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知全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作文教學是提升小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但由于受到以往作文教學的種種束縛,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始終沒有實質性的進步,學生寫出的作文也毫無新意。通過實際教學研究,分析當前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并總結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幾種創新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
很多教師認為小學作文教學很難,首先就難在很多小學生對寫作沒有興趣,其次是學生平時的積累過少,寫作文時找不到素材,即便寫出來的文章也存在言辭干癟、遠離實際的問題。一直以來,我們都只關注教師怎樣去教學生,而沒有關注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喜歡寫些什么,喜歡教師用什么方式上作文課,教師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開展教學活動,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失去了作文學習的興趣。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樂于表達,同時注重引導他們關注生活,在寫作中表現出真情實感。因此,在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到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作文中寫出自己的真實思想,讓學生以我手寫我心。
一、當前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
1作文內容偏離生活
小學生作文中最嚴重問題是:作文內容偏離生活較遠,缺乏與現實生活有聯系的真情實感。如今小學生作文都是按照教師教授的模式進行,作文中華麗空洞辭藻的堆砌情況嚴重,表達方式也比較單一。作文寫作過程是一個組織材料再加工的過程,也就是把自身想要表達的意思用邏輯通順的語言表述出來,使人產生感同身受的效果。所以說作文寫作應該來源于生活,也應該將最終描述事物、情景落實到生活中來,這樣才能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而在現階段學生學習以室內教學為主,在教學完畢的課余生活中又有大量的家庭作業,所以學生無法用短暫空閑時間的感受生活,也就難以獲得真切的生活感受。
2作文模式陳舊單一
小學生寫作大多是從互聯網、作文素材中查看優秀作文,然后按照優秀作文的寫作套路模仿著寫作,最后在寫作熟練的時候,才會拋棄范文變為自由寫作。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快速掌握寫作技巧,但過于單一熟練的寫作模式訓練,會使學生作文呈現出千篇一律的情況。教師在寫作過程中若不加以引導,大多數學生作文就會出現模式化的問題。由于互聯網、作文素材寶典中存在著寫作模板與大量素材,所以學生會熟練按照模板素材進行寫作,最終導致學生過多抄襲素材情況的發生。學生一旦養成抄襲的壞習慣,就會在寫作方面產生倦怠的思想,長此以往學生的作文也就成為空洞辭藻堆砌的結合體。
3教師缺乏示范性
小學生模仿他人的思想是與生俱來的,童年階段的模仿有助于學生開發大腦,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結構。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信息交流日益頻繁,小學生在寫作文方面不單單會模仿教師,也會模仿互聯網與教材中的作文模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寫作模板都會給予學生正確的寫作指導,有些作文模板會把學生帶到寫作的誤區。所以,教師在教授學生寫作的時候,應該給學生正確的指導與示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教師的示范性對學生寫作的提高具有極大的幫助,只有教師講清楚寫作的各個環節,才能消除學生寫作中的疑慮,使其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新方法
1建立開放課堂,激發學生創造興趣
作文教學的創新性除了教學手段創新,還應該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興趣,這也是作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點。為了激發學生的的創造力和興趣,教師可以開放課堂,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潛能。首先,營造民主的作文教學氣氛。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意見,在課堂中盡量避免直接批評學生的創造,要允許學生大膽創新,營造一個愉快、民主、積極的作文教學氣氛。其次,讓作文教學走出課堂,走進生活。作文教學不應該限制在課堂上,應該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師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記日記的習慣,將日常生活的點滴及時記錄下來,這種作文形式可以緩解課堂教學帶來的緊張感,讓學生對作文寫作感到習以為常,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第三,授課形式多樣化。作文的授課形式要擺脫過去講評式授課,可以采用其他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教學,如故事式,即教師提出一個題目,由全班學生連續進行故事講述,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力;采訪式,讓學生組成記者團,對學校及身邊的事件或人物進行采訪,并依此寫成文章;情景式,教師創造一個情景,讓學生逐步融入到情景中,從而進行寫作。采取多樣化的授課方式,能夠使學生更愿意上作文課,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創造力和對寫作的興趣。
2說、讀、寫結合,實現作文能力的遷移
口語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能夠很好地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重復閱讀過的精彩的故事,或者鼓勵學生將故事改編并表演出來,一方面,這樣加深學生對故事的感受力;另一方面,促進學生將說讀寫相結合,促進口語表達、閱讀與寫作共同發展。
3自主選題,提倡新材料、新內容
在作文選題中,教師要注意避免使用缺乏新意的題目,有一些作文題目已經寫了幾十年,不能提起學生寫作的興趣,如《最xx的一天》《最xx的人》《記一件小事》,等等。教師要關注時事,選擇新穎的作文題材,鼓勵學生在寫作中寫新材料、新內容,鼓勵學生想象,盡量避免命題作文,要給予學生充分的主動權,去選擇和創造自己喜歡的作文形式和題材。
4開展課外教學
小學生天真活潑,熱愛玩耍。但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把學生束縛在教室當中,使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壓抑,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要進行開放式的教學,突破教室的限制,把課堂搬到大自然中,搬到社會當中,讓學生親身感受身邊的一切,在生活當中積累寫作的素材。教師要從中引導學生思考,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
三、 結語
作文教學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思維能力方面起著關鍵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引進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模式和新的技術。
參考文獻:
[1]王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3):64.
[2]孔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新思路分析[J].課外語文,2013,(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