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花
【摘要】近幾年,新課程教育改革的進程在不斷加快,廣大教育人士開始注重新型教育方法的研究與實踐。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基礎。在傳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因課堂教學形式與手段的枯燥乏味等諸多原因,導致教學效果較差。本文擬結合自身的課堂教學實踐,試圖將基于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策略展開簡單的分析,以期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快樂教育理念;小學語文;教學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開始重視學生的全身心健康發展,開始將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而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教師未能充分運用靈活生動的教學方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大多數情況下,學生是在枯燥、乏味的課堂氣氛中被動接受教育,無法感受到語文學科的真正魅力,而將快樂學習的教育理念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導思想,可以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從而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一、快樂教育理念的內涵
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深刻地揭示了快樂教育理念的意義。但后來受不同時代社會文化的影響,這一理念在傳統教學中漸漸缺失——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以教師授課作為主導、學生作為教學的客體進行被動學習,無法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樣導致了課堂教學的枯燥無味,學生大多無法感受到語文學科的內在魅力,從而降低學習熱情以及積極性。利用合理的教學方式進行小學語文教學,能充分滿足小學生的認知需求以及發展規律,這樣不僅可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信心,促進學生獲得全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快樂教育理念既是對傳統教育理念精華的良好傳承,更是利用傳統教育理論精華結合現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創新。
二、基于快樂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策略
(一)利用肢體語言,提升教學內容趣味性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的大多是“填鴨式”教學方法,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與小學生活潑、愛動的天性相悖,降低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為了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善于運用肢體語言來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好動的天性得到抒發。
例如教師在進行《金色的草地》一課教學過程中,可在正式開始上課之前,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與蒲公英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教學課件等。上課時,首先教師應將收集來的圖片、視頻、文字等教學課件展示給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情境,從而引入新課。
師:“通過觀看圖片,同學們是不是感受到蒲公英特別有趣啊?接下來老師便帶領大家學習更有趣的東西好不好?”利用語言,增強了學生求知欲與好奇心,再通過教師適時、生動的引導,把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課堂上來。
師:“在文章中,有許多動詞可以用肢體語言進行表達,你們找出來是哪些了嗎?”
生1:“收攏。”
生2:“徐徐。”
接下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利用肢體語言將動詞進行演示,在讀到“蒲公英”這個詞語時,用小手表示蒲公英的盛開與凋謝,手指張開為花開,攥成拳頭為凋謝……學生在演示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創造力,這有利于學生充分地感受快樂,激發興趣,同時還可以通過動作演示增強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加深學生對教材文本的理解。
(二)活用教學游戲,增強語文課堂互動性
愛玩是兒童的天性。但傳統的語言課堂教學中,教學形式的單一、教學氛圍的枯燥、教學內容的單調等,無一不是違背了兒童的天性,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感受到真正的樂趣。久而久之,許多學生便對語文課堂甚至語文學科產生了厭煩的心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兒童愛玩的天性,通過課堂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并有效幫助學生集中精力進行學習,克服學生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的心理年齡缺點,從而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生字詞的過程中,可以采用走迷宮的小游戲。教師在上課之前將需要學生學習的字詞貼在黑板上,并列成一排,將字詞的位置作為基礎畫成迷宮。在畫迷宮時,教師應將迷宮設置得簡單一些,這樣才不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畫好迷宮之后,讓學生參與走迷宮小游戲,并選出正確的生字詞。
(三)善用成果激勵,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
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的制約,其心智還未成熟,且內心較為敏感、脆弱,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教師應充分注意學生的這些特點,善于創造有利于促進學生快樂學習的條件,讓學生快樂地學,學得快樂。首先,教師可以采用語言激勵辦法,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例如在學生答對問題或是成功解決問題之后,教師可以利用語言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與重視,提升其學習自信心,從而更加快樂地進行語文學習。其次,教師可以在教室設置“學習成果展示欄”,把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的一些成績在“展示欄”上進行展示,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成績,提升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總而言之,快樂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是教師樹立先進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正確引導,充分運用肢體語言、課堂游戲、學習成果展示等多種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以“快樂”為主線,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并充分體驗學習過程的快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力,從而全面有效地提升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夢游,朱華.快樂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9).
[2]穆甜甜.“快樂教育”理念下的韓國小學漢語課堂教學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