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往往是承擔著培養高級技術型人才的任務,他們往往都是未來生產技術一線的應用型人才。在本文當中,我們主要對杭州市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為研究課題,分別對杭州市當前職業教育的相關綜述進行了介紹,并且根據當前杭州市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現狀,分析當前杭州市高等職業教育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科學策略。從而推動杭州市職業教育能夠更好、更快的發展。
關鍵詞:職業教育;師資;生源;杭州市
雖然杭州市職業教育發展到今天已經取得了斐然的成績,但是就當前杭州市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現狀來看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不準確
關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不準確,這不僅是杭州市職業教育當前所遇到的最大的問題,也是我國職業教育當中所遇到的最大的問題。特別是在高等職業教育當中,很多的高等職業學校沒有制定好學生的培養計劃以及就業計劃,最終導致了學校就業率低的問題。
二、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
在師資方面,杭州市很多高等職業學校的師資配備極為不合理。這主要是因為學校在招聘教師的時候,往往過度注重教師的實踐能力與專業技能,從而使得一部分專業技能強,但是知識素養較低的教師流入到高等職業學校當中,從而導致了師資隊伍結構的不合理。例如,杭州萬向職業技術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64人,其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51人。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人僅僅占到全部師資的三分之一。
三、缺乏實踐教學
我們都知道,職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然而,當前杭州市有很多學校為了學校的利益出發,盲目的進行擴招。然而,由于學生數量過多,師資力量跟不上,往往就會使得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缺乏一定的實踐教學,缺乏實踐教學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畢業生綜合素質較低
高等職業教育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教育,也應該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當前在杭州市有很多的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一味的追求學生的專業技能教育,從而忽視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從而導致了學生畢業后往往存在著一種高技能低素質的現象。
五、專業建設結構不合理
當前有很多的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其專業的構建與設置過于老舊,缺乏積極地實踐與創新。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對不同專業人才的要求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這種情況下,如果學校沒能及時的調整自己的專業構建結構,往往就會與當前的社會產生一種格格不入的狀態。
六、生源質量較低
關于生源質量的問題,這不僅存在于杭州市高等職業教育當中,也是全國職業教育最常見的問題之一。這也主要是因為當前我國本科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地位的不均衡所導致的。我們都知道在高考當中學習成績較好的一部分學生大部分都選擇了本科教育,只有一些落榜或者是成績較差的學生才會選擇高等職業學校。最終使得高等職業教育所招收的學生,無論是在知識素養還是綜合素養方面,都相對較低。以浙江工業職業學院為例,其所為杭州市頂尖的高等職業專科學校,其教育質量以及師資在省內也隸屬前茅。
七、就業體系跟不上
相對于本科教育而言,職業教育的目的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這就使得就業率成為了當前職業教育當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之一。然而,當前杭州市有很多高等職業學校在學生就業方面并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就業機制,從而導致了學生在畢業后就業率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張衛宇. 我國個人教育選擇問題研究[J]. 中國成人教育. 2012(23).
[2] 周建松. 以制度創新推動高等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J]. 中國高教研究. 2012(04).
[3] 陳云濤. 高等職業教育價值觀研究[J]. 中國高教研究. 2012(03).
[4] 周忠祥. 基于教育選擇視角下的職業教育吸引力研究[J].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01).
[5] 黃冠. 略論法律保障下美國職業教育的特征[J].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1(01).
[6] 張孝理,龍躍君,陳宏圖. 影響高等職業教育吸引力的制度分析[J]. 中國高教研究. 2014(06).
[7] 朱泓,王麗華,蘆風軍. 回歸個體本位:高職院校的主導價值[J]. 煤炭高等教育. 2013(03).
[8] 魯婉玉,王洪斌. 美國高等職業教育制度文化的思考[J]. 文化學刊. 2013(01).
[9] 張輝. 澳大利亞職業教育體系與制度分析以及經驗啟示[J]. 教育與教學研 究. 2011(11).
[10] 王運宏. 淺論職業教育中介組織的發展與完善[J]. 西北成人教育學報. 2013(04).
[11] 《主動對接 探觸專業建設脈搏》文章來源:杭州市職業教育信息網http://www.hzve.cn/fore/displayContent.do?contentId.
[12]《開放——表姿態、增交流、促課改——記杭州市開元商貿職業學校第十四屆教育教學開放周》 文章來源:杭州市職業教育信息網http://www.hzve.cn/fore/displayContent.do?contentId=38941&resoucesId=-1.
作者簡介:曹健萍(1988-8-),女,籍貫:山東,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管理學學士, 公共事業管理。