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營營
摘要:在新形勢下中國電視媒體的發展逐漸的從傳統的模式變的更加多元化,而且節目的形式和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以此發展下去,中國電視媒體還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所以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認清自身的責任,并明確自身的使命,才能夠在未來的發展中,尋找到更加切實的發展路線。本文通過對新形勢下中國電視媒體的責任與使命的研究,以河南電視臺衛星頻道為研究背景,以期讓河南電視臺衛星頻道在未來的發展中尋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發展的路線。
關鍵詞:中國電視媒體;責任與使命;新形勢
電視節目已經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電視節目的質量則嚴重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新形勢下的中國電視媒體,應該如何做才能夠讓百姓看到放心的節目,了解到更加詳細的信息,是本文闡述的主要目的。
一、新形勢下中國電視媒體的責任
(一)信息傳播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數字電視和網絡已經進入到了千家萬戶中,而新興媒體的出現更是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新媒體的產生,讓人們獲取信息更加的方便,信息的準確性和便捷性也是新媒體獨有的特點。而此時中國電視媒體往往承擔了更加重要的傳播,在傳播信息上,需要更加的客觀、準確、真實、全面、快速,還需要將內容全面化。而且電視媒體還需要對自身傳播的信息承擔相應的責任,面對信息處理的時候,一定以客觀事實為主,以大眾人們利益為主,社會利益為主。
(二)輿論監督
中國電視媒體的責任除信息傳播之外,其所闡述的觀念和話語直接影響到大眾的思路,所以電視媒體有對社會輿論進行監督的責任[1]。各地方電視媒體應該加強有效合理的信心平臺建設,并將信息及時的發送到平臺中,讓更多的百姓能夠通過電腦、手機等方式參加相應的評論,百姓可以在平臺上對事件進行揭露或是批評,也可以為電視媒體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獻計獻策。電視媒體還需要處理好相應的輿論,對熱點的信息報道進行跟蹤匯報,確保信息的客觀性。
(三)法律責任
隨著中國電視媒體不斷的發展,其言論的重要性已經顯而易見,針對其中的法律問題也逐漸的成為了探討的重要領域。現代電視媒體主要承擔著信息的傳播,讓信息能夠正確的引導人們的思想方向,再者信息的真實性、客觀性也是保證電視媒體在發展中能夠健康的成長。所以中國電視媒體在法律責任上,是承擔了相應的維護作用,也關系到了公眾的公共利益和經濟利益。
(四)道德守望
在電視媒體發展的過程中,道德水平是展現電視媒體團隊素質的重要依據,而電視媒體工作人員的工作也要求有崇高的神圣的品德,這樣在接觸新聞和民生信息的時候,才能夠擺正自身的位置,并做出有道德水準的評價和言論。再者,很多電視臺都為了能夠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播放很多負能量的消息,雖然內容并無不妥,但是在后期跟蹤上卻沒有達到人意,很多信息僅僅是在敘述事件的發生,卻沒有針對好人好事進行評論,導致在道德范圍內引起了人們的不實輿論。所以,電視新聞媒體在運轉的過程中,需要緊守住道德標準,創造一個還原社會,還原事實的電視媒體環境,讓更多觀眾放心的觀看。
二、新形勢下中國電視媒體的發展思路
(一)民生化
電視媒體在發布信息的過程中,主導的就是官方的語言和權威的話語權,這樣的方式固然是中國電視媒體發展的必然,但是現在觀眾更加關注貼近生活的信息,所以在各大電視臺中,與民生有關的節目都非常受歡迎。而推出民生化的節目就需要電視媒體能夠在關注的角度和范圍上,更加貼近民眾的取向,在內容上采取貼近生活的題材,在態度上將視角評價與民生平行[2]。只有這樣,電視媒體才能夠了解民眾的需求,也能夠更好的講出民眾的心聲。例如:河南電視臺衛星頻道中早間的《新聞60分》、晚間的《聚焦中原》等新聞類的節目都能夠提煉出人們的生活新聞,而且非常吸引觀眾的目光。
(二)情感化
情感話題在電視媒體節目中,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節目,而且話題的內容非常的豐富多彩,特別是在現在這個非常復雜的社會中,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受到情感的指引,而且也希望感受到社會的冷暖,由于人們的需求讓情感類節目有取之不盡的素材。例如:《百姓調解》,節目主要就是通過在節目中對百姓所發生的事情進行調節,讓雙方能夠更好更加和諧的進行溝通和生活,這類的情感節目會利用相應的影像去感化被調節的人,也會利用雙方長期的感情基礎來讓雙方能夠重新的認識和珍惜情感。在這種情感化的節目中,所謂的感情很廣泛,既指的是親情、友情,也有愛情,大情小情愛國情,在節目中工作人員能夠非常準確的拿捏雙方的情緒,也能夠掌握好分寸,讓節目組在播出之后起到了推動社會的作用。
(三)多元化
中國電視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已經突破了傳統的節目格局,以更加新穎的方式呈現給了更多的觀眾。在國內很多的地區都開始嘗試新的發展方式,以娛樂檔節目為主,傳統的娛樂檔節目都是以室內為主要互動場所,但是隨著人們對節目質量的提高,很多地區推出了室外互動真人秀,現在非常受歡迎的就是《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等,這些節目的出現已經賺足了觀眾的視線,所以更多的電視媒體也在不斷的退出地區特色多元化的節目。
(四)主題化
在節目制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都會先擬定出節目的主題,并在后期制作的時候將主題放大,這樣主題化的節目能夠支撐起整個的節目的框架,讓節目在播出之后整體展現的更加完整。特別是在晚會節目中,更加需要突出表現的主題。近幾年,我國的各種晚會逐漸的增多,國慶節、元旦、春節、中秋等傳統的節日每個地區都會舉辦晚會節目以此來達到慶祝的目的。節目的內容主題化越來越明顯,而在主題化鮮明的晚會中,如何能夠吸引到更多的觀眾,就是各地區不斷他探討的問題。在晚會的內容和形式的創新,以及晚會的地點選擇都影響其收視率,所以辦晚會節目需要從各個方面綜合考慮。
結語:隨著我國不斷的深化改革,電視媒體的節目也在不斷的變化,為了能夠讓電視節目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每個地區的電視媒體都在不斷努力的改變自己。不斷的推出貼近民心的節目內容,讓百姓更加了解社會發展的動向,這也是電視媒體的責任與使命。
參考文獻:
[1]彭吉象,楊乘虎.中國電視頻道化生存的理論構想及其營銷策略———訪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彭吉象教授[J].現代傳播,2014(3).
[2]胡智鋒,趙帆.創建科教頻道的意義和價值[J].電視研究,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