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明
【摘 要】提升針對性是新時期教學所提倡的,也是學生更好的學習所需要求。圍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組織教學,是一個良好的切入點,本文就圍繞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組織教學的一個具體有效措施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小學生 積極性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131
我們可以將積極性視為人們從事一種活動的精神狀態,也可以視為一種行為表現。積極性表現出人們對做一件事情的熱情,對促進事物的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我們一直都在談語文學習是如何的重要,而只有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才能為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基于此,本人對如何激發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進行深入探析。
一、以學生順利掌握知識點為激發學習積極性的關鍵點
學生課堂學習的直接目的,就是能夠順利的把握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知識點,學生在獲取知識點過程中的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到學生知識點獲取的效率,學生是否能夠順利且有效的獲取知識點,也直接影響到學生在獲取知識點時的積極性。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如果教師講解的知識點能夠順利的為學生所掌握,學生的臉上會洋溢出幸福的微笑;反之,如果學生在掌握教師所講解的知識點時困難重重,最終也沒有理解教師是在講什么,那么,學生的臉上就會布滿“愁云”。兩種不同的學習結果,會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完全不同的感受,前者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后者使學生變得更加消極,信心逐漸喪失。因此,為了使學生從內心產生一種想要獲取知識的欲望與積極性,教師就要在如何使學生更加順利的掌握知識環節多多思考,既幫助學生很好的掌握知識點,也達到提升學生獲取知識的良好精神意志的目的。
二、結合小學生的特點激發其語文學習積極性
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都不一樣,因此,能夠激發其學習積極性的誘因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小學語文教師只有選擇與小學生的特點相適應的誘因,方能收到最理想的效果。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興趣愛好等都有明顯的年齡特點,而為了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建立在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之上,就需要教師首先對小學語文教學之外的內容有更加廣泛的了解,其中之一就是小學生的特點,而為了達到這樣一種水平,教師只讀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等相關的書籍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觀察與研究,這樣才能獲取最為有效的資料,并結合小學生最為實際的特點采取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措施。
一些小學語文教師能夠深刻的明白激發學生積極性的重要性,并且也力求能夠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但是由于沒有對學生這個最大的實際引起重視,導致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效果并不明顯,這就需要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過程中做出一定的轉變。
三、創造小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不竭動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想要使學生表現出較強的積極性,需要有一定的動力助推。本人在教學實踐中,不僅僅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起了重視,還一直在研究能夠使學生長久的對學習產生積極性的動力,本人發現,興趣就是一個能夠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持續不斷的提供動力的有效途徑,這就啟發廣大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學生語文學習方面興趣的培養。
一些學生可能對語文學習比較敏感,因此,可能在教師沒有做大量的引導工作的基礎上,就能夠對語文學習產生十分濃厚的興趣。而另外一些學生對語文學習卻并不是那么的敏感,導致學生認為語文學習較為枯燥無味,因此,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產生,對于相當一部分學生而言,都需要教師對學生做一定的引導。在教學實踐中,不少奏效的方法對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都有很大的幫助,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的需要及學生的需要,努力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而以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以明確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們經常將目標比喻成人生前進的指路明燈,可見目標對人們的發展與進步具有很強的指引作用。為了使學生以一種更加積極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本人一直在思考多種多樣的方法,在思考的過程中發現以目標為指引應該十分奏效,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目標的制定及一定的嘗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學生無目的的學習不僅是低效的,而且是沒有動力的;如果教師為學生制定了明確的學習目標,那么,即使原來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不高的學生,也會變得十分主動。例如:本人要求學生背誦大綱要求學生進行記憶的課文或者段落,如果不提出學生的記憶目標,尤其不對學生學習的時間加以限制,那么,學生可能思想十分懈怠,久久難以背誦。如果教師制定了學生的記憶目標,要求學生在規定的幾天時間內能夠熟練掌握,那么,學生就能夠更加主動的花費時間進行記憶。當然,教師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應該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興趣結合起來,否則制定的目標可能會給學生帶來壓力,只有學生能夠接受并感興趣的目標,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對學生的指引作用。
五、通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產生,既可以是基于語文知識點內部的一些因素,也可以是基于語文知識點外部的一些因素。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有效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一些外部的因素。
提出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達到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效果,并不是沒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小學生有很強的向師性,在心理上十分的依賴教師,不管是從知識層面上,還是從情感層面上,都十分的信賴教師。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回應如何,就直接影響到師生關系。如果教師對學生十分冷漠,那么,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就會逐漸的疏遠,學生對教師的情感狀況,會直接影響到其對語文學習的情感狀況,疏遠的師生關系,必然降低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激情。反之,如果師生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就會拉得很近,學生對教師的信賴,就會延伸到語文知識的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獲取語文知識成為一種享受。因此,教師要對通過良好師生關系建立的環節,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引起重視。
本文從調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的環節,去組織課堂教學展開了論述,希望能夠成為教師更加有效的教學,與學生更加有效的學習的一個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