工利益不受侵犯。
4 結束語
基層工會組織在充分保障和改善民生問題上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保持著社會的穩定和諧,推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姚國興.高雅榮.發揮工會組織優勢主動協同社會管理[J].中國工運,2011年08期.
[2]蘇文帥.工會參與社會管理的原則[J].中國工運,2011年04期.
[3]徐建麗.樓偉民.關于轉型期工會組織新模式的實證研究[J].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劉寶玲.在構建和諧企業中發揮工會的凝聚作用[J].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5]馬忠萍.試談工會維權的創新問題[J].兵團工運.2007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