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琴
摘要:語言表達能力是現代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是人們生活和學習交流的重要手段。小學低年級是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黃金時期,新課改在這方面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需運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表達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育;語言表達;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7-0089-01
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語言的黃金時期,低年級則是發展語言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加強說話訓練,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說話能力和良好的說話習慣具有重要意義。新大綱提出小學階段口語交際教學要“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語言表達就是交際雙方為特定的目的,運用口頭語言和適當的表達方式進行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直接影響到各個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1.在模仿中去學習語言
孩子從他會的第一句話就是從模仿開始的,低年級的孩子的模仿能力強,我們可以很好的利用這點讓孩子在模仿中去學習語言。
1.1 可以讓孩子去學唱一些他們喜歡的兒歌,因為很多歌詞其實都是我們表達的精髓,歌詞是語言的藝術。語言是歌詞借以表情達意的中介,直接影響情境的進入、音樂的流動、風格的形成。
1.2 可以讓孩子去模仿他們喜歡的動畫片里面的經典語言。動畫片深受廣大幼兒喜愛,使低年級孩子獲得了動感十足的視聽享受,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其積極作用毋庸置疑。其實動畫片對低年級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更大的影響。
2.在情境中發展語言
在我們生活和學習中,可以跟孩子創設一些他們喜歡的情景,然后讓他們在情景中去產生、發展自己的語言。如一開始孩子的語言的產生困難,老師和家長應引導孩子。例如:我在語文課堂上創設了:光頭強在忙碌的為李老板伐木,熊大和熊二坐在旁邊吃了他們最愛的蜂蜜這樣一個情景。我讓孩子們思考,你想對他們說什么?為什么?這樣能刺激孩子的語言表達的欲望。要在情景中鼓勵孩子們說、問、評,突出互動的特點,從而培養他們語言表達的能力,應為能力要從語言表達中才能獲取。對于孩子的發言要給與恰當的評價,激發他們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發言的積極性。
3.在比較中提煉語言
比較是提煉語言的一種重要形式。(1)同一句話,我們可以通過加、減標點符號,看它的意思與原來還一樣嗎?同一句話,我們改變最末尾的標點符號,意思又有改變嗎?同一句話,我們改變重輕音的讀法,意思又一樣么?(2)一句話中我們換掉其中的一個形容詞,它所表達的含義會變嗎?(3)同一段話,我們換掉中間一句,整段表達出來的意思會發生改變嗎?讓孩子在比較中體驗語言表達的魅力,從而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
4.在實踐中創造語言
學習語文的目的是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還在于實踐。
(1)在生活中,讓孩子學會與交流。因為交流和語言表達是相結合的,在交流中去學會表達,以表達促進交流。
(2)在課堂上,讓孩子敢于交流。課堂是同學間、師生間最好的交流平臺。可以把孩子們平時摘錄一些好詞好句,優美的文章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3)在活動中,創造語言。可以創設一些活動,如:家長會、學生集體生日、籃球比賽等活動。通過活動不但能提高了思維和口語交際能力,而且增進了孩子間的感情和班級的凝聚力。表達貴在實踐,只要我們遵循孩子們的心里發展特點和語言學習規律,課內、課外相結合努力提高對孩子們表達能力培養的意識,就一點能收到良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