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瑜輝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 音樂學科的教學也迎來了一系列嶄新的變化。要求音樂課堂教學越來越生動、豐富和多樣,教學手段和方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不斷拓展,音樂課堂氣氛寬松而和諧。小學音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已經成為了教育熱點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6-0230-01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多年來的教學活動中,我感覺到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強大動力,創設愉快的教學情景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先決條件。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靈活運用多種愉快教育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較好效果。
1.開動腦筋編兒歌,培養識譜興趣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不管你花費多少力氣給學生解釋掌握知識的意義,如果教學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那么這些解釋仍將落空。"在課堂上如何激起學生的興趣,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這是一門藝術。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們不能只滿足于教學生唱會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啟發學生準確地表達出歌曲的感情和藝術形象,進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體味。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進入表現音樂的最佳狀態,唱出的歌聲真摯動聽,從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使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內容。對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級學生來說,如果教師僅用抽象的語言去引導學生理解歌曲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把音樂同學生的生活融為一體,結合他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詞語,作形象的比喻和講解,把歌曲蘊涵的豐富情感和藝術美挖掘出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將整個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確地、創造性地表達出歌曲的情感和藝術美。
2.引導學生做表演,增強學習興趣
新課標指出:"應注意培養學生自信的演唱、演奏及表演能力,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性潛能。"表演與音樂是緊密聯系的,表演是教學中倍受學生喜愛的內容之一。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每學一首歌曲,我都根據歌詞內容啟發他們進行律動或表演,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歌曲,記憶歌詞。在啟發學生表演時,我是這樣做的:①啟發學生進行即興表演;②根據學生表演編排一套好的動作教給學生;③個別檢查。在個別檢查時,學生常常會被一些漂亮的動作和優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學里常常會自發地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臺下的"觀眾"紛紛舉手要求上臺表演,連平時最膽小的學生也躍躍欲試,臺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勁,課堂氣氛達到高潮。這樣一來,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自制樂器練伴奏,提高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打擊樂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養他們的節奏感和識譜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由于條件所限,各種打擊樂器都不能達到人手一件,這就大大影響了學生的情緒。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我發動學生在家長幫助下自制打擊樂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裝入沙子作沙錘;用鐵絲將酒瓶蓋兒串在一起當串鈴;用兩個香脂盒對擊做小镲,用鉛筆敲紙盒當小鼓等。學生們用自制的樂器邊唱邊奏得意極了。我在教學生學唱《過新年》時,做了這樣一個集體練習:全班學生分為4個組,第一組擊小鼓,第二組打小镲,第三組唱歌,第四組手持彩綢表演。寓藝術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學生體會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這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圖、講、演結合,誘發欣賞興趣
欣賞音樂,不僅需要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需要欣賞者用自己經歷過的生活閱歷和經驗去感知體驗。小學生正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生活閱歷淺,經驗積累少,要使他們真正理解音樂,達到陶冶性情、培養情操的目的,就必須根據他們的思維特點,通過形象活潑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簡短的啟發談話等形式,運用聽覺和視覺同步感知的方法來幫助他們理解作品,然后再讓他們在動聽的樂曲聲中自由充分地想象、體驗,使其根據各自對音樂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間接和形象的記憶,用不同的顏色、線條、文字、動作表現出來。例如,鋼琴曲《騎竹馬》是一首非常短小的曲子,樂曲頭尾部分以輕快的節奏和弱拍上的突發強音,風趣地表現兒童騎竹為馬、奔跑雀躍的歡快情景;中間部分表現兒童模擬勒馬動作環顧四周的諧謔情緒。在指導學生欣賞時,我先結合插圖講了兒童比賽騎竹馬時的熱烈場面,然后初聽音樂一遍,復聽音樂時讓學生舉手表示出中間部分的音樂。為使學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緒,再聽音樂時便讓幾名學生拿著教桿、尺子當馬騎,同學們興高采烈、情緒高漲,表演得非常精采。在這個從感知到體驗的欣賞過程中,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從而更準確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樂,充分欣賞音樂之美。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但貴在得法。在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下,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創造愉悅的學習情景,盡可能使每一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創造性,著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讓課堂變成歡樂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