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曼莉
【摘 要】地理是一門重要基礎課程,由于它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性質,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怎樣才能學好高中地理呢?學習高中地理的方法很多,每個人的方法截然不同,接下來從以下幾點來談談。
【關鍵詞】高中地理 構建 營造 開展 注重 練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0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動力。高中地理本來對學生而言就難以理解,上課時學生難免會感到枯燥,就此情況,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原則。新課程改革要求公平地面向每一個學生,然而課堂時間有限,班級容量較大,在開展合作探究環節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單純追求教學形式,而教學質量不高的問題。
因此,教師在組織合作探究教學時,應該針對學生實際,合理設計教學過程,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提高。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設計合作探究環節時,教師可以注意以下幾點:根據座位或者興趣愛好形成討論小組,由組員確定組長代表小組發言;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該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并具有層次性,既有適用于普通學生的中等題,又有適用于學優生的難題。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不能放任不管,應該走到學生們中間,參與小組討論,糾正學生錯誤的思考方向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討論,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除此之外,我認為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和營造互動學習氛圍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新課標改革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可缺少的因素。因為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角,教師說一就一、說二就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大大束縛了學生的思想發展,創新意識,也影響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和發展。
所以,在新課標理念引導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過程,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另外,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課堂氛圍及學生情緒非常重要。教師要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就要營造和諧、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興趣,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使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心靈與人格上的平等。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了解不同學生群體之間的學習水平差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利用自己飽滿的教學熱情、生動的話語、微笑的面容感染學生,點燃學生情感,產生情感共鳴,進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開展一些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堂的上課氣氛和課外的上課氣氛是不一樣的。相比較而言,課外的上課氣氛比課堂的上課氣氛要更加濃烈一些,學生在課外上課會比在課堂上更加的積極主動。所以,教師應該多多開辦一些課外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去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當教師將書本上的一些理論知識講解得差不多了,就可以開展課外認識活動,促使學生更深一步地理解這些理論內容。當講到野外辨別方向的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到野外去,并根據書本上說過的內容來辨別方向。
例如,可以看樹葉的茂盛程度的不同來辨別方向,長得比較茂盛的那一邊就是朝著太陽的,或者是看樹輪的密集程度,樹的年輪之間的間隙越窄就說明樹輪就越密集,而朝著北邊的樹輪一般都比朝著南邊的的樹輪要密集,也就是說,樹輪長得比較密集的那一邊就是北邊,比較稀疏的那一邊就是南邊。
三、練習要到位
在熟悉書本的基礎上做練習也是需要技巧的。文科類的知識題量不需要太多,重在表達時要注意簡明和清晰,因為這部分內容往往涉及簡答題。而理科類的題目通常是難點,特別是計算的部分,做這類題可以進行專題式的訓練,對每一種類型題進行專門訓練,并在訓練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堅持下去,便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做練習貴在精而不是多,做題是檢查書本知識的很有效方法,因此做題時不清晰或出現錯誤,立即查書并記住是很重要的。在練習的過程中可以從這幾點來回顧、總結、加深。
1.做練習時,從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步地過“原理”關。如: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生態平衡的條件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做就能夠舉一反三,找尋同類地理事物的共同特點和規律。
2.養成善于總結和歸納的習慣,將重點知識整理歸納形成提綱,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也就是把已學知識在腦海中濃縮。
四、課后一定要注重復習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區域地理基礎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區域的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統地理,特別是人文地理的基礎。因此,具備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識是學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同學的初中地理知識已經淡忘,影響到高中地理的學習,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適當復習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識。
一是可以抽點時間瀏覽一下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圖知識、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基本情況、中國分區地理等內容,加深這些基礎知識在頭腦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學習中,當涉及初中知識時,及時查找區域地圖或復習初中相關內容,注意高初中知識的有機聯系,把系統地理知識落實到具體的地理區域中去理解、分析、解決問題,使知識得以融會貫通。
高中地理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文理交融,其中人文地理,主要是屬于文科類的內容,在學習這部分時可以采用一些文科科目的學習方法,加強對知識的記憶尤為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大綱和主要觀點;同時還要采用理科的學習方法,還要多思多想,善于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從而提高高中地理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