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王紅兵
摘 要:本文分析了信息檢索課存在的問題,在研究國內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基礎上,結合應用型獨立學院信息檢索課教學的實踐,設計出“體驗參與式”翻轉課堂教學模型,配合全新的排課設計,著眼在此模型下進行研究實踐,以期為應用型獨立學院信息檢索課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翻轉課堂;信息素養(yǎng)教育;排課
隨著大數(shù)據(jù)和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為主要特征的信息環(huán)境帶來的挑戰(zhàn),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日漸深入,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與課堂設計也呼之欲出。當前,翻轉課堂成為國內外教育改革的新浪潮,為教與學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新思路。應用型獨立學院是以本科教學為主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是關鍵,在互聯(lián)網(wǎng)推動教學改革浪潮中,應用型獨立學院圖書館通過借鑒MOOC課程的相關資料和再造視頻來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研究和實踐,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目標和效果,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1 問題的提出
應用型獨立學院學生興趣廣泛,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但學習自主性差,他們總認為利用手機百度,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對信息檢索課程的學習不重視。信息檢索課程出現(xiàn)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筆者在指導學生綜合利用圖書館紙質和數(shù)字文獻時都會問學生“為什么要了解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對本專業(yè)的書籍和數(shù)字文獻了解嗎?”大部分學生不能明確回答,這說明,很多學生是被動學習,而不是出于培養(yǎng)自己信息素養(yǎng)的興趣,更不是出于拓寬知識面和進一步專業(yè)知識深度學習的目的。
二是,學生更熱衷于選擇手機、PAD上獲取網(wǎng)絡學習資源,造成學生不到實體圖書館來系統(tǒng)獲取紙質文獻和數(shù)字文獻,借書率和到館率逐年下降。他們不僅對信息不評估,而且,一旦專業(yè)課程教師要求學生在圖書館查閱系統(tǒng)的專業(yè)資料時,他們感到不知所措。
三是,學生對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通訊設備有高度依賴性。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通訊設備等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設備對于學生來說已經(jīng)不是新鮮事物,手機、平板電腦、PC和無線移動網(wǎng)絡等已成為他們日常生活和學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產(chǎn)生了高度依賴性,課堂上幾分鐘不看手機,不上網(wǎng)都會讓他們感覺不自在。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設備等已對傳統(tǒng)課堂的正常授課秩序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因此,在理論課中,檢索技術、檢索策略和中圖法等內容枯燥,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造成理論課教學效果不理想。
為了激發(fā)應用型獨立學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正確選擇和評估信息,需要信息檢索課程結合時代特點和學生對手機的依賴來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開發(fā)新的教學方法,以應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挑戰(zhàn),變玩物為學習工具,提高他們的參與性,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 關于翻轉課堂
2.1 含義
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中,課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yè)答疑、協(xié)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把課上課下顛倒過來,學生在課下看視頻、聽講解,課堂上答疑、做作業(yè)。
2.2 “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和意義
在新媒體和新技術背景下,應用型獨立學院信息素養(yǎng)教育深刻認識到,理論課堂不應該僅僅讓學生理解和記憶文獻信息類型、中圖法、檢索技術和檢索策略等圖情知識,而應該用來完成更高階層的實踐、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更實用的學習體驗,讓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目標與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定位更趨于一致,即既有一定圖書情報理論基礎知識和信息素養(yǎng),更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信息檢索與利用技能應用到大學學習不同階段中。因此,改革目的是培養(yǎng)應用型獨立學院本科生良好的實踐技能,強化“自主”查閱多媒體文獻信息,通過師生和生生討論,教師講授與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探究,來提升查找多媒體文獻資料、信息評估和利用能力。
改革將帶來不同的教學體驗,信息檢索翻轉課程中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將課堂“翻轉”到圖書館作為學習時間,并要求學生在圖書館完成該課程“一課一文”的作業(yè),從而學生經(jīng)過完成該作業(yè)的過程中,對圖書館有更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用這樣的形式上課,讓同學們有一個親身體驗和感性的認識,更容易被接受和喜歡,這樣使得學生意識和思維的轉變較之灌輸式的教授更加有效和容易被學生接受,從而科學地學習檢索文獻并利用文獻信息資源來滿足大學學習階段的信息需求。
2.3 作用
翻轉課堂的宗旨在于把課堂交給學生,也就是說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顛覆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主動的獲取知識,完成課程學習任務。同時現(xiàn)代社會對專業(yè)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當下的學生作為學校培養(yǎng)的專業(yè)人才,對于學習的要求已經(jīng)不僅僅是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專業(yè)知識的扎實與否也僅僅是一方面的考核,更重要的是學習能力培養(yǎng),翻轉課堂的應運就是適應這種需求發(fā)展的必然。通過翻轉課堂的體驗式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以適應各種不斷變化發(fā)展的新形勢,與時俱進。
3 翻轉課堂教學改革重點
3.1 找出理論課內容難點
信息檢索課理論課的文獻信息類型、中圖分類法、 按“類”找書、按興趣找書、檢索技術與檢索策略、移動電子圖書閱讀等教學內容,教師講解容易,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時,操作難。
3.2 教學模型的創(chuàng)新
信息檢索課程在制定新教學模型前,對傳統(tǒng)教學的課時分配和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梳理,調整課內外時間,將課堂時間用來于體驗實踐課教學,課后進行考核。
新的教學模型制定后,學生的學習思路由課堂聽,課后可做可不做的實踐和無考核狀況,轉變?yōu)檎n前自學教學視頻和講座,閱讀教師推薦的電子書,自主制定檢索策略,生生交流討論;圖書館現(xiàn)場檢索,師生、生生協(xié)作探究,自主完成檢索項目任務,直至撰寫一課一文和考核。
3.3 新的排課設計
編排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課表是改革教學運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合理、高效、規(guī)范地編排課程是信息檢索課教學管理的重要工作。基于當前高校排課現(xiàn)狀,筆者立足于理論課+實踐課+理論課的構建、理論課表和實踐課表統(tǒng)一輸出、實踐課進程安排表的輸出等實踐,摸索出符合“翻轉課堂”的排課方法。
第一,進一步減少理論課時。根據(jù)新教學模型,重新梳理和調整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的比例,將減少的理論課時分配到“翻轉課堂”中。
第二,構建“理論課 – 實踐課 – 理論課”排課新模式
依據(jù)新教學模型,教師在翻轉課堂前需將自制的教學視頻和微課等內容要強調給學生。因此,排課時,須將理論課表和翻轉課堂的課表統(tǒng)一輸出,以編排理論課表的模式編排“翻轉課堂”環(huán)節(jié),將理論和實踐授課情況整合在一張課表上。
第三,分派翻轉課堂班級給圖書館員
“翻轉課堂”教學改革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將課堂翻轉到圖書館后,課程主講教師無力承擔解答每個學生的問題,為此,圖書館員將分擔一部分班級的教學工作來進行現(xiàn)場指導。在排課時,整合班級并分配班級給圖書館館員,成為排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除了班級課表(指導教師課表)還有教師課表、實踐課表,都能共享教務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庫資源,數(shù)據(jù)具有關聯(lián)性,方便查詢和檢查。
具體來說,課程每周一次理論課一次上機課,交替進行,這樣安排目的在于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增強學生的操作技能,形成循環(huán)立體式教學,前一節(jié)課學習的理論知識能夠在上機課立刻得以實踐練習,前一周課程準備的資料和獲得的能力幫助順利進行后續(xù)的課程,前后聯(lián)系循序漸進,使學生掌握起來更加容易。通過這樣的循環(huán)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接觸科學研究,能夠快速準確的掌握專業(yè)文獻信息檢索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反復的練習中吸收為個人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的能力。
新的排課設計保證了理論、翻轉課堂和上機課教學管理的統(tǒng)一性和科學性,實現(xiàn)了教務處、圖書館兩級管理和4類用戶( 教務處、圖書館、教師、學生) 的相互操作,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的網(wǎng)上翻轉課堂計劃、安排實踐、實踐成績和評教等全過程的自動化管理,為翻轉課堂教學改革順利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
4 結語
通過信息檢索課的翻轉課堂改革,強調了:
4.1 課程環(huán)節(jié)“翻轉”,學生自主體驗式學習過程
從教師課堂講授,翻轉到讓學生親自到圖書館體驗檢索的實踐學習,將“圖書館深度體驗檢索”納入到“信息檢索與利用”教學大綱中,專門分配3學時用于完成體驗實習。學習過程包括:聯(lián)機檢索目錄的圖書查詢、按照《中圖分類法》館藏布局進行圖書查找、紙質圖書的借閱及電子圖書的下載等,使學生在圖書館獲得需要資料有完整的體驗過程。
4.2 三方的思維轉變
4.2.1教師的思維轉變:強化討論、引導和互動
對教師的課堂教授來講,學生們在課堂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缺乏主動性,被動聽課,教學效果差。
課堂“翻轉”后,在教師的現(xiàn)場指導下,學生在圖書館親自體驗,獨立完成課堂上布置的學習任務。
首先,討論更具針對性。體驗完后,回到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體驗感受討論,學生們主動發(fā)言,提出體驗中的困惑,教師則針對問題,提出多途徑解決方案供學生們思考,像做游戲一樣去討論收集文獻資料的過程。
其次,加深了對“翻轉”的理解。教師認識到“翻轉課堂”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用省下來的課堂時間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的分析、評價和利用等高級學習能力。在改變的過程中,盡可能利用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相處的時間,提供高質量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完成學習目標。
第三,互動深化。在“一課一文”中,學生會總結體驗過程,提出書面的建議、困惑和疑問,這些內容恰好為“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的翻轉課堂進一步完善和改進反饋了真實信息。
4.2.2圖書館員的思維變化:指導和提升服務水平
第一,圖書館員是指導老師。“信息檢索與利用”翻轉課堂遷移到圖書館后,每位圖書館員都是指導老師,指導學生在圖書館體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疑問及“一課一文”的批閱。
第二,圖書館員進一步加深了學生需求的了解。“翻轉課堂”教學改革使得教學活動與圖書館服務工作實現(xiàn)了對接。圖書館員通過面對面指導和作業(yè)批閱,更加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需求,為讀者服務工作提供了真實內容,服務更具針對性。
第三,由“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作為指導教師,不僅大大拉近和學生的距離,還提高了館員的服務意識,由被動變?yōu)橹鲃訛閷W生服務。圖書館員的整體業(yè)務素質得到提升。
4.2.3學生的思維變化:變“被動”為“主動”、全面了解學習資源
一是,學生思維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學生通過圖書館體驗實習,對圖書館有了全面了解,用這樣有親身體驗和感性認識后,更容易被接受和喜歡圖書館,因此,他們會更經(jīng)常來到圖書館看書學習,使圖書館文獻資源得以充分利用。
二是,從初步認識到全面掌握。通過圖書館體驗實習,提高了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對獲取和解讀信息有了全新認識,在今后的3年學習中要用課程學到的技能去解決學習和生活問題并做出正確決策。
三是,讓圖書館成為了學生們更愿意光顧和學習的地方。既能完成自己興趣項目任務,又協(xié)助專業(yè)課程教師要求學生來館查閱專題資料的學習,解決了學生既往的檢索難題。這樣,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綜上所述,信息檢索課“翻轉課堂”教改模式,通過分析信息檢索課具體存在的問題,來找準改革重點,制定相關改革目標,進行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和一系列實踐。通過此項改革,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紅兵,韓夢. 翻轉課堂在獨立學院信息檢索教學中的研究和實踐[J]. 四川圖書館學報,2016,03:50-52.
[2] 閆華. 翻轉課堂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學周刊,2016,20:113-114.
[3] 鄒搖亮. 翻轉課堂本科教學實踐效果的影響因素[J]. 現(xiàn)代交際,2016,07:85-86.
[4] 彭靜,李倩. 中西方文化英語拓展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海外英語,2016,16:63-64+70.
[5] 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 信息化環(huán)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 開放教育研究,2013,01:58-64.
[6] 馮宇. 高校排課業(yè)務流程的分析與探索——以寧波工程學院為例[J]. 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6,02:127-133.
作者簡介
張文娟(1983-),女,本科 助理館員,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圖書館館員
王紅兵(1963-),女,本科,副研究館員,四川大學錦城學院圖書館館長,研究方向:信息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