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愛琪
摘要:欣賞課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學生鑒賞能力、審美能力有很大影響。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效率,進行了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措施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音樂欣賞課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審美、鑒賞及創造等能力,并開闊學生音樂視野、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只有切實提高教學效率,才能高質量實現各種教學目的。那么,在小學音樂欣賞課上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是教師急需思考的問題。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欣賞興趣
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是小學音樂欣賞課的主體,他們普遍具有愛玩愛動的特點,只有享有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與鑒賞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欣賞課教學中,重審自身的教學引導與組織者地位,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努力為學生提供與創造參與欣賞課教學的機會與平臺,以最大限度提高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音樂《唱給媽媽的搖籃曲》這一欣賞曲目時,教師就可激勵學生深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將音樂內容改編成一個故事,在表演故事的過程中更深刻理解音樂作品的思想,真切體會到媽媽對自己的辛勤付出,并顯著提升自身的音樂鑒賞、審美及編創等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法。提高欣賞課趣味性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當前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效率較低的主要原因,是教學方法過于陳舊與乏味,導致教學活動趣味性不足。而多媒體教學法可依據教學需求靈活為學生播放聲音、視頻、圖片、文字等信息,不僅可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深度,而且形式生動有趣,并且完全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學習需求。比如,在學習人教版教材《春天音樂會》這節欣賞課時,教師就可用多媒體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播放與“春天音樂會”相符的動畫故事與生動圖片,以幫助學生更客觀、形象地了解音樂會的情景,從而使得學生了解春天的勃勃生機及大自然之美,最終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欣賞課占據重要地位,其教學效率對整個學科的教學質量有重大影響。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并大膽創新傳統教學方式,努力為學生設計出符合學生特點、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最終切實優化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小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