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正
【摘要】數學是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最為困難的課程。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興趣學習是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成績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持久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將從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出發,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教學
0.引言
小學數學是基礎科目,是學習其他理科課程的前提,因此,在小學階段,必須使學生扎實數學基礎,才有可能在將來的中學學習中游刃有余。數學是一門抽象學科,相較于語文學習而言,重視學生的思考與邏輯思維能力,更加的理性與科學,因此對于學生個人的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同時學習數學也同時培養與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與理性認識,從而為學生建立獨立思考的模型,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小學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顯得有些吃力。在一二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往往是滿分,甚至更高。但是隨著學生年級的增加,學生的學習成績逐漸下降,學生對于數學學習愈加的感到困難,這也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我們知道,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指導下,學生往往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因此,隨著數學學習的深入與困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在興趣的指導下,克服數學學習的恐懼心理,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將從這一方面談談自己的見解與教學建議。
1.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通過走訪一些學校,以及研究一些調查數據,可以明顯的感受到我國小學數學教學陷入一個瓶頸期。學生的厭學心理愈發嚴重,而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是愈發的敷衍,沒有遵循一般的教學原則。多數數學教師脫離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只知道趕進度,根本沒有關注學生對于知識的消化能力與整合能力,一味的前進,從而使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沒有得到很好的鞏固。另一方面,數學教學課堂枯燥無味,缺乏有效的引導,已經使用多次的新課導入方法依舊在使用。時代在發展,學生的生活環境也在發展,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該與時俱進,否則,學生是不會買帳的。還有,部分教師的教學態度不夠端正,對于學生存在著不平等待遇。對于成績良好的學生盡心盡力,對于成績一般,調皮搗蛋的學生不聞不問,試問,這樣的教學態度如何能使學生的學習達到整體的發展?針對這些小學數學中出現的問題,數學教師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并且不斷尋找新的教學模式以適應學生的時代性特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興趣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一個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在自身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并幫助學生有效的使用這一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能夠對每一堂數學課進行積極地學習,端正數學學習態度,進而明確自身如何進行科學學習,優化學習,最終能夠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樂此不疲和積極主動。主動學習是有效學習的關鍵,是學生發現學習樂趣并能夠沉迷學習的有效措施。因此,興趣激發應該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長期目標,從而達到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目的。
3.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有研究表明,學生對于一個教師的喜愛程度直接影響其對于該門課程的喜愛程度。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因為非常喜歡我們的語文老師,因此就非常喜歡上她的課。從這也可以看到,教師的個人魅力對于學生學習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建構一個溫馨的“雙邊關系”,這樣學生才不至于因為討厭數學老師而討厭數學課,這就減少了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一個外在因素。首先,教師在對于學生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微笑,不能使學生感到這個老師不好親近。其次,對待任何一個學生都要平等,特別是對于成績較為不好的學生,只有教師采取一視同仁的態度,學生才不會歧視任何一個學生,才會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再次,經常與學生交流、溝通,縮小與學生之間的代溝,盡量走進學生的世界,感受學生的心理活動。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數學老師是真的喜歡我們,那我們也要認真學習數學。如果產生了沖突與矛盾,教師首先不能采取過激的方式來懲罰學生,應該選擇一種正確的交流和溝通的方式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建立其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最終培養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
3.3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數學學習不能施壓,在有壓力的學習中,學生會產生抵觸心理,容易導致學生放棄數學學習。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一定要營造一個整體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愉快的學習。在課下,教師對于學生的問題不要采用不耐煩的態度,即使這個問題上課講過,教師也應該耐心的進行講解,而不是先來一通罵,然后在講題,這樣的效果是學生有沒有記住教師講的什么。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答疑解惑,然后在采用溫和的方式告訴學生上課要認真,不要跑神。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通過游戲、對話、比賽、聯系生活等方式,創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能夠釋放自己的思維,從而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3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甚至部分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認為學生只是裝載知識的容器,這樣的思想是完全錯誤的。在新型的教學思想下,筆者認為這樣本末倒置的教學模式是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與個人發展的。我在講新課關于平面幾何課程的時候,會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聊一聊自己心中對于平面幾何的理解,在生活中有哪些平面幾何的出現。學生在自己思考的同時,對于概念的理解會更加的深入。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學應該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并且教師應該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高度關注和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進行教學設計之前也應該將學生的作用和主動性考慮進去。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一項長期且艱難的工作,是學生與教師共同的困難,因此,興趣學習是很好的解決辦法。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等更具有人文化的教學風格,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