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計算機基礎》正式成為大學教材是以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為前提背景的。然而,在當前我國的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出現了一些問題,譬如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方式陳舊等。這樣,總體上我國計算機課程教學的質量偏低,計算機教學目標未能很好地達成。本文立足于對我國大學計算機教學現狀的調查了解、對其改革意義的探討繼而對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議性的策略。
關鍵詞:網絡教學平臺;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
大學計算機課程是大學課程中的必修課,也是一門實用性課程。大學計算機課程的內容因大學層次的不同、學生培養目標的不同、社會需求的不同而在教學內容上存在差異。故而,教師在教授這門課程的號死后,應基于學生的差異性及其原有知識結構而選取適合的教學方法。傳統課堂上要做到照顧各類學生的需求并不容易,而網絡教學平臺的出現則為這一問題提供了解決之道。
1 大學計算機教學現狀
所謂網絡教學平臺指代的是以互聯網為技術基礎的一套支持網絡教學的軟件系統。網上課程開發系統、網上教學支持系統、網上教學管理是網絡教學平臺的三個組成部分,而點播式教學平臺、交互式教學平臺、社會化教學平臺是其三種階段。作為網絡發展的產物,網絡教學平臺要求教師利用網絡技術在教學中創設適宜的情境讓學生在指導下探索和解決問題。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有助于學生自主性學習喜歡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將知識內化并獲得愉悅的學習體驗。近些年來,網絡教學平臺越來越被認可和重視。
然而,從當前我國大學計算機課程的課堂教學來看,其教學方式仍多顯傳統化。具體地,教師多是先講解相關理論而后學生集體在機房操練。對于學生中計算機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方式使其學習困難。此外,在對計算機課程進行考核的時候,大多數的大學采取的是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簡單相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水平。
針對這樣的情況,諸多教育工作者將目標轉向了網絡教學平臺。他們寄希望于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來對有差異的學生因材施教,讓學生真正學習吸收并學有所用。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學生科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內容。這有益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有益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應用。
2 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意義
在當今社會,計算機已然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繼“互聯網+”出現后,互聯網的巨大潛力更是被人們所看好。實施計算機教學改革、借助網絡教學平臺輔助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對于培養出互聯網優秀人才、提高人們生活的便利都意義重大。
當前的大學計算機課教學中,任課教師壓力大、學生學習成績卻不樂觀。具體體現為教學質量偏低、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實施計算機教學改革,借助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計算機教學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繼而為國家培養出需求中的計算機人才。
另外,實施大學生計算機教學改革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計算機思維、促進學習能力的培養。具體地,計算機課程的學習不僅可以加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還可以輔助學生更為有效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再者,社會發展需要大學生計算機課程改革的實施予以保障。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都離不開網絡,計算機人才缺口還很大。進行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提高大學生計算機水平是社會的需要,是大學教育的需要。
3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策略
借助于網絡教學平臺實施大學生計算機教學改革,具體地需要從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課程考核方式三個方面予以革新。
3.1 改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內容
大學教師在進行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時候,首先要在思想上除去先前敷衍搪塞的態度。要在不斷提升自身計算機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的基礎上借助網絡教學平臺來指導學生的計算機課程的學習。在教學內容上,需要立足于現有的教材輔以教材外的內容,讓學生真正能夠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的教師們還要定期地召開研討會交流教學心得與教學觀念,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以其順利完成既定的課程教學目標。
3.2 改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積極性
課堂教學是有限的,而大學計算機課程的內容卻是無限的。填鴨式的課程教學方式在很多情況下是迫于教學實際的無奈選擇。借助網絡教學平臺還是計算機課程教學,需要教師將諸如案例教學法、PBL教學法、翻轉課堂等形式的教學方式應用到相關的教學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喚醒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具體地,除了對必要的、重點的知識進行講解,還要向學生進行相關的上機演示。教師要保障在網絡平臺上與學生有足夠的互動與指導,更要在網絡平臺上給學生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源以使學生鞏固學習重點、了解課堂上沒有涉及的內容。
3.3 多層次考核方式,全而提高學生計算機水平
作為一門實用性強的課程,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實施后要綜合考核學生的計算機理論知識與實操能力。借助網絡教學平臺實施計算機教學更應如此。具體地,教師需要綜合考量學生平時成績、實驗成績和機考成績,并可采用一定的比例予以分布。在網絡平臺上,教師也可以根據需要為學生提供相關知識的練習題以備相關學生的需要。給予網絡教學平臺的考試題型也應豐富化以對學生計算機知識進行相對全面的考核。
4 結束語
總之,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并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優勢輔助傳統的課堂教學,繼而讓學生喜歡學、熱情學、主動學、有效學,為學校培養高水平的計算機學生、為社會輸出高質量的計算機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左利云.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J].福建電腦,2015.1:37-38.
[2]繆玲.基于石技術下的網絡教學平臺的社區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研究[J].信息化建設,2015.8:45-47.
[3]葛文英,王愛民,李鵬偉,郭磊,栗青生.基于網絡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J].計算機教育,2010.14.
[4]盧宏煦,覃娜.基于網絡環境的大學計算機課程實驗教學改革分析[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2.2:134-138.
[5]姚旭東,薛亞玲.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6:86-87.
作者簡介
胡明星(1980-),女,湖北石首人,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