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燕
【摘 要】時代的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標為當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制定了教學目標,新課標更符合當今時代發展的潮流,也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為培養高素質人才之路指明了方向,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應該以新課標為指導,應時而變,創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 教育理念 教育方式 實踐 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18
思想政治教育對孩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重要課程,能夠開闊學生的生活視野,豐富社會知識,增強其思辨能力。小學政治教育內容主要是想思想品德教育方向傾斜,注重塑造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美德教育;初中政治課程增加政治內容,但總體上內容較為單一;而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內容涵蓋面廣,涉及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諸多基本知識,將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哲學等內容都納入其中。
傳統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過于偏重于知識背誦,應試教育的急功近利特征明顯,思想政治課堂呈現老師講解、學生背誦、考試“三分天下”的局面。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有所變化,學校教育也相應的做了一些改變,較多的考慮到素質教育的實際需要和孩子的全面發展。但是這些努力還遠遠不夠,一些老師的教育理念仍然比較傳統,無法與新時代的教育方式相掛鉤,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我們應該看到,雖然高考改革舉步維艱,巨大的高考壓力對于高中生來說并沒有得到實際的緩解,高考對于高中教育改革的負面牽制作用仍然顯著,但是,這并不影響我們不斷提高教育水平,“以人為本”而不是“以考試為本”的教育方式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本文就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水平做了一些探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要想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首先還是要轉變教學理念。
因為具體的實踐活動是以思想為指導的,一定的社會生活產生一定的社會思想,而社會思想又將反作用于社會生活。在落后的思想指導下,不可能采取新潮且高效的教育方式來開展教育實踐。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包含唯物論哲學思想內容,教師在教授學生哲學知識的同時也要學會將這些哲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更新教育理念,以先進的教育理念從事教育事業。先進的教育理念,一方面來自于教師自身的學識修養,另一方面來自于借鑒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對社會發展和學科動態保持時時關注,利用網絡、書籍以及專業培訓等來豐富自己的學識,開闊視野,以形成先進的教育理念。
第二,有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就有了指導思想,在此基礎上還要對教育方式進行大膽創新。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僅限于知識背誦和考試高分,狹隘的教育目標和短視的教育方式只會把孩子變成高分低能的“怪物”,思想政治教育是對孩子人格、品行、“三觀”進行塑造的重要課程,重點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是為他們將來更好的在社會上生活而設立的課程,應該更加突出實踐性。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吸收借鑒大學教育的某些實踐經驗,如大學中的模擬聯合國和法學專業的模擬法庭,大學模擬法庭是法學專業的學生以模擬的形式參加法庭辯論的實踐形式,在模擬過程中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大腦中儲備的法學知識,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力量。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法律、哲學、社會學,甚至是思想政治內容都可以通過模擬辯論來得以實踐,通過情境化的模擬現場,讓學生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踐活動。實踐化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學生牢固靈活地掌握書本知識,實踐使簡單背誦的知識內化為持久的記憶,同時,實踐的過程能夠激發學生創造性學習的潛力,使得學生理解和背誦書本知識更加容易,其他形式的課堂辯論也可以作為豐富教學方式的有效途徑。
此外,可以用適當的方式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真正的社會實踐中去,比如開展問卷調查活動,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在校外的一定范圍內圍繞某個思想政治話題開展問卷調查,這種社會學調查方式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在探尋問題、總結報告的過程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是正確的符合社會發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只有讓書本上的思想政治理論通過實踐得以內化,才能避免教育的“虛偽性”,反駁“教育無用”論,從而培養出高分、高學歷、高素質兼備的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第三,新課標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所謂的教育生活化其實就是強調教育實踐性的升級。
如前所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應該重視思想性與實踐性的統一,有很多實踐性的課程設計和活動涉及可以供學生參與,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大有益處。但是,就如一件人工雕刻的石雕一樣,這些課程設計和活動涉及有著明顯的“刀啄斧鑿”的痕跡,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仍然具有課堂意識,這樣一來,刻意化的實踐活動會使得知識的內化效果大打折扣。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學好知識,更好的實現知識內化,完善個人品格,提高綜合素養,就需要將思想政治生活化。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呢?這需要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既然是生活化,就最好以引導實踐為主,減少老師和家長的參與。具體來講,一方面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就某些易于實踐的知識有意的與實際生活相掛鉤,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覺地去觀察,進而自發地去實踐;另一方面,家長要和老師多溝通,即使了解學生的課程進展,進而在家庭中合適的機會引導學生或與學生共同完成某項實踐,比如在家里看新聞的時候,播報“兩會”,家長就可以就此新聞向孩子“請教”相關的思想政治知識。生活處處是實踐,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都能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教書育人,育人是核心中的核心。因此,筆者認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因該著重強調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無論是品德教育還是其他理論知識,只有在實踐中內化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才能真正起到教育該有的意義。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理念是指導,行動是方式。認識源于實踐,而實踐又促進認識,二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一味的知識背誦必然不如背誦與實踐相結合收益更大。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途經有很多,筆者在這里僅從實踐性的角度進行討論,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