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 要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體育理論課教學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因此,對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改革的研究具有重要性意義。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觀察法、訪談法等方法對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程教學改革現狀進行歸納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提出可行性建議。旨在于全面系統地對普通高校體育理論教學的現狀進行了解和評價,希望可以為普通高校體育理論教學改革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高校 體育理論課 存在不足 建議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1體育理論課教學改革現狀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明確指出:“體育課教學應當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教學內容應當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體育課的教學形式應當靈活多樣,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觀察了解體育理論課程教學現狀等發現,目前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出現了新局面,同時也暴露了不同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體育理論課的教學一直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實際教學當中,部分體育教師認為體育理論課的教學沒有什么實際意義,體育課的重點就是教會學生們掌握運動技能。在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主要采用照本宣科“注入式”進行體育理論知識教學,使原本乏味的理論知識,再利用這種單調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的話,更容易使學生們失去對體育理論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產生消極的態度。這導致了體育理論教學滯后,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發展出現不平衡的狀態。
1.1高校體育理論教學改革所取得的進步
張學領、仵美陽等人都對網絡體育教學系統的設計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如何將網絡資源整合到體育教學中。上海交通大學已經初步建設本校學生體育文化網絡學習平臺,學生自主學習體育理論與文化課程獲得理論學分。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成為了信息快速傳輸的媒介,因此將網絡信息應用到體育教學中,給體育理論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生命,打破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高校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可以較為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2高校體育理論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不足
1.2.1理論實踐不統一
通過文獻調查發現,大多數高校體育教師對體育理論課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時,體育理論課教材與實踐課教材不能統一,理論教學的內容缺乏系統性和可行性,致使部分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既抽象、單調又枯燥又乏味,學生沒有聽課興趣,體育理論課程教學缺乏實效性。
1.2.2教學時數不足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明確規定高校體育理論課程教學的學時必須要達到全部課時的12%以上。就目前高校來說,大多數高校每周只安排兩個學時的體育課,也就是說每個學期會有36個學時的體育課程,而按照比例算的話,體育理論教學的課程應該是4個學時,而大學生在這僅有的4個學時中是不可能了解并掌握好其應該掌握的體育理論知識的。
1.2.3教學手段單一
目前,高校體育理論教學多采用“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課堂授課形式。這一教學方式過于單調,在很大程度上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體育理論學習成為一種被動接受的呆板程序,導致理論課的教學效果不佳。
1.2.4體育理論課考試形式單一
從體育理論課考試的內容來看,考試題目與體育實踐活動不相統一,學生只是考前突擊應付考試,考完就忘記了,更不用談實踐應用了。這種考試方式不利于解決大學生對體育鍛煉與健康的認識問題,很難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也是目前導致大學生在走向社會以后逐漸放棄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根本原因之一。
2建議
2.1提高體育理論教學地位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大學體育是學校體育的最高級階段,做好大學體育工作是一項重要任務。大學生對體育的重要認識和對相關體育知識的學習絕大多數來自于體育理論課的學習,學校和老師應該對體育理論課堂教學安排做出整體規劃,使體育理論課的教學與體育實踐課的教學相結合,互相促進,共同發展,讓學生們在掌握基本運動技能的同時可以快樂地學習體育理論知識。
2.2增加課時數
通過適當的增加體育理論課時數,來讓學生們更加了解某項體育運動,豐富相關的體育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們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體育理論教學時數為達到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提供了有效保障,使高校學生充分的認識體育的功能作用,了解體育的價值。
2.3探索教學新模式
在當前“互聯網+”大背景下,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將互聯網有機的結合到體育教學中來,最大限度的發揮體育理論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大膽的突破傳統的體育實踐課的安排,通過求知創新和學習理論知識與練習體育運動技能密切結合來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
2.4不斷豐富教師理論知識儲備和強化理論授課能力
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執行者,若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和知識儲備不夠,再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也不能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即體育教師應該不斷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年輕教師多向年長教師學習,教學經驗不足的教師多向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共同學習并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2.5完善課程評價體系
體育理論課程評價體系最基本的形式就是體育理論考試,所以就制定一套完善合理的體育理論考試顯得尤為重要,體育理論考試是對學生學習成效的一種評價手段,它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們掌握基本有效的科學鍛煉方法,體育保健知識和健康養生知識等,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形成自主鍛煉的好習慣并且可以有效的對自己的鍛煉情況進行監督與評價。為了激發學生們課下對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體育理論考試的最終成績不能單一的靠幾個考試題目和一張試卷決定,要制定多維度的評價內容。
3結論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改革在體育教學改革中還處于不成熟階段,然而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現狀與達到《綱要》的內容還相差一段距離,主要表現在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形式單調,教學課時數較少,考核評定手段單一,導致了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存在的意義較小,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重新思考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改革的重要性,不斷探索出新的體育理論教學模式,將體育理論教學更好的融入體育教學當中,體現出體育理論教學存在的最大價值,達到體育教學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