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柯
摘要:在當代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不僅僅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還有對小學數學教育的改革。有活力的創新教學以體現教育內涵為指導,在活動中讓學生發現、思考和探索,從而找到學習的快樂,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6-0153-01
1.突出課本要表達的思想,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現代的小學教育制度下,教師們注重的不應僅僅是學生的分數,而更加注重學生所學到的東西在生活中的應用和他們綜合能力的發展。按照以前的教學方式來講,而另外的教學任務就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掘了。在小學課木中,最重要的就是數學教學的方式,數學是一切科目的主體。例如在教學"分米和厘米"時,教師可以在布置的作業中讓學生用規定的工具進行測量,教師也可以組織同學們一起去進行測量與計算。現代社會的發展就需要不時地對一些教學體系進行改革,教師也必須通過合適的方法來完成各自的教學任務。
2.課堂教學融入情趣化
2.1 學習有趣味的數學。數學是抽象的、也是枯燥的,數學教師應當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采用多種方式和手段,如配插圖、照片、講故事,直觀演示,模擬表演等使得抽象的數學變得具體、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我們可以用插圖給抽象的數學內容添上美麗、有趣的畫面或場景,可以通過童話故事,給抽象的數學內容加上動人的情節。我們還要有意創設新舊知識的矛盾,制造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我們要有意利用具體事例,如,不計算就能判斷一個數能否被2,3,5整除;知道三角形兩上角的度數就能說出第三個角的度數等,展示數學內在魅力,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
2.2 在有情趣的活動中學習數學。我們不僅要使數學學習的內容盡量趣味化,還要積極創設富有情趣的數學學習活動。我們可以根據兒童好玩的心理,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數學游戲活動,如找朋友,對口令等。可以根據兒童好動的心理,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操作活動,如讓學生擺擺、畫畫、剪剪、量量、折折、拼拼,動手做實驗,搞制作,等等。可以根據兒童好勝的心理,開展帶有競爭性的活動,如組織摘蘋果、奪紅旗比賽等,還可以把電視節目中能激發觀眾興趣的熱情的活動形式巧妙地運用到數學課堂里來。這樣做,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集體主義和團隊精神。
3.注意加強練習,鞏固所學成果
3.1 練習設計應與教材習題緊密結合。我個人認為,練習課的練習設計要做到"課本習題為主,課外習題為輔"。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實際,可將教材習題進行適當的組合和練習形式的改編。在綜合性練習當中,可以適當提高教材習題的難度,進行綜合訓練。當教材習題太少,或者已經處理完了,但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與教學實際需要加大練習量,這時可適當補充習題。
3.2 練習設計要與學生的反饋相結合。教學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任何有目的的行為都必須實行控制,以免行為偏離目標。為此,我在練習設計上,注意了針對新課后學生出現的主要問題,組織反饋練習,同時加強課堂巡視,搜集信息,及時"調節"。
3.3 練習設計要注意形式新穎,循序漸進,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在以往練習課的教學中,我體會到,形式多樣、靈活新穎的習題設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旺盛的學習精力,有利于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練習設計,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利于學生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養。因此,在練習設計中要特別注意從班級學生實際出發,設計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習題,以中等學生為著眼點,面向全體學生,配備好"必做"題和自選練習題,力求使好、中、差學生都有所獲。
4.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
實踐活動是兒童發展成長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學生形成實踐能力的載體。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數學教學中,我認為應重視通過實踐操作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主動參與意識和勇于探索創新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擺、弄直觀材料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自己去發現規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體驗中領悟數學、學會想象、學會創造,讓學生擺脫數學的枯燥乏味,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興趣。《三角形三邊的關系》一課中,學生們都準備了三根木棒,我先讓他們自己擺一一個三角形,然后再讓他們逐一說說自己擺的是三角形,為什么?從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并讓他們通過比較兩根木棒一另一根木棒的長短,自己進行發現、總結。在"你說我來做"這個環節中,當一個學生說出一種三角形的時候,其他學生都爭先恐后擺弄,根本沒有空閑去做小動作。整節課,學生們注意力集中,興趣昂然,表現活躍積極,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改革之后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比較,其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所以該種教學模式總體上是符合我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規律的,也是從建國以來歷次數學教學模式影響最為深遠的。這種模式更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更能幫助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有利于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