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穆佳
摘要:音樂鑒賞是指人們通過聆聽音樂作品來領略音樂的奧秘,并因此而感到愉悅的過程,音樂教學是師生之間共同欣賞、領略、享受的過程。無論是在音樂欣賞還是在學習音樂欣賞的過程中,這都是一個包括了多種心理功能的綜合的動態過程。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將審美心理融入到考察過程中,為音樂欣賞教學帶入新的源泉。
關鍵詞:音樂欣賞教學;音樂審美;心理因素
音樂審美心理的培養,僅僅依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它是在生活、學習、工作的實踐中逐漸養成的。音樂欣賞教學有利于學生審美心理的養成,學生通過在音樂欣賞教學中不斷學習,提高自身對于音樂欣賞的審美能力,還能夠增加對于音樂的興趣,樹立起正確的音樂欣賞審美觀。將音樂欣賞審美心理與音樂欣賞教學相結合,是現今學校教育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音樂欣賞審美心理的構成要素
注意、審美期待、審美態度、音響感知、想象、情感體驗、理解認知是音樂欣賞審美心理的基本要素,感知、想象與聯想、理解是最為基本的要素。
音樂欣賞審美心理的基礎是感知審美心理。學生們通過初步感知音樂作品,將所感受到的音樂美,依靠最基本的情感體驗對音樂進行判斷。
人們通過對聽到的聲音或者是看到的圖像等最基本的事物進行聯想和想象,使這些已經存在的事物經過聯想和想象,在學生的腦海中呈現出更美好的狀態,這就是想象審美心理[1]。想象力不會由于現實事物的干擾而缺失,因此學生們就可以以感知審美心理為基礎,不斷發現自身的亮點,增加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使自身的思維不斷的擴散,拓展想象力,使審美能力得到不斷的發展,人的心靈更加的純凈,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實現任課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制定的目標。
理解審美心理與感知審美心理、想象審美心理以及情感審美心理是相互聯系、緊密相連的,是音樂審美中理性的存在。任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僅僅依靠傳授音符是不夠的,傳授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為主要的部分,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要了解音樂創作的背景以及深入探討音樂作品中的語言、行為以及藝術形象,激發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熱愛。在教學過程中,不同的音樂類型授予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們的想象力,使學生能夠理性的看待音樂作品,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音樂欣賞審美心里和音樂欣賞教學相結合的做法
(一)創設學習情境
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激發學生的上課積極性,能夠使學生盡快的融入課堂之中,在課堂之上,學生能夠各抒己見[2]。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同時又能夠激發學生的上課活躍度,營造良好的上課氛圍。學生上課的興趣是否濃厚依賴于學生對這首歌曲是否熟悉,學生對歌曲的熟悉度,嚴重影響著學生上課的興趣,在音樂欣賞教學中也同樣如此。因此,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中,需要營造出一種逼真的情景,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軟件,比如計算機軟件、投影儀等,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師在講課之前對本課堂上所要講述的內容進行簡單的概括,同時積極引導學生融入到課堂教學氛圍之中,使學生能夠最先地了解相關的音樂知識,讓學生熟悉本次學習的音樂作品。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學生期待下一次的音樂欣賞教學,提高課堂質量和學習效率。
(二)任課老師對學生進行多方面教導,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
任課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音樂知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審美心理,主動與學生進行互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進一步開發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品格,解放學生在音樂欣賞方面天性[3]。
(三)訓練學生們的感知審美心理
教師在培養學生們的音樂欣賞,審美能力的時候,加強對學生們感知能力的相關訓練,長期的經驗積累才能夠提高學生們的感受能力,例如音樂作品音色、音高、節奏與音強的敏感程度等的培養。
因此,教師若想培養學生們的感知能力,就需要培養學生們對于相關樂曲的旋律感,使學生能夠熟悉節奏的音響感,深切的領悟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比如朝鮮著名的民歌《阿里郎》,特別容易讓學生記住整個曲子的旋律,樂曲的旋律是整個樂曲音調的基礎。教師在教授這首歌曲時,先向學生普及這首曲子的背景知識,這樣學生對整個曲子就有了一個最基本的了解,然后再播放音樂旋律,同時可以讓學生表達自己感受。通過這些熱身準備,能夠促進學生對音樂的欣賞審美能力。學生再傾聽音樂時,若出現手舞足蹈、搖頭晃腦的情況,教師不但不應該阻止,而且應該鼓勵學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融入到音樂課堂當中,促進學生與音樂的結合,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審美能力[4]。
結語
音樂的欣賞更注重于精神上的升華,還有對音樂理性的認識。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只有生動形象的教學,才能夠促進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審美能力。同時,學生們在音樂欣賞教學課堂以外,還要主動的對音樂進行聆聽和欣賞,主動地融入到老師所安排到音樂活動,同學之間相互合作,提高整個教學的效率。只有將音樂欣賞審美心理健全,并且融入到相關的音樂欣賞教學當中去,才能夠實現學生和老師的雙贏。
參考文獻
[1]董攀攀.音樂欣賞審美心理與音樂欣賞教學探討[J].音樂生活,2017,(1):73-74.
[2]王睿.音樂欣賞審美心理與音樂欣賞教學[J].北方音樂,2015,35(21):128.
[3]成莉.高職院校音樂欣賞審美心理與音樂欣賞教學[J].新課程·下旬,2015,(10):4-4.
[4]孫瑩濱.試析審美心理在音樂欣賞過程中的價值[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3,(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