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鵬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數學教師致力于尋求新的教學方式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嘗試解決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被動學習的狀態,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時可以獲得數學的基本技能以及基礎知識,本文結合實踐經驗,以人教版小學數學為研究對象,探討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方法,為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以及數學學習理念奠定基礎。
關鍵詞:人教版;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從性格以及生理特點來看,學生對每一種學科的學習都充滿了好奇的心態,所以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好數學這一門學科,老師首先需要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基礎,并在此背景下逐步培養和建立學生的數學思維,為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奠定關鍵基礎。
對于六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對數學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特點已經有了一個基本了解,但是由于數學在學科中屬于一個較難學習的課程,數學是對理解能力要求較高的一個學科,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產生持續性消極的學習心態,這時老師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俗話說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因此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切實的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的難點之處,平等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學生,適當的引導學生,并積極的和學生進行交流,幫助學生消除對數學的距離感,進而培養學生的興趣及良好的學習習慣。除此之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學習和教學的內容,采用豐富化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視覺以及聽覺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枯燥的數學學習帶給學生參加一些歡樂的色彩,使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順利和愉悅的接受數學知識。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老師在數學講課的過程中應該合理的安排數學的計劃以及課時,盡最大的可能挖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潛力以及積極性,對于一些不敢嘗試的學生來說,應該積極的鼓勵學生去自主探索并尋找數學答案。比如在書六年級的教學過程中,計算題占據了整個數學學習的重要部分,因此掌握一定的數學技能以及理解題意的能力是學好計算題的關鍵之處,但是大部分學生在計算時往往都只做題而少思考,這樣的學習方式并不能夠使學生獲得一個更好的成績,所以老師應該針對這個問題,讓他們在解題和日常訓練中去尋找合適自己的理解方法以及學習方法,幫助和引導學生自主去思考,通過自主探索的方式提高學生解題技能,進而幫助學生切實提高數學成績以及構建學生數學知識的框架,為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奠定基礎。
三、善于利用生活經驗
人教版的小學數學課堂特點就是以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內容為教學的基礎,以他們的生活實踐為教學的起點,善于讓學生把抽象的問題轉化成生活中運用的簡單問題,加深對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效率及授課效率,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也將回歸于生活,讓學生在處理數學的問題上獲得成就感,培養其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實踐能力奠定基礎。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學回歸于生活。比如在講《圓的認識》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回想其在何時何地見過類似的圖形?認為具備什么樣的特征才是圓?等問題,通過這樣問題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在較短時間內認識到圓的特征,也激發了學生對之后圖形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老師還應該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善于應用學生的生活經歷以及生活經驗。比如在學習乘法時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去購買一些東西,通過計算價格的方式,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習乘法,在生活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
四、善于鼓勵學生
對于小學生來說,適當的鼓勵可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性,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在恰當時間進行表揚,對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而對于學表現欠缺的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與引導,并安排一些合適的相關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去完善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會收獲了學習數學的快樂。除此之外,學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與書本上的數字與符號緊密結合在一起,鼓勵學生探索生活中的更多的問題,進一步的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的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的更新與改進。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全新的教學理念設計教學課程,并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探索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問題,我相信在老師在共同探討以及研究之后,將會得到更加完善的數學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陳新.滲透數學思想 發散數學思維 鞏固數學能力——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中的“小數的意義”課程教學為例[J].華夏教師,2016,(07):43-44.
[2]陳安寧.小學數學教材中數學思想方法的分析與教學探究——以人教版為例[A].全國數學教育研究會.全國數學教育研究會2012年國際學術年會論文集[C].全國數學教育研究會:,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