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是烏克蘭文化、社會意識的中心,烏克蘭音樂教育有獨特的理念和運行機制:有法律保駕護航、強制性與自主選擇性結合的基礎音樂教育模式、專業性較強的業余音樂教育體制補充、高等的音樂教育結構專業化、多樣化發展、濃厚的音樂氛圍、政府及社會各階層共同創造音樂實踐機會、以人為本的音樂教育理念等。河南省是教育大省,但音樂教育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借鑒烏克蘭音樂教育的有效模式,對河南省音樂教育的促進當有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烏克蘭;音樂教育;啟示
烏克蘭高度發達的音樂文化來自于該國深厚的基礎音樂教育體制,通過實地考察采訪基輔多所普通學校和音樂學校,總結出可供國內基礎音樂教育參考的教學模式。我在學到知識同時被烏克蘭的藝術家和教育家們對藝術教育執著事業心所感動,使我增強了使命感,增強了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熱愛。因此探討烏克蘭音樂教育體制對我國音樂教育的發展啟示,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一、烏克蘭音樂教育特色及優勢
烏克蘭這片土地上誕生過格林卡、拉赫瑪尼洛夫、柴可夫斯基等音樂巨匠,在烏克蘭的各個城市里,博物館、劇院、音樂廳等各類音樂場所目不暇接。音樂始終是烏克蘭文化、社會意識的中心,以下是我從不同角度對烏克蘭音樂教育的一些認識:音樂教育體制有法律保駕護航。法律嚴格規定必須按照教育綱要對幼兒、中學生實施音樂教育;強制性與自主選擇性結合的基礎音樂教育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除普通的音樂教育外,烏克蘭教育體制還增設了專業性較強的業余音樂教育體制作為補充;高等的音樂教育結構呈專業化、多樣化發展;濃厚的音樂氛圍為音樂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除了體制上音樂教育的形式外,政府及社會各階層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多甚至是免費的觀摩、學習和藝術實踐的機會;全民普及的歌劇、芭蕾等高雅藝術欣賞。烏克蘭幾乎每個城市都有歌劇院,經常上演著名的歌劇劇目。每年首都基輔都有“歌劇文化月”、“芭蕾文化月”,況且所有的學生是免費或者花費不到5元人民幣就可以欣賞到的;以人為本、重視素質教育的音樂教育理念。烏克蘭對兒童的音樂培養目標就是要培養兒童的音樂自學能力、音樂審美能力、一定音樂技能和音樂創作能力、掌握樂理知識的藝術認知能力等等;強調教師的專業素質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就連擔任初等和基礎教育的音樂教師都必須具有7年以上的專業學習經歷并取得大專或本科學歷,還要通過師范大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類科目的培訓,更不用說高等教育了。
二、河南省音樂教育現狀分析
在烏克蘭,音樂藝術同其他藝術形式以及文字一樣,成為烏克蘭人民豐富思想和精神的手段。面對烏克蘭發達的音樂教育體制和全社會濃厚的藝術氛圍,對比我們薄弱的音樂教育現狀,反思在全球各個國家都在倡導教育應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今天,我們的音樂教育該何去何從?
以河南省為例,河南省地理位置優越、人文資源豐富,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古韻。河南省為國內外發展提供了高素質人才保障。高校音樂教育發展承載著人文主義素質教育內涵的重要史,故分析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極其本身存在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對當代大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在校接受音樂教育情況、學生音樂興趣等問題進行了調研,調查對象為河南省的鄭州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三所高校的學生,調查時間為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發放問卷400份,回收問卷385份,其中有效問卷360份。此次調查活動的目的是以河南省高校音樂教育為例對我國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現狀進行分析,從河南省高校音樂教育發展的歷史角度,結合筆者對河南省幾所高校學生的問卷調查研究,總結出音樂教育存在的幾個問題,具體概括如下:
(一)學生音樂基礎薄弱
針對問卷中“您在小的時候是否接受過有關音樂知識的訓練”這一問題,有92%的學生表示沒有接受過,只有8%的學生表示有過相關學習。河南省許多小學沒有系統的音樂課程設置,有的也僅僅是簡單的兒歌,許多國際上通用的先進教學法并沒有融入教學里面。
(二)音樂審美教育觀念存在誤區
在教育的過程中,音樂被過度的教條化和形式化了,許多學者為了使音樂達到通俗易懂地目的,人為地加入了許多文學性的,諸如音樂配文之類解釋性說明,使音樂本身的意義停留在了解析它的淺層表象上。
(三)設備陳舊,師資水平參差不齊
以河南省為例,目前很多學校目前尚不具備專門從事音樂教育活動的音樂廳、音樂多媒體教室等必備設施,教師資源配比失衡、教師自身素質水平高低不同問題也突出。
(四)培養與考核體系不完善
經觀察發現,河南省高校目前大都以教師自己的偏好設置學生課程,并不是按照學生所需吸收和所能吸收的內容進行教學,而且教師認為選修課并不重要因而對自我要求以及學生要求不嚴格。
三、烏克蘭音樂教育對我省音樂教育的啟示
關于烏克蘭音樂教育對我省音樂教育的啟示可以從音樂教育體制與模式、先進的辦學理念和課程設置、音樂學院教育方法、教師專業水平的四個方面分析。
烏克蘭的音樂教育是從幼兒直至中小學各個階段并靠法律作保證。在音樂教育模式上采取了強制性和自主性兩種原則,教材和課時設置全國統一、不得隨意改變,在中小學實施普通的音樂教育與業余音樂技能訓練相結合的方式。該國的十一年義務教育以及低廉的業余音樂技能學習都讓其國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提高,我們的音樂教育卻不然。很多中小學在國家三令五申下勉強開了音樂教育,不過是敷衍上級領導走過場。部分有音樂天賦的學生花昂貴的學費去學習一些聲樂或器樂技能,很多普通家庭因昂貴的培訓費的望而卻步。我國音樂學院的生源質量得不到保證,因而高等音樂學院的教學質量大打折扣,我國的音樂教育很難得到真正的提高。我們不妨從烏克蘭這種音樂教育體制上得到一定的啟發。
烏克蘭音樂學院先進的辦學理念,就是在教學上著眼于學生的未來,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對于我國的音樂教育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發。烏克蘭在音樂教學課程設置上比較優化,不但注重專業技能和理論的學習,還注重人文與社會學科目的教學。他們的教學工作核心就是“人才培養”,在強化專業教學的同時還強化其它科目方面的教學。這樣一種可以提高學生自身文化、藝術修養以及對心理、思維活動過程的訓練也對學生的藝術及人生道路產生重要影響。
烏克蘭音樂學院經常把課堂教學與舞臺實踐相結合,師生頻繁的舞臺藝術實踐既鍛煉了學生的藝術表演能力,也使學生適應了當今音樂新趨勢的全方位專業教育。我國高等音樂學院一般只是強調傳統的教育基礎和訓練,從而忽視了舞臺實踐。在平時的教學中,烏克蘭的音樂教師加強對學生刻苦的技能訓練,使其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我國的音樂教育制度較為寬松,很多學生把大學學習時光浪費掉了。要想保障我們的音樂教學質量,必須學習烏克蘭音樂教育的教學方法,教師嚴格要求學生,布置大量的學習任務,完成大量的技能訓練。
烏克蘭之所以成為音樂教育強國與具有一批高素質的音樂教師從事音樂基礎教育分不開,其基礎音樂教育一般都是具備七年以上的音樂學習經歷、通過各類考試、素質很高的音樂學院畢業的學生擔任,更別說高等方面的教育了。這些優秀教師有著強烈的教學責任心,即使是繁重的演出任務,他們從不會隨意曠學生一節課。他們嚴謹的教學態度,扎實的教學功力,誨人不倦的責任心,這種奉獻與犧牲精神贏得了學生們的愛戴和崇敬。那些六七十歲的,甚至八十多歲的老教授還在教學第一線進行課堂教學,還在開音樂會。
相比之下,我們的音樂教育缺憾很多。我國高校音樂老師自己也應該像烏克蘭教師那樣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為提高我國高校音樂教育質量作出貢獻。
總之,烏克蘭是前蘇聯科技、文化和教育的中心,烏克蘭的教育舉世聞名,音樂和藝術院校如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哈爾科夫音樂學院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大學。烏克蘭高等藝術院校扎實的音樂基礎理論教育,以及嚴謹的治學學風,得到我國學術界和教育界人士的高度評價。烏克蘭的“揚長教育”、注重藝術實踐、因材施教等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參考文獻:
[1]張淑珍.從俄羅斯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看社會環境對音樂人才培養的作用[J].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9(03).
[2]魏煌,侯錦江.蘇聯音樂教育 [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宋莉.中國音樂教育的近代化問題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4]覃江梅.音樂教育即審美教育[J].外國教育研究,2007(11).
[5]借建華.21世紀音樂教育觀念的幾個轉向[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8(20).
[6]管建華.當代文化思想轉型與音樂教育[J].中國音樂,2008(2)
[7]李爽霞.大學音樂教育的現狀分析及對策創新研究[J].青年文學家·教育論叢,2013(1)
作者簡介:張鸝 ,女,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