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果
摘 要:為了確保幼兒教師崗位能力培養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解決當前學前教育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在大專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體驗式教學模式的使用,從而改變當前大專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現狀,這對提升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師崗位適應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現在學前教育英語教學實際情況,認為體驗式教學不僅能夠顯著提升崗位能力培養的針對性,還能夠滿足幼師就業需要,有助于幼兒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學前教育;英語教學
伴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舒爾,體驗式教學在英語教學工作中所占的比重逐漸提升,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亟待改善的問題。體驗式教學模式應該是多元化的,按照教師、學生以及教學條件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不僅能夠確保體驗教學本身的多樣性,同時還能夠確保體驗式教學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偠灾?,教師在體驗式教學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嚴格掌握學生認知能力與知識基礎,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創設體驗教學情境,營造出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感悟、認知與思考。
一、大專學前教育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大專學前教育專業傳統英語教學模式都是將教師作為主體,課堂上通常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從課程開始一直到結束,教師都始終站在講臺上,填鴨式的對學生灌輸各種英語知識,很少會在課堂上出現師生互動的環節。部分英語課堂上因為受到了教學進度的要求,教師為了能夠完成教學任務,更加不會在課堂上耗費時間開展師生良性互動。導致這個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專類院校學生本身基礎較差、底子相對薄弱,課堂上所產生的英語互動對于學生來說更加的困難。在這種學生參與度相對較低的英語課堂上,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會受到極大的打擊,對于學生無法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其效果可見一斑。所以,大專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要細致的備課與講解,否則的話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掌握以及吸收的效果就會相對較差。
二、學前教育英語教學過程中體驗式教學應用對策
(一)提升學生學習熱情
在開展體驗式教學活動之前,需要按照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情境資料,并積極的引導學生開展感悟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在設計體驗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所選擇的情境材料需要充分的滿足學生日常生活經驗,滿足學生的時間需要,使得學生可以在情境當中獲得生活體驗。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創設出情境,按照教材所要求的基本內容,使用多媒體設施播放一些有關人文地理方面的資料,通過介紹教材的背景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能夠帶著疑問開展預習工作;使用簡筆畫來創造出情境教學體驗,按照自身對于教材的理解,描繪出教材所描述的畫面,使得學生能夠帶著求知的欲望探尋畫面中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使用故事與聲音來創設意境,一些教材當中經常會出現歌曲或者是故事,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有針對性的播放該首歌曲或者是講述故事梗概與發生背景,通過歌曲優美的旋律以及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實現提升學生學習熱情的教學目標。
(二)引導學生實踐感受
開展體驗教學的同時,需要指導學生對故事情節進行體驗與感悟,這是學生認識以及總結自身概念與觀念的重要過程,決定了教學的最終質量。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方面對學生的體驗與感悟形式進行指導:在表演的過程中進行體驗,組織學生積極的參加情境活動當中,通過競賽的形式對學生的表演進行評比,從而極大的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使得學生能夠在表演的同時,掌握英語的基本知識,提升英語學習的趣味性與形象性,這樣不單單可以顯著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能夠為他們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在英語游戲當中體驗,開展單詞接龍類的小游戲,不僅能夠確保課堂的活躍度,同時還能夠拓展學生詞匯量,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開展學習工作,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快樂,提升學生參與到體驗教學中的積極性。
(三)培養知識遷移能力
學習本身就是連續的過程,所有的學習都需要在已有學習經驗與認知基礎上開展,遷移能力主要是指在當前情境當中獲得的態度、技能以及知識對于以后的學習能力會產生影響。學生存在越高的遷移能力,那么后續所開展的學習活動效率會越高,與此同時,自學能力、學習自信心與積極性都會顯著提升,對于學生以后的長遠發展會產生推動作用。對于學生遷移能力的培養途徑包括下面幾個方面:鼓勵學生多參加各種話劇表演;組織學生積極的參加各類演講活動;多和國外的友人溝通交流。
(四)推動體驗內化
體驗與感受都是外部客體,而行為以及觀念則是內部的主體。這種主客體之間的轉換將會直接影響到體驗教學的效果,同時這個過程也會牽涉到學生對于日常生活中所經歷的各種人物、情境與情感的思考。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寫作、辯護以及討論、演講等多種方式推動學生實現外部體驗的內化,并且重點強化內化效果??梢酝ㄟ^以下手段實施:討論故事的結尾、套套教材內容、表演教材中所描繪的情境,這些體驗活動都能夠進一步梳理學生自身體驗,使得主觀感受更加的強烈。與此同時,在和學生互動交流的同時,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不用急于界定學生的感想,而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層次更加深入的內化與體驗。
參考文獻:
[1]宋娟.高職英語體驗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4(6):159-160.
[2]張琳.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中的建構[J].學理論,2014(6):199-200.
[3]唐莉拉.基于開放性思維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模式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