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悅
摘 要:《山川悠遠》是20世紀第一個系統的向西方人介紹中國現代美術的西方人邁克·蘇立文所寫的一本面向西方普通讀者的中國繪畫科普類讀物,本文通過對該書的仔細閱讀,了解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山水畫與中國人眼中的山水畫究竟有何區別,是否被誤讀,帶著這樣的疑惑,將這本書通讀了一遍,下面談一談我的一些感悟與想法。
關鍵詞:蘇立文;山川悠遠;思考;我見
[中圖分類號]:J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0--01
本書作者邁克·蘇立文是英國著名的中國藝術史家,他是20世紀第一個系統地向西方世界介紹中國現代美術的西方人,并與中國現代多位藝術大師都有深厚的學術交往 ?!渡酱ㄓ七h》作為一本面向西方普通讀者的中國繪畫科普類讀物,以“西方人的眼光”,將中國山水畫的歷史做了生動簡潔的梳理,其中不乏一些引人入勝的傳奇故事和人物生平,非??勺x性。雖然僅是一本入門級讀物,卻在海內外熱銷,這也說明了這本書具有一些特別的價值。雖然作者謙虛地說:“我這部書并不在于給中國讀者添加有關山水畫的具體知識”,但卻很巧妙的提供了一種藝術觀念的新的視野。
《山川悠遠》這本書按照中國山水畫的流變,分章勾勒出山水畫形成、高峰、復古與革新、危機涌現與克服的清晰的脈絡。他認為中國山水畫的最大特點是由“再現自然”早早地轉變成為“表現自我”?!霸龠M一步來看,中國山水畫除了同一時期有形態各異的風格,而且畫家的審美意趣和表現手法也在近千年時間里,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早在若干世紀前,中國畫家就把創作意圖由再現轉化為表現,或轉向對傳統手法進行再創造?!?/p>
在通讀一遍《山川悠遠》這本書后,作者的一些觀點顯得有些不令人那么贊同,似乎與中國人眼中的理解的山水畫有一些出入。比如蘇立文認為,山水畫的起源是由于現實中的崇山峻嶺讓人感到恐懼,因而退而求其次,畫家們才轉向用筆墨來描繪他們。這種解釋,無論怎樣探究中國山水形成發展的原因,都會讓中國學者覺得不能贊同。
蘇立文認為:“山水不僅是道家的象,而且也體現了道的實體。”在后文中,他也認為:“繪畫不是以結構中的物體,而是以形狀色彩引人贊嘆。它是神妙的東西,好像小小的園林,包含了自然界的精華。這一觀念倒是給了中國的山水畫以簡潔的意義和內容,而不管它的技巧有多么原始?!?這里面蘇立文也稍稍提及了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山水與山水畫,到底是種什么關系?
我認為繪畫作品所反映的內容比實際生活更集中、更概括、更理想,蘊含將描繪對象挑選、概括和理想化的意義。這看似極為簡單、甚至于無“技法”,背后隱藏的依然是關于“真實性”問題的深意,畫家追求的是山水性靈,表現的是生命的真實而不僅是對山水外在形象的真實再現,還遠不能與蘇立文所謂的西方的寫實主義劃等號。同理,進入中國傳統山水畫視野中的山川大河,本身就是一類神圣的存在,在畫家眼中的山水是具有性格和靈性的,畫家的觀念是:通過對它們的就能直接的體悟到與天地相通的“神”,山水畫絕不是蘇立文認為的是缺乏勇氣和但又熱忱追逐于的仙道的替代品。對山水與山水畫問題的回答就是:山水不是對于真實山水客觀再現的模仿。
值得一提的是,蘇立文認為現實主義在中國的衰落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對科學方法缺乏信心,觀察的結果違背中國人已有的世界觀。二是從宋代開始,文人階層就有意識的與平民大眾的日常生活隔絕開,任何具體的知識都有失他們的尊貴。 我認為 蘇立文有可能誤解了中國繪畫的一個重要傳統,那就是對“真”的看法。雖然蘇立文已經盡可能地從中國的傳統思維出發來解釋與西方的現實主義不同,但他依然認為“真”指的是“真正的形體”,似乎是說、獲取一些能抓住物體形象特點的技法,但在山水畫論著《筆法記》中,荊浩提出了兩種解釋:“畫者,華也”與“畫者,畫也”。“華”徒有其外表的相似,“畫”則是“圖真”,表現的是世界萬物的本真境界。它不是某種特別的表現方式,而是一種深刻的感受。
蘇立文對畫家們面對的矛盾也有著啟發性的闡述:“在儒道之間,在正統派和個人主義之間,在把傳統當靈感和把傳統當負擔之間,在社會需要和自我要求之間,在穩定與變化之間,在客觀研究和內心領悟之間,都存在著矛盾。對藝術家尤其是,張力存在于表現和再現之間、刻意求工和自然流露之間、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間,以及用古代大師眼光認識自然和藝術家自己看待自然之間的矛盾?!?/p>
蘇立文可能認為這種矛盾感是普遍存在于每一位藝術創作者和藝術作品之中的,他對南北宗的討論貫穿全書,他既肯定了“李郭”風格對于元代明代的影響,同時也肯定了曹知白、朱德潤以及唐棣等“北宗”藝術家的成就。“我對元代山水畫的簡要看法,基本上是根據晚明的批評家,如董其昌的觀點來談的。在他看來,唯獨文人的傳統才值得一書。但元代山水畫的表現范圍遠比此寬泛。否則,其他被文人們輕視的畫派,怎么會在與日俱增的傳統的推動下,繼續在14世紀向前發展呢?”
值得肯定的是蘇立文在此書中的努力,他對中國山水藝術已經做出了許多可貴的理解與表述,雖然許多見解不能讓人完全贊同,但他盡可能的還原時代的環境,雖然在尋求歷史的大背景過程中有可能折損藝術本身的發展的,但對普及中國山水畫知識與藝術教育、減少西方常識性的傳播誤解卻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這樣一本三十年前的著作,依然啟發著當代學者的持續尋味,引發了對中國山水藝術的更多討論,它的意義是遠大于缺陷的。
參考文獻:
[1]邁珂·蘇立文. 山川悠遠:中國山水畫藝術[M]. 洪再辛譯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5:7.
[2]林木.筆墨論[M]. 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