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盼盼
摘 要:由于基礎薄弱,中職生普遍存在英語學習困難的問題。傳統的講授法不利于提高中職學校英語教學的效率與學生的興趣。文章基于問卷調查和教學實踐,探討了社團互動學習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結果表明,社團互動學習法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學模式;社團互動學習法
一、中職學校英語學習存在的問題
為了解中職學校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筆者對所在學校部分班級開展了一項匿名的結構性問卷調查。調查問卷涉及10個英語學習問題,共有153名學生參與調查。
統計分析顯示,91%的學生覺得英語重要,45%的學生想學好英語,7%的學生對英語感興趣。無人自認為英語好,35%的學生自認為對英語一竅不通。87%的學生認為從未努力學習英語,20%的學生說自己無英語學習天賦。大部分學生希望教學能與生活緊密相連,輕松有趣。部分學生希望英語學習能與專業相關,方便工作。91%的學生希望課堂教學輕松愉快些。
通過這項調查可以得出,學生們喜歡在輕松有趣的環境中學習。傳統的講授法使得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目的是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知識。中職生不存在升學壓力,對他們而言,英語學習是為了日后的生活與工作。過多的理論知識只會讓他們覺得英語很難。
二、社團互動學習法在中職英語學習中的應用
1.社團互動學習法概述
社團互動學習法出現于 20世紀60 年代初期的美國,是由美國芝加哥Loyla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查爾斯·柯侖借鑒心理學中的一些理論和實踐方法而提出的一種外語教學法[1]。這是一個開放靈活的系統,主張教師在編寫教材、制訂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真實的英語水平、所學專業、生理和心理發展需要[2]。
在社團互動學習模式的課堂上,學生們能自由走動、討論和提問。教師指定某一日常話題,在適當的指導和演示后,學生們開始自由進行簡單的對話,完成相關任務。當然,課堂紀律不能忽視,這就要求教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在教室中走動,既能觀察學生表現,及時提供幫助,又能維持班級紀律。
2.社團互動學習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以下為筆者在教授英語點餐時的例子。為了提高參與度,筆者與學生一道列出相關食物的單詞和點餐時會用到的句型,學生們亦可自主補充。
在熟悉了詞匯和句型后,活動開始。幾名學生扮演餐廳服務員,其他的學生則為顧客。他們將抹布、黑板擦和粉筆等工具當成道具,在進行對話的同時,也創設了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每位學生都在看、都在聽。大家在笑聲中學了簡單的詞匯和句型。參與表演的學生不僅鍛煉了自己的英語口語,也發揮了自己的表演才能,獲得了同學和老師的肯定,有助于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作為觀眾的學生,也會覺得英語其實并不難,有益于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通過這個實例我們可以看出,社團互動學習法是低目標、高參與度的模式。
3.新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當前,普遍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偏差導致了畸形的教學和學習。因此,科學、合理、可行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其目標是要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在社團互動學習模式的指導下,相應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是強調學生能夠寫對幾個單詞和幾個句子,能夠較完整地朗讀幾篇對話和文章,能夠根據創設的情境進行簡單的對話。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其他指標還包括簡單翻譯、閱讀理解與無命題作文等。
三、結論
本文根據中等職業學校的情況,探討了社團互動學習法和與之相關的教學評估體系,提倡該學習模式和評估體系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和改進。中等職業學校應著手英語教學改革,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
參考文獻:
[1]劉澤海.運用社團學習法解決外語學習焦慮[J]. 科技信息(教學科研版),2008(7):23-24.
[2]楊存娥.對社團學習法的解讀[J]. 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版),2009,28(1):101-102.
(作者單位:杭州汽車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