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教學發展的需要了,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在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各種新型教學方式層出不窮,如自主探究式教學法、學案導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等,這些教學方法的出現,為當前教育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教學方向。而本文,將以合作學習法為切入點,對初中生物教學進行研究,以求更好的提升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生物;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應用探究
一、初中生物課堂合作學習的模式
合作學習在許多教師看來,就是將班級里的學生組織在一起,讓他們互相合作探究教學知識。教師的認識雖然沒有錯,但是教師眼中所看到的合作學習模式,實際上是最為狹義的一種合作學習法。實際上,合作學習的模式是非常多樣的,在教學中的運用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教學內容來決定。
1.一問一答互動式
這種方式是合作學習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方式,它以教師為主導,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負責提問,學生則配合教師的教學進行回答,這種教學模式是一種相對來說較為傳統的合作學習模式。雖然,它有助于學生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的脈絡,因為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基本上就將教學的重點和核心內容,提煉出來了,這樣學生在理解知識的時候比較容易,但是在教學的時候,由于這種方式較為傳統,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較為被動。因此,長時間使用這種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感到無趣,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2.共同實驗全員式
這種教學模式是基于一問一答模式基礎上的一種創新,在教學的時候,這種模式對于學生的參與性要求提高了,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研究,相關的學者發現這種學習模式比較適用于實驗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有不少實驗,如在顯微鏡下觀察植物的細胞組織、光照對植物的生長影響等實驗,有效的實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師所講解的知識,但是,在學習時,有的實驗需要學生協同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攻克學習中的難關,共同實驗全員式模式,就是在此基礎上誕生的。
3.群策群力小組式
在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并不是僅僅應用于生物這門課程,在其他的學科中也有運用。而群策群力小組合作式,顧名思義就是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并根據小組內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好教學目標,然后讓學生共同努力,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但是,在應用這種學習模式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做好小組內學生的人員調配工作,要學會以優帶劣,鼓勵學生共同努力學習知識。
二、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生物課堂學習中的有效應用
1.互動式——推動,讓課堂合作學習“聲聲入耳”
合作學習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最為明顯的特點,就是在教學的時候,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占據著主導地位,而要想真正的發揮合作學習模式的優勢,首先就需要注重師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比如說,在學習《生物與人類的關系》這一節的時候,學生才剛剛接觸到生物這門課程,對于許多知識都充滿了好奇,學生可能會對生活中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以及生物包含有哪些內容?生物與人類究竟有什么關系感到好奇。
基于這樣的原因,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可以采用一問一答的模式,開展教學工作,引導學生學習生物知識,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在生活中他們有哪些有趣的生物,它們有哪些特點,與人類有哪些聯系,通過提問能夠幫助學生回憶他們在生活中已經獲得的知識,并進行適當的引申,這樣不僅有助于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而且還能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鼓勵學生參與,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
在課堂上,教師要想更好的發揮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時,使合作學習達到最為理想的效果,除了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外,最為重要的一點,還需要想辦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的創新合作學習的模式,使學生長久的保持學習積極性。
因為,在教學生物知識,運用合作學習模式教學知識的時候,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種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在教學的時候,依然喜歡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生物知識,在課堂上習慣以自己為主導,無論是提問還是開展實驗教學都喜歡以將自己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宰,這種教學模式,顯然是不利于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
所以說,在教學生物知識,運用合作學習模式的時候,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在平時要積極的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減少教學干預,比如說,在學習“光照對生物的影響”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即使是對相關的內容再了解,對各種實驗如數家珍,但學生不了解,一切則都是徒勞的。由此可見,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參與,轉變教學觀念,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重要性。
3.全員式動手參與,讓課堂合作學習“指手畫腳”
生物是一門與實驗密不可分的學科,在生物學史上許多重大的發現和研究,都是通過實驗的出來的。因此,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教學生物知識的時候,教師也應當注重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協作能力,促進教學的發展與創新。例如在教學“細胞”知識的時候,為了使學生更好的認識細胞,會在顯微鏡下觀察洋蔥或者是其他植物的細胞,有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為了節省教學時間會“代勞”實驗,并將實驗的過程講解給學生,這樣雖然也有助于學生學習知識,但是遠不及學生自己操作更有意義。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還應當注意擺正自己的位置,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
總之,教無定法,在教育教學發展的過程中,各種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合作學習法在教學中并不是唯一的教學方法,但是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實踐的開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教師在教學生物知識的時候,要學會運用合作學習的優勢,做好初中生物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王媛昕.小班化的生物課堂教學更精彩——生物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新課程(上),2011(06).
[2]吳曉燕.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討[J].祖國,2017(04).
作者簡介:
陳杰(1985.04—),女,蒙古族,本科,中二,中學生物教師,合作學習在初中生物課堂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