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志
摘 要:歷史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學習歷史可以明確一個人的志向。隨著信息全球化、經濟多元化、政治多極化的現代經濟政治思想格局的逐漸形成確立,歷史這一學科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初中時期正是樹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學好歷史可以豐富學生的頭腦、讓學生們銘記我們民族的恥辱、強健青少年的心智,樹立正確的三觀。而歷史這一學科有著知識點多而散、雜而亂的特點。學生們往往覺得乏味枯燥,不容易學好這一門課程,如何提升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成為了新時期的教學任務。問題式教學方法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利用問題引出知識點,讓學生們自己主動探索知識,既可以加強記憶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減輕教學任務的同時,提高了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問題式教學方法;主動學習;留白式教學
一、運用問題式教學的必要性
教育理念的改變和新課標的出現,明確了素質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素質教育指出,在教學中,教師不應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應同時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求知欲望以及正確的三觀。只有經過這樣培養的學生才擁有主動求知的欲望,才能發現并深入思考未知領域,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和實施,問題式教學法的優勢越來越突出,它是革除傳統教學手段的新方法,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手段之一。問題式教學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帶領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深入思考、尋求答案、交流合作,使學生在問題解決的同時感受知識的價值和魅力,在教學活動中以“問題”為線索,以問題的情景為探索知識的基礎,熟練的掌握技能,學會思考、學習、創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問題式教學法對初中歷史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動獨立思考,對學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也是學生發展和成長的必備能力。初中階段是學生對歷史這一學科初步系統的學習階段,也是學生對歷史這一學科產生興趣的重要階段。歷史這一學科知識點覆蓋面廣,并且知識點雜亂,在學習時很難產生興趣。如何讓學生產生好感,并且產生興趣,還能夠通過自己的能力從書本中尋求新知,成為了教師教學的難題。問題教學法在歷史教學中占有很大的優勢,它能夠將書本上提供的現成知識轉化成學生們自己的知識,并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新時代下優秀人才的教學關鍵。學生像一顆種子一樣,擁有自己獨特的生命力,教師在教學中能做到的,只是給予學生們必要的生存條件就像是陽光、空氣、水,只給他們適當的關心和照料,讓學生獨自成長。這樣成長出的人才具有更多優秀的品質。不論是在今后的生活上或是工作上都會更加受到賞識。
三、使用問題教學法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傳統的教學方法,壓抑了學生的個性,讓課堂變得枯燥,學生無法在課堂上集中精神,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如何改變現狀,讓學生主動學習,并喜歡上獨立思考?問題式教學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一切有利于激發中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讓學生愛上學習歷史知識,增長見識,提高文學素養,增長某項技能的方法都可以算得上是“問題式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和傳統的歷史教學相比,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牢固原因就在于尋找答案的過程。就拿學習第一次鴉片戰爭來說大致可以分為:背景、原因、導火索、結果幾個方面。教師可以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由淺至深一步一步了解鴉片戰爭的起因、經過、結果,自然會更加記憶深刻。帶著問題找答案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教師工作量的同時,加強了學生的學習技能。
四、問題式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操作
問題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是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加深記憶為主要線索,并且把這一線索始終貫穿在教學過程中。也就是教師在備課時以本課的主要知識點為中心提出相關問題,將問題帶進課堂,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理解并討論問題,最后由教師根據討論結果對問題進行講解,并布置作業,加強學生記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自學為主,培養學生的自學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提高課堂參與度,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自主學習的方法。在教學中放棄以往鋪天蓋地的知識點傳授,轉變成留有空白的教學,增加學生課堂實踐機會的同時,加強了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鍛煉。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變,不能像以往一樣將知識點編成條條框框灌輸給學生,而是應該使教學中有部分問題拿給學生們思考探索才能使學習變得回味無窮,引人入勝。避免了囫圇吞棗、生搬硬套的同時學會獨立解決問題。將獲得知識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要比將知識點傳授給學生更加任重而道遠。問題式教學方法可以啟迪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在知識點面前自求自得,不僅能減少教師的工作量還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動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盛文彬,《問題式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學術期刊 《新課程·中旬》 2014年2期
[2] 姚莉萍, 《淺談科學課堂教學中草根教學情景的創設》,學術期刊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4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