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芳
摘要:“高效課堂”一詞由來已久,隨著時間的增加已經儼然成為教育工作者的一塊"寶石"。我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對于教育教學向來是秉承"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學觀念,對于不同版本的教材和不同類型的學生都有相對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本文中我針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做出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高效課堂;小學數學;引導;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6-0155-02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習和對知識的消化,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就是把學生框在一個范圍中,采取特定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施教。而我認為社會瞬息變化太快,稍不留神我們就跟不上社會進步的步伐,只有在不斷地學習中和探索中前行。如今的學生不比從前的學生,他們更多地是聰明和好動這種與生俱來的倔強和叛逆是我們那個年代所缺少的一種大眾性格。對于這些孩子我們更多的教學應該是順應著他們的性格特點進行有效教學,下面是我針對數學教學采用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
1.從了解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高效課堂是一個概念模糊的新詞,但又是一個讓大家聽了特別有勁的動詞,介于這兩者之間我們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和正確的理解。我們普遍認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無疑是運用該模式能夠給我們的教學帶來高效的效果?實則不然,因為,當我們一味地求快教學則等待我們的唯一結果就是兩敗俱傷!特別對于小學教育更是如此,小學階段的孩子就像是一株幼苗需要我們不斷地添加養分和扶植,若是在這個階段不正確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則是拿他們的未來做賭注!我認為高效課堂的教育理念是"鬧而有序、活而有度。"給學生建立起積極向上、互幫互助的良好學習氛圍,引導優秀的學生主動去幫助成績薄弱的同學,把大家擰成一股繩團結在一起;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引導大家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索學習內容。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是建立在課堂氛圍良好和維持學生天性的基礎上衍生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最大的亮點就是在于能夠保持學生自我天性的同時還能進行有效的學習和成長,這對于學生或是教師都是雙贏的效果。我認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是突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氛圍之中營造熱鬧、生動、自主的學習環境,這種環境是可人的也是具有突破性的。
2.數學教學中如何應用高效課堂
數學教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不比語文等學科參與性很強。我們要求學生有獨立思考和解答題目的能力,這也是基本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如何把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呢?我是這樣做的:
2.1 開放教材、透明教學。我們教師所使用的教材和教案與學生的教材是不一樣的,多數學生總是對我們的教材倍感好奇。這一點理解為不知情的好奇,學生總是認為教師的教材內容會有更多的答案和不同之處,實則不然。我們在教學前都會提前做好備課把上課的主要內容和思路整理好,這樣不至于在上課過程中分不清主次;而應用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之后我們應該把提前備課的內容和思路公之于眾,讓學生清楚明白看到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次要內容和重點等,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獨立性和激發思考,這樣做等同于把考試答案告訴大家,只要大家根據黑板提示就能找到各道題目的答案了。
我們開放教材不是一味地讓學生知道而已,而是引導學生有清晰的目標進行學習。例如: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的教學設計是:
(1)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歷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②過程與方法通過操作、觀察和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思想,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③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體會轉化的思想。
(3)教學準備。平行四邊形卡紙一張,剪刀一把,三角尺一個,多媒體課件。
(4)教學過程。
通過這樣簡單的教學設計流程給學生看,按照上面的步驟一步一步進行引導,讓學生有個充分準備的過程和心理,這樣相比平常的學習會更加容易接受很多。
2.2 主次倒序、大眾點評
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就是"鬧而有序、活而有度"學生鬧可以但要分清輕重緩急,活潑可以但要把握分寸和度。課堂上不能是死氣沉沉的氛圍更不能是雜而無序的亂糟糟的現象,而是你有來言我有去語,師生關系融洽彼此互問互答的良好氛圍。
我們可以與學生互換角色,在合適的機會把講臺讓給學生,由學生對本節課內容進行講述,先不說錯與對就這種勇氣和自信也是值得我們贊賞的。人有所長、寸有所短,我們在高效課堂教學理念下應該給予每一位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讓學生自己選擇拿手的數學題目進行公開講解,然后再由其他學生對講解人進行點評,這種方法能夠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能力,同時也增加自我的信心!
3.結束語
師者,傳道解惑也。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我的肩上背負著艱巨的任務和使命,我們不光是知識的傳播者更是解決孩子們所迷惑事物的解答人。在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學習中我們都應該抱著端正的空杯心態進行學習,在運用中也應該善于總結和力求創新。
參考文獻:
[1] 余燕. 互動交融共進--淺談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互動策略的運用[J]. 《新課程:小學版》, 2012, (10): 102-103
[2] 蘇小娟. 運用"先學后導"教學模式,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 《新課程·中旬》, 2016, (4): 85-86
[3] 王春玲, 宋國軍.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2014, (10): 138-138
[4] 劉希仁.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流程模式的探究[J]. 《學周刊》, 2011, (11): 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