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人品修養乃謀事立業之本,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領導干部的人品修養不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而且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關鍵詞:新時期;干部;修養
人品修養乃謀事立業之本。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有些人在關鍵時刻把握不住方向,在重大原則問題上分不清是非,經不起考驗,墮落成為社會的蛀蟲和罪犯,其原因固然多種多樣,但根本癥結是忽視了人品修養。可見,加強人品修養不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而且也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一、德才兼備,把道德高尚作為人品修養核心
領導干部的權威是由權力性因素和非權力性因素構成的,其權威大小,固然與職位高低不無關系,但真正的權威,不是來自權力,而是取決于領導干部的道德情操,取決于領導干部的人格力量。領導干部的道德蘊含著巨大的感召力,古人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道德建設中,領導干部不僅應是有力的倡導者、組織者,而且首先應當成為帶頭的實踐者。從一定意義上講,領導干部的道德是一面鏡子,人民群眾往往通過這面鏡子來審視和評判我們的黨和社會制度的優劣。在道德建設上,主要提倡:
第一,要光明磊落。光明磊落的品質來自無私的心底,“心底無私天地寬”,一個人只有拋開私心雜念,才能表現出坦蕩正氣。在對待重大問題的態度上,要旗幟鮮明,態度明朗;在平常的政治生活中,要光明正大,不拉幫結派,不投機取巧。在實際工作中,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必行,行必果。
第二,要胸襟寬闊。這是領導干部人品修養的重要心理品質,是黨性觀念、覺悟程度和道德修養的綜合反映。一個胸懷狹窄,缺乏涵養,遇事斤斤計較的人是不可能很好地團結那些與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的。只有胸懷廣闊,氣度宏大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對那些反對自己以至犯嚴重錯誤的同志,不計前嫌,不報私仇,甘為人梯,顧全大局。
第三,要愛民親民。愛是道德的靈魂,是道德情感的具體體現,意味著對他人的尊重、關懷、幫助和自我奉獻與犧牲。領導干部就是要始終保持這樣一顆滾熱的愛民之心,對群眾的情感要有親切感,對群眾的疾苦要有責任感,對群眾的事業要有使命感,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真正把愛心獻給人民。領導干部向人民傾注的愛,人民是不會忘懷的,同時,它可以轉化為人民對黨、對事業的愛。
二、位為民正,把理想信念作為人品修養的方向
人無忠信,不可立世。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可以這么說,是否有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直接決定著一個人能否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之所以能拋頭顱,灑熱血,就在于他們有著崇高的人生追求。他們追求的是勞苦大眾的翻身得解放,是實現全人類的美好理想。在今天同樣需要革命前輩這種崇高的追求和信仰,有了這種追求和信仰任何考驗都能經受得住。而作為和平時期的領導干部要把是否甘愿為黨和人民事業無私奉獻,是否實實在在為民辦實事作為人人生的追求和衡量人品修養的基本準則,為此就要淡泊名位,端正“官”念,強化無私奉獻的意識。
領導干部要視名利淡如水,看事業重如山,應該把權力看成是為人民服務的一種工具,把擢升當成是增加為群眾辦實事的機會。與此,我們還要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與黨和人民利益的關系,當自身利益與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發生矛盾時要舍得自身利益,“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正是對領導干部的一種考驗。
三、權為民用,把公正廉潔作為人品修養重點
公正和廉潔是一對孿生兄弟,公正需要廉潔,廉潔才能公正。領導干部要做到公正廉潔,最根本的就是要傲到“權為民用”。權力可以是事業成功的階梯,也可是滑向罪惡深淵的山脊。
首先要掌好權。應該要認識到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是用來為人民謀幸福的.“官位”是為人民服務的崗位,“權力”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而不是用來作為謀取個人利益的資本。因此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為黨和人民掌好權。
其次要用好權。不斷加強世界觀、人生觀改造是領導干部用好權的前提條件。我們許多革命前輩在這個問題上以堅定的立場,保持了可貴的高風亮節,他們權重一身,清貧一生。在電視中看到,有位老革命家當年在敵區為黨秘密籌得一些經費,換成金條,裹在腰里,輾轉千里,送回根據地,這種腰纏金條而不私的精神與現在一些人“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卑劣心態形成多么鮮明的對比。
第三要護好權。對于權力不但要用好,而且要護好,維護權力的尊嚴,護不好權,就談不上用好權。
四、提倡“慎獨”,把“四自”作為人品修養的關鍵
廣大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在各方面,在任何時侯以身作則,樹立好的榜樣,要求別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別人做的,自己堅決不做。為此,我們要把“四自”作為加強人品修養的重要環節,不斷完善自己、純潔自己、提高自己 不斷加強學習,加強人生觀、世界觀改造和黨性鍛煉,多講自律,提倡慎獨。作為領導干部處在領導位置上,即使有點毛病作為下屬或一般群眾都不便去講,這就必須要求領導干部必須有高度的自律意識,以自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只有自律,才能使領導干部自覺忠實地履行為人民服務的義務;才能使領導干部在社會上眼花繚亂的誘因面前不打敗仗。人品修養特別要在“隱”處,“微”處下功夫。最隱蔽的行為,最細微的舉動往往最能顯示一個人的靈魂,領導干部單獨工作,獨立活動的時間相對比較多,能夠做到“慎獨”尤為重要。有的領導干部犯錯誤,其過程無非兩個方面:一方面別人“演變”了自己,另一方面自己“演變”了自己。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不斷增強拒腐防變的“內功”,以黨紀、國法、政策規定為準繩,經常地檢查反省和約束自己,防微杜漸,一旦發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立即改正,這樣才能夠始終保持良好的人品和形象,就能夠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五、利為民謀,把“六戒”作為人品修養牢記心里
一戒“貪吃”。“吃”乃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但做官者若不講求吃之有據、吃必守法,象有的官員那樣,早餐吃大家的、中餐吃朋友的、晚餐吃國家的,整天沉醉于吃請、請吃當中,形成自家的飯基本不吃、自己的錢基本不用、公家的朋友的錢亂吃亂用的貪吃貪占之風,則必然會吃掉官威、吃掉民心,敗壞自身形象,敗壞官德官風。
二戒“貪玩”。“玩”是休息的一種基本形式,是調節工作與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但玩是有尺度和界限的,是需把握時機、場所和內容的,倘若玩物喪志,放棄思想道德的防線,則必然會導致當前群眾評價懶干部所形容的那樣:“上班只是轉一轉,工作只是看一看。”“干工作總是挑肥揀瘦怕累,抓學習乃是沒精打采無味,鋪金花、打麻將、進舞廳、吹閑牛卻是三夜五夜不累。”其結果只能是害己又害人,損害黨和國家的建設大業。
三戒“貪杯”。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喝酒也本屬禮儀之舉,而且少量喝酒也確有舒筋活血之功效。但若喝酒貪杯造成過量,其后果和影響是可想而知的。貪杯身亡的有之,酒后失控違法的有之,酒后失言造成損失的更是比比皆是。因此,為官者喝酒必須慎之又慎,切勿貪杯。
四戒“貪色”。“色”乃人之情欲,正常的情欲是人的本能和生理需要。然而,隨著西方腐朽生活方式的侵入,不少為官者卻經不住美色的誘惑,成為石榴裙下的俘虜。因貪色,有的妻離子散,有的喪權誤業,還有的侵吞國家財產、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等等。十八大以來查處許多高級領導的教訓,足以引起各級官員保持清醒的頭腦。
五戒“貪財”。物質上的需求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而且這種需求將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提高。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做官者必有相應的待遇,這是國家和人民給予的取財之路。然而,有些做官者卻拿著人民的俸祿干著侵吞國家和人民財產的勾當,最終必然會遭到人民群眾的反對,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六戒“貪權”。為官必用權,無權不成官,這是古往今來最普遍的道理。但無論大官小官,用權都是有其規范的范圍、原則、標準的,然而在官場上侵權貪權者卻屢見不鮮。小者傷害同志團結,致使領導集體合力弱、動力差,障礙單位建設的發展,大者則破壞官場形象,以權謀私貪污受賄,成為敗壞官德官風的腐敗之官。“貪權”當戒,萬勿小視。
作者簡介:王小紅(1969.12-),女,漢族,湖南衡陽人,大學本科,政工師,長期從事工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