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彩虹
摘要:對于小學生而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注意力是第一要解決的學習能力問題。本文介紹了培養小學生課堂注意力的具體措施:創建良好的班風,為課堂教學提供大環境;課堂教學講方法,有策略,環環相扣;關注后進生,愛無處不在。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課堂高效。
關鍵詞:注意力;學習習慣;高效課堂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指出:“心不使焉,則黑白在前目不見,雷鼓在側耳不聞。”由此可見,對于小學生而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注意力是第一要解決的學習能力問題。
實際教學中,課堂上學生分神、搞小動作、心不在焉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普遍存在,這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對于小學三、四年級學生而言,學習科目的增多,課程難度的加大,直接影響中年級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的養成。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增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覺得主要從師生情感、課堂環節、活動開展、積極評價等方面吸引培養學生的注意力。
一、 創建良好的班風,為課堂教學提供大環境。良好的課堂秩序是優化課堂結構、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也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大班額情況之下,良好的班級風尚,可以營造出一種嚴肅認真、積極思考、奮發向上的學習氛圍,所以我們建立課堂秩序與教學常規相結合,與“優秀班級”評比相結合的方法,調動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成就感,實現了絕大部分學生有意注意力的自我約束,養成了專心聽講的學習習慣。
二、課堂教學講方法,有策略,環環相扣
(一) 學習目標明確,讓學習充滿力量。課堂中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主體意識到學習的需要,才能以最佳狀態投入學習。每節課開始都出示具體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目標越明確,學習態度越積極,學習熱情越高漲,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越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課堂導入有特點,有吸引力,緊緊抓住學生。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強調“英語教學要激發和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課堂導入設計原則要:精彩有吸引力,符合孩子心理特征和需要。英語課的課堂導入主要有歌曲導入、猜謎語導入、情景引入法、游戲引入法、實物展示、故事導入、設問導入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情境教學多樣化,讓學習充滿快樂。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氣氛活躍、充滿情趣、和諧愉悅,是課堂高效的特征。小學生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短,自制力較差。這就要求我們,設計教學過程時,要以教材為依托,依據學生和學科特點,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組織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知識水平的教學環節,做到環環相扣,處處設疑,讓學生總有意想不到的驚訝、驚喜,有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保持地更持久,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例如:可以采用說歌謠、講故事、做游戲、唱歌曲、會話表演等形式,開展視、聽、說、唱、畫、游、讀、寫、等饒有趣味的活動,還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形象直觀、生動鮮明的畫面,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積極性,吸引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實現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使得教學效果常常是事半功倍。
(四)優化小組合作,關注每個幼小心靈。
1、進行科學分組,確保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 .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小組為形式,以優生為主體,以點帶面,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共同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策略,它能在引導小組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培養團隊合作能力。在組建英語合作小組時,依據實驗班級的學情,我遵守“組內異質,組間同質" 、組長“大膽自薦”、組員“雙向選擇”的原則,讓學生組成6人合作學習小組。然后,給每個小組設置共同的學習目標,使之成為一種“利益共同體”,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2、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精選合作學習的內容,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作為教師,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我們應該在學生合作學習之前,先進行估測:提出的問題是不是為有效問題?有沒有必要討論?大約需要討論多少時間?預設學生在討論后可能會出現哪能些情況?教師又該如何點撥、引導?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充分地做好管理和調控課堂的工作,從而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習慣,促進合作學習有效進行。 為了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我們在平時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課堂中,學生們積極參與、踴躍發言并且能夠認真傾聽他人發言。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努力為小組合作學習創設一個民主、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尊重、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活動。
(五)課堂評價關注個人與集體,讓每個孩子都備受關注。具體教學活動中,進行及時恰當的評價,以實現評價優化合作學習的后續性。教師對小組學習的評價應該堅持以評小組為主,評個人為輔;以評過程為主,評結果為輔。教師除要對小組學習結果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外,更要注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參與程度的評價,要鼓勵學生克服困難、積極加入合作學習中。評價語言要具體,表揚努力,態度,細節,合作精神等,積極評價為主。
此外,為了能夠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還可以充分使用互動性評價,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評價與調控最終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合作學習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三、關注后進生,愛無處不在
大班額下后進生更是教師關注的重點,平時我們多關注他們,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這份心意”,喜歡和老師交流。在具體課堂教學中,注意課堂提問的難易程度,和學生“能力”相“匹配”,讓他們課堂學習中找到屬于他們的自信和驕傲,反過來,他們會更加積極主動參與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喜歡我們的課,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對形成大班額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當然,培養小學生課堂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抓住學生的注意規律,采用各種教學手段,進行張弛有度的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使我們的課堂煥發出真正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